央視國際前方特派記者安少津報道:27日下午大概5點多鐘,當節目播出總導演程志明將一個十六開的本子交到我的手上的時候,我還很高興,以為是給網站的什麼資料,然而當他問:“你英語水平怎麼樣?”的時候,我心中暗叫不妙,雖説上大學時學的是專業四級,但這麼多年不用,早隨着饅頭消化了不少了,且我看那本子也不是很薄,連忙説:“普通4級,普通4級,忘了不少了……”沒想到程導好像特別看得起我,徑直把本子塞給我,説:“四級夠了,這個東西明天翻完給我,最好是明天下午5點之前。”啊?這不是趕鴨子上架嗎?等我回過神來,程導已不知所蹤了。
現在的現實是手裏多了一個淡黃封面的本子,我才開始仔細看究竟是什麼“寶貝”。啊?從幾個依稀記得的單詞中推斷看,居然是“開幕式儀式廣播描述”,這麼重要的東西讓我翻?我差點説:“幫主,這麼看得起我?……”打開一看,觸目驚心地是各種生僻的體育專業詞語,並且這本冊子有11頁之多!這哪是普通四級水平所能翻譯的啊?而且還只給一天時間!我開始心中大罵韓國組委會的不仗義,你應該翻譯一份中文的啊!
我開始給自己找更冠冕堂皇的理由:我擔負着網站佈置的工作,還有一大堆網友等着看釜山前方報道……。有這麼充足的理由怎麼能找不到解決辦法呢?我腦子裏開始飛快轉動看怎麼逃過這一“劫”。忽然靈光一閃——這本子印刷得很清晰,不遠處還有傳真機……對了!找北京後方支援啊!我把它撕開分頁傳真回去,請後方專業同事翻譯過來,然後再給我發電子郵件回來……對啊!我簡直開始佩服起自己的“聰明才智”起來。
説幹就幹,我趕忙打電話回去請示,一聽沒問題,立馬手忙腳亂地把冊子撕開,這韓國膠粘得還真結實……然後搶佔傳真機,這國際傳真發起來還真麻煩……要撥十幾個號碼。當看著一張張文件被傳真機吞進去又吐出來,我一顆懸着的心才開始逐漸平復下來,這個皮球總算暫時踢出去了。
當晚睡覺不是很踏實。
沒想到,第二天,也就是28號上午,我發傳真回去翻譯稿子的事成了報道團“人人皆知”的秘密,總製片人張興一來就問我:“聽説你把稿子傳回北京了……”我連忙説:“對,對,發回去讓專家翻譯了,今天肯定準時發回來。”程導也許下了願:“我給你們記功,回去該怎麼表彰就怎麼表彰。”並鄭重其事地在本子上記下來。而我是啞巴吃黃蓮,有苦説不出。
下午開始我的心跳又不正常了,因為接到通知4點半要出發參加中央電視臺報道團的動員會,報道團的領導都要參加。這意味着稿子比原定的5點鐘必須至少提前半小時拿到。下午3點開始,我開始給北京打電話,問問情況怎麼樣了。沒想到得到的消息卻把我嚇得半死,原來還有兩頁稿子因為種種原因沒有翻譯,叫我再發一遍過去。哇塞,要不是我打個電話這不就瞎了。趕忙以百米衝刺的速度把文件翻出來,挑出還沒翻譯的兩頁,又發了回去。然後我就如熱鍋上的螞蟻開始漫長的等待了。過了半個小時左右,張興開始來了,問:“稿子拿到了嗎?”我只好硬着頭皮説:“應該過一個小時左右發回來了。”其實我心裏也是沒底,馬上又給北京打電話,得到的回答是剛翻譯完,正在整理。過了十幾分鐘,仿佛一個世紀那麼長,又打電話回北京,得到的回答竟然是他們還不知道我的電子郵件。我估計我當時的心跳一定是停止了幾秒,然後就恨不得順着電話線爬回去拿過來。氣急敗壞地告訴他們電子郵件後,我又等。過了幾分鐘打電話,告訴我還在整理,我再等;過幾分鐘打電話,終於告訴我已經發了。我馬上進入幾個郵箱去收,沒有!我還能做什麼呢?等!此時已是4點20分了。我也開始絕望了,關鍵時刻電信也跟着搗亂,什麼中國電信韓國電信?!我甚至打電話叫他們從北京通過國際傳真再發一份,我想北京那邊一定也因為我而亂成一鍋粥了。4點27分,我又絕望地收了一遍郵箱,這時一份新的郵件出現了,趕忙打開,正是我望眼欲穿的文件!我已經不會激動了。木然地拷貝出來,放入一個軟驅,打印,看著一張張稿件從打印機吐出,我慢慢恢復了意識。
張興此時已被臺長召集開會了,通過門縫我把稿件遞了進去。
終於交賬了!——但直覺告訴我事情並沒有結束。
晚上8點多鐘,當我參加完亞運報道團動員會,由於被灌了幾杯酒,暈乎乎地回到賓館時,我還慶幸這一天終於有驚無險地度過了。這時房間裏的電話突然響了,同屋説有人找我。這異國他鄉居然還有人找我?我神智不清地想。接過聽筒,一個聲音仿佛從天邊傳來:安少津嗎?程導叫你趕快到IBC一趟。
我無言……。
半個小時後,我又出現在IBC中央電視臺紛亂的辦公區裏。
程導親切地笑着,而我則覺得他笑的象只狡猾的老狐狸,而我是一隻倒楣的兔子。
下午送上的材料已被畫上了不少修改記號,程導拍着我的肩膀説:“稿子翻譯得很有水平!非常好!”好像是我翻譯得一樣。我連忙説:“是我們英語頻道的專家翻譯的。”“電子文件在你那裏吧,趕快按照修改的出一份東西。”不用説我也知道他準會説這句話。找了一台機器,我馬上開工了。半小時後一份修改後的文件已擺放到程導的桌子上了。“呵,還真麻利!”程導讚揚着。“那是,我還校對了兩三遍呢。畢竟咱也幹文字工作四五年了。”這句話我是在肚子裏説的。“我可以走了吧?”我不禁小心翼翼地問着,心裏默念著別再出什麼岔子了。
事情從來就不是這麼簡單的,問題又來了。稿子裏有十幾處韓國人的名字還沒有翻譯,這也難怪,誰知道這怪異的拼寫對應的是什麼漢字呢?馬上找來團裏一位精通韓語的專家,找組委會辦公室,找韓國體育報紙編輯,磕磕絆絆總算全部翻譯完了。程導又仔細校對了一遍,OK ,開印!
晚上11點半鐘,我終於“逃”回了親愛的賓館。
現在回想整個過程我覺得可以用一個“驚心動魄”來形容,
至少——對我來説。
第二天晚上,我仔細聆聽了中央電視臺對釜山亞運會的解説,除了一些細微的地方外,竟和我們翻譯的絲毫不差。
第三天(也就是亞運開幕式的第二天)我看到被複印了無數份的這個材料上寫着批語:此稿是定稿,已經臺領導審閱,所有解説和播出均按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