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進文明交流互鑒
- 一種傳承 更多美好
- 逐行天下,騎行英雄
- 探國潮風韻,賞國貨華章
- 中國品牌日地方展區探展
- 中國品牌日美好之城探展
世人初識潞村,或許是因為一片絲綢。1958年,位於湖州市吳興區潞村的錢山漾遺址出土了一塊長2.4厘米、寬1厘米的絹片,成為了“世界絲綢之源”源自東方的早期印證之一。
當世界鄉村旅遊大會永久會址在潞村落成後,這顆鑲嵌在太湖之濱的明珠,也有了另外一個響亮的名號——世界鄉村旅遊小鎮。
潞村究竟有何魅力?今天,讓我們一同探尋這片古老土地上的新故事。
11月27日,藝術裏的中國陳列館開館暨“翰墨清遠 鐫刻中華”當代名家藝術展開展活動在湖州舉行 圖源:“湖州發佈”微信公眾號
踏入小橋流水的江南水鄉,悠揚靜謐的氛圍讓人的心也瞬間平靜下來。
潞村,這個歷史悠久的江南古村落,時光在它身上留下一圈圈印記,靜候著人們駐足停留、一探究竟。
比如,絲綢文化。20世紀初,潞村出了位“石頭博士”慎微之。他在錢山漾灘拾集“石頭”的過程中發現了不少石器,憑藉著多年實地調查和研究經驗,推斷此處是一處大面積的古人類遺址。後來,考古人員對錢山漾遺址進行發掘,其中出土的尚未碳化的絲麻織物被證實為人類早期利用家蠶絲進行紡織的實證之一。錢山漾遺址也因此成為人類絲綢文明史上一個重要的古文化遺址。
“任山川滄海桑田,唯傳承亙古不變。”這小小絹片見證了絲綢穿越時空的悠久歷史,也承載著跨越地域的文化交流。來自錢山漾的絲綢,曾跟隨絲路行考察團走過亞歐萬里長路,在米蘭世博會向世界展示“絲綢之源”的魅力。而一代代的潞村人,也在家鄉先後打造了“世界絲綢之源文化藝術村”“潞村繡娘工坊”等,讓內心深處的“絲源”情懷綿延不斷。
上世紀50年代湖州錢山漾遺址出土的家蠶絲絹片 圖源:“文旅湖州”微信公眾號
比如,鄉旅文化。在潞村的雙源館中,陳列著由潞村慎氏家族所著的三本書籍,堪稱明代版的“小紅書”。一本《天下名山諸勝一覽記》記錄了名山名勝約1317處,一本《四夷廣記》記述了中國周邊諸國風土人情,還有一本《華夷花木鳥獸珍玩考》把各地珍稀物種、風俗和珍玩都彙編其中。可以説,這三本書梳理記錄了明代的世界鄉村旅遊景點以及吃喝玩樂行攻略。
從書中走出,邁入“書外”的世界,在潞村也能體會世界鄉村旅遊的濃厚氛圍。煙雨朦朧的石板巷陌、曲徑通幽的弄堂小路、古色古香的鄉村建築都自帶詩情畫意的柔美風韻,穿行其中,仿佛能夠跨越時空與古人同遊。
而潞村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或許是外形酷似蠶繭的世界鄉村旅遊大會永久會址,整片的桑基魚塘將會址包圍,呈現出一派水村山郭的古樸景致。在這裡,世界鄉村旅遊可持續發展論壇已連續舉辦了三屆,為全球鄉村旅遊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世界鄉村旅遊大會永久會址 圖源:“湖州發改”微信公眾號
厚重的人文歷史和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風情,吸引著國內外遊客紛至沓來,潞村正向世界展示中國古村落的魅力與活力。
盡享閒適自如的“歸園田居圖”。慢生活讓鄉村成為心靈之棲。遊客來到潞村,可以乘著烏篷船、沿著溪水一路慢慢悠悠、搖搖晃晃,閒觀流年歲月長。待上岸後,品一口清香四溢的桑葉茶,咬一口香甜軟糯的繭圓,還可以解鎖桑果酒、菜飯、烏飯糰等N種地道鄉土美食。由一方水土滋養出的獨特味道,便也在舌尖蔓延開來了。如果遇上過節的好日子,人們還有機會體驗稻穗龍鱗、蠶絲扇等傳統手工技藝,感受日常生活之外的“新鮮煙火氣”。
潞村的橋 圖源:“湖州發佈”微信公眾號
滿滿人文風情的“清明上河圖”。在潞村,短短400米的潞溪之上橫跨了“騰蛟”“起鳳”“化龍”“天保”四座古橋。曾經,起鳳橋兩側的潞村集市以“不少一爿店,不缺一樣貨”而聞名。如今,橋邊的“水街”還原了水鄉村市鬧景,讓人們沉浸式感受寧靜與喧囂交織的美好圖景。
為了讓文化和旅遊更好融合,潞村以絲綢文化為核心,不僅打造出“潞墩墩”品牌IP,還設置了養蠶、繅絲、織造、染整、剝棉兜等絲綢製作工藝體驗活動。在潞村《典籍裏的中國》陳列館,遊客動動手指就能體驗漢服AR換裝,還能與古代先賢互動“對話”。
煥發鄉村活力的“潞村新韻圖”。鄉村旅遊之興,在於“人”之活力。潞村的文化味,讓很多年輕人看到了鄉村的另一種可能,越來越多青年“新鮮血液”選擇回歸鄉村。一時間,柴房搖身變成了咖啡館,蟹池改造成了主題文化公園,老底子建築裏還開出了網友口中的“最美鄉旅融合書店”。一批年輕態、時尚范的網紅打卡點涌現,讓遊客愈發感受到潞村這座古村煥發的現代魅力。
潞村風光
20多年時間,“千萬工程”在浙江造就了一大批美麗鄉村。循著“一村一品”的打造思路,許多鄉村塑造出了鮮明的辨識度,如“禪茶第一村”杭州徑山村,“音樂藝術小村”溫州山根村。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以此為目標,潞村怎樣繼續脫穎而出?筆者認為,還有三個問題需要思考。
如何持續玩轉文化IP?差異化的品牌核心是吸引客源、贏得口碑的關鍵所在。潞村的IP非常鮮明,如今更是將宋韻文化、江南水鄉文化、絲綢文化等不同文化形式融入了小鎮的“衣食住行”,活動足夠豐富。但是,其中諸如遊船、茶禮、手工體驗等活動可複製性強,亟須創新具有潞村特色的體驗來吸引遊客。比如用好更多新技術,可以讓“潞墩墩”從文創産品中“走”出來,化身為潞村的AI導遊。需要注意的是,創新活動也要聚焦IP,通過緊密配合、協同發展來實現整體效益最大化。
如何更好升級文旅服務?文旅發展的盡頭還是拼服務。無論是追求性價比的“特種兵”,還是注重深度體驗的“旅居一族”,服務都是核心競爭力。面對日益多元化的消費客群,潞村需要更精準地把握不同群體的需求,把服務的細節做到遊客的心坎上。例如引入更多特色民宿,滿足遊客對舒適度和文化味的不同需求,或是設置旅遊驛站,提供行李寄存、外語講解器租借等多元化服務,讓短途遊客、外國友人感受滿滿貼心感。
潞村創意市集吸引遊客前來打卡 圖源:潮新聞客戶端
如何更多汲取群眾智慧?原住民最是了解當地原汁原味的生活與文化。鄉村旅遊讓每一位村民都有機會成為本土文化的傳播者和受益者。潞村的繡娘工坊便通過開展刺繡專業技術培訓,帶動村民在家門口就業,目前有繡娘16名、蠶娘50名。這些繡娘們不僅會在工坊裏給遊客們普及刺繡技藝,還曾通過媒體向海外現場直播一手好針法。潞村可以繼續探索深化這一模式,讓村民參與到各項活動的組織與管理中來,將已有的非遺體驗系統化、場景化,也可以拓展到陶瓷製作、傳統農耕體驗等多個方面。
同時,如何繼續通過優質的引才政策、生活配套等,吸引一批外出拼搏的青年人歸巢返鄉,也是鄉村旅遊持續“上新”的關鍵。
“湖光瀲艷繞潞村,桑綠稻黃韻依存。”一路花香伴著一路書香,潞村的新故事正在不斷續寫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