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美食

沿著長城鋪展萬里畫卷——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成果亮點紛呈

來源:中國旅遊報 | 2023年05月29日 13:40
中國旅遊報 | 2023年05月29日 13:40
原標題:
正在加載

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嘉峪關考察時強調,要做好長城文化價值發掘和文物遺産傳承保護工作,弘揚民族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起磅薄力量。

如何更好守護民族文化記憶、延續民族文化根脈?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重大決策部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自2019年啟動以來,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全國各地的落地實踐形成了強大合力,一幅綿延萬里的壯麗長城畫卷在中華大地上鋪展開來。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建好用好國家文化公園”,為新時代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指明了方向。5月15日至19日,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專題培訓班在山東舉辦,長城沿線15個省(區、市)代表齊聚一堂,交流經驗、凝聚共識,展現了3年多來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取得的豐碩成果。

保護遺産 守護根脈

長城文物和文化資源具有總體規模大、分佈範圍廣等特點。在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各地始終堅持保護優先,為世界文化遺産保護貢獻了中國經驗。

北京段長城蜿蜒于崇山峻嶺之間,既有八達嶺長城的磅薄壯麗,也有箭扣長城的雄奇險要。為守護好這一寶貴文化遺産,北京加大了對長城保護的統籌和創新力度。北京市文物局遺産管理處四級調研員唐磊介紹,箭扣長城修繕項目是國家級標誌性項目之一。2020年9月,全國首個長城保護修復實踐基地在箭扣長城腳下掛牌成立。依託該基地,北京開始把長城保護重心由一般性搶險加固向研究性修繕轉變。2021年,在第44屆世界遺産大會上,長城被世界遺産委員會評為保護管理示範案例。

作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區之一,青海持續加大統籌推進力度,長城保護工作取得積極成效。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馬建立介紹,青海實施了西寧段、貴德段2個長城本體保護工程項目;推動大通縣文物部門與檢察部門建立長城保護公益檢察工作機制,協調省財政廳落實長城保護員補助經費;聯合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實施長城資源信息數據管理系統建設。

黑龍江境內長城資源主要包括金界壕遺址約200千米、牡丹江邊墻約66千米。黑龍江省文化和旅遊廳二級巡視員張亞巍介紹,省政府公佈了長城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為日常監管、執法辦案提供了依據;實施了金界壕遺址碾子山區段保護展示工程、甘南縣段陳家店界壕保護展示工程,預計今年完工;牡丹江市組織實施邊墻勘察測繪項目,獲得寶貴一手資料,目前正在編制邊墻保護規劃。

科技賦能 提質增效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提出,“加強長城考古科技支撐”,實施“數字再現工程”。近年來,各地注重加強科技應用,通過完善數字基建、引入考古科技、搭建數字平臺等,大大提高了長城保護利用效能,讓長城文化以新的形態存續、以新的形式傳播。

甘肅現存長城3654千米,明長城長度位居全國第一,嘉峪關等點段更是蜚聲海內外。甘肅省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處處長趙劍飛介紹,甘肅大力推進長城遺址保護科技研究,2021年以來,在研和新立項省級以上相關科研課題10余項;推動實施全省長城資源信息化管理,組織11個市(州)38個縣區完成信息系統建設,基本實現了長城資源數據查詢即時化、便捷化。

山東境內的齊長城是我國現存建築年代最早的長城之一。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二級巡視員王守功介紹,在齊長城保護利用方面,山東推動國家文化公園文物資源列入全國文物資源大數據庫建設試點,實現數字化採集、智慧化呈現。同時,啟動“山東省國家文化公園數字平臺”項目建設,實施長城遺址衛星遙感監測,對確認的文物破壞行為依法處置。

近年來,吉林積極推動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實施了赤柏松古城址保護修繕等項目。吉林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金振林分享吉林經驗,結合長城保護推出“雲端史畫”項目,以長城遺址為重點,實施航拍影像及數字化三維數據採集項目,目前正在對東部地區長城資源進行三維數據採集,為長城保護增添科技“慧眼”。

落實項目 亮點紛呈

項目帶動是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重要抓手。近年來,各地緊抓高質量推進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重點建設管控保護、主題展示、文旅融合、傳統利用4類主體功能區,系統推進保護傳承、研究發掘、環境配套、文旅融合、數字再現五大重點基礎工程建設。

河北長城資源富集,從老龍頭到山海關,從金山嶺到大境門,承載著滄桑的民族歷史。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楊軍介紹,今年一季度,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省規項目開工37個、完工16個,包括大力推進山海關中國長城博物館(暫定名)建設和布展;加快建設長城旅遊風景道示範段、長城人家等;邯鄲建成涉縣太行頌文化園長城展示帶項目;保定唐縣倒馬關長城東城門保護修繕工程完工。

陜西長城涉及榆林、延安、銅川、渭南4市17個縣(市、區),有多個雄關要塞。陜西省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處副處長王如冰介紹,多個重點項目正有序推進,榆林市紅石峽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項目(一期工程)中,長城博物館預計年底建成投運;鎮北臺長城文旅融合區項目總規及實施方案已編制完成;定邊鹽場堡長城遺址公園項目中,長城文化展館建設工程正在招投標;鎮靖堡至龍洲堡段長城保護修繕項目已完成5項文物保護工程;龍洲堡至鎮靖堡明長城風景道項目設計方案初稿完成。

新疆長城資源共計212處,分佈在吐魯番、昌吉、伊犁、喀什等地,“十四五”時期重點推進11個項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資源開發處副處長、三級調研員周皓介紹,阿克蘇地區別迭裏烽燧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項目已投入使用;巴州輪臺縣拉依蘇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項目即將完工;巴州米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項目年底完工;喀什地區塔莎古道文化旅遊複合廊道項目預計近期完工。

文旅融合 聚集人氣

近年來,各地因地制宜,結合長城本體特點、周邊特色、當地産業等,推動文旅融合,打造長城特色景點、觀光步道、休閒度假設施、鄉村旅遊點,開發長城文創,推出長城旅遊線路,可謂精彩紛呈,為長城沿線聚集了人氣。

山西在紮實推進長城保護的同時,積極帶動沿線經濟和社會發展。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資源開發處副處長丁偉介紹,山西充分發揮“長城一號”旅遊公路、長城民宿作用,推動沿線文旅融合。大同市“長城一號”旅遊公路串聯6個A級景區,吸引社會投資約2億元,沿線有20余家長城民宿;偏關縣境內“長城一號”旅遊公路沿線有35處停車區、觀景臺、驛站以及322間標準客房;娘子關鄉村旅遊連片開發建設項目精品民宿今年投入運營,將滿足大眾遊客需求。

遼寧境內有“萬里長城東端起點”虎山等要塞,具備推動長城文旅融合的良好條件。遼寧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趙輝介紹,遼寧推動相關長城旅遊節點、線路融入文化和旅遊部發佈的長城主題國家級旅遊線路、長城主題精品線路,並出版《遼寧長城旅遊線路手冊》;葫蘆島市開工建設綏中縣農事旅遊休閒建設項目、東戴河新區文創旅遊綜合體項目等11個文旅項目;丹東市依託虎山長城建設長城文化實踐研學基地等。

內蒙古境內長城資源豐富,長城遺跡與草原、黃河、峽谷等地貌結合,承載著悠久歷史、蘊含著旅遊價值。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蔚治國介紹,內蒙古積極推動長城沿線景區高質量建設,安排旅遊發展資金支持老牛灣大峽谷景區提升建設,並舉辦了內蒙古明長城科普攝影展等展覽,展示長城魅力。

宣傳推介 塑造品牌

傳播長城文化、塑造長城品牌是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題中之義。近年來,各地通過開展豐富活動、拍攝紀錄片、強化線上傳播等方式,吸引大眾參與長城文旅活動、了解長城文化內涵。

天津現存長城均為明長城,全部位於薊州區下營鎮。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非物質文化遺産處副處長宗成靈介紹,配合黃崖關長城保護展示園項目,天津製作了長城宣傳微視頻,通過微信、微博等開展宣傳200余次,依託官方抖音號推出宣傳視頻142個,瀏覽量達6000余萬次,還開展了長城本地百姓免費遊長城、戰馬騎行換裝體驗等特色活動。

近年來,河南不斷加大對長城資源的宣傳推介。河南省文物局文物資源管理利用處四級調研員司志曉介紹,河南將長城文物和文化資源納入“行走河南·讀懂中國”主題文化線路,重點對外宣傳;支持葉縣推出10期宣傳視頻,編排情景短劇《楚長城·葉邑風》。下一步,將在長城沿線培育戶外拓展、高端賽事、紅色研學等文旅業態。

寧夏積極豐富宣傳載體,抓好系統性宣傳推介。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文物保護與考古處處長張玉介紹,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聯合寧夏旅遊廣播推出《我和長城的故事》專題節目,推出《去寧夏,解鎖寶藏世界!》線上宣傳産品,編制《寧夏國家文化公園主題畫冊》,打造了“古渠與長城的對話”等宣傳品牌,升級舞劇《不到長城非好漢》等旅遊演藝,舉辦“愛我中華 護我長城”公益騎行等特色活動,充分展示長城文化的獨特魅力。

編輯:趙萌萌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文旅熱點
更多精彩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沿著長城鋪展萬里畫卷——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成果亮點紛呈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