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美食

北京“七夕”有印跡

來源:北京晚報 | 2022年08月04日 09:46
北京晚報 | 2022年08月04日 09:46
原標題:北京“七夕”有印跡
正在加載

  農曆七月初七(今年的8月4日)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浪漫的日子。相傳這一天牛郎織女要在鵲橋上相會,喜鵲們早早就飛向天河,為這對相愛的人搭建鵲橋。儘管各地七夕活動形式各異,但是以祈福、乞巧、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傳統習俗世代未變,所以人們又把七月初七稱為女兒節、姑娘節、乞巧節,當代更被譽為中國的情人節。老北京不僅保留有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竊聽葡萄架、演應節戲《天仙配》等傳統習俗,在天安門的金水河畔和頤和園還留有牛郎織女的印跡。

  牛郎織女兩橋相望

  古都北京,是在“象天法地,天地感通”的設計理念指導下修築起來的。我國古人在觀測天象時,把我們頭頂及環繞北極的星空劃分成三垣二十八宿。紫微垣是三垣的中垣,位於北天中央位置,所以又稱中宮,或紫微宮。紫微宮即皇宮的意思,北京的皇宮傚法上天,築于宮城中心,也稱“紫微宮”、“紫禁城”,充分體現出封建帝王“奉天承運”、“授命于天”的思想。太微即政府的意思,主管法律、武備一類事,太微垣位居於紫微垣之下的東北方,星名多用官名命名。《史記·天官書》:“其東垣北左執法,上相兩星間名曰左掖門,上相兩星間名曰東華門……其西垣右執法,上將間名曰右掖門,上將間名曰西華門。”明代北京宮城東西二門分稱東華門、西華門,午門的東西二門稱左掖門、右掖門;北京內城的南門,東為崇文、西為宣武,這些名稱和位置與《史記·天官書》所説均相合。在二十八宿中,昴宿與畢宿間稱為天街,所以明清時期,天安門前的街道也稱為天街;天上有銀河,皇宮有金水河;天上的銀河東有牛郎星、西有織女星,地上的金水河東有牛郎橋、西有織女橋。

  北京的金水河有內外兩條,內金水河從紫禁城西北角護城河(俗稱筒子河)引進紫禁城內,彎曲南流,最後流入紫禁城東南護城河。外金水河的上段從南海東北的日知閣流出後,向東經織女橋流入中山公園西墻,此段河流稱之為織女河。織女河的水面低於路面兩三米,下面是石砌的河床底,河床到路面是緩緩的土坡。有幾株楊柳和國槐古樹,夏天可遮下大片的陰涼,河坡上長滿綠茸茸的青草。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織女河改成蓋板暗河,河床填平後修築了圍墻。在狹長的河床上,建起街道辦的鐵製品綜合廠和倉庫。七十年代, 改建成六層大樓和禮堂。

  織女橋在明代又稱鵲橋,地處南長街中段,約在東河沿衚同西北端口外,過去小河上一東一西有兩座橋:東面即是織女橋,南北走向,為漢白玉砌成的單孔圓拱橋,俗稱羅鍋橋。橋上有欄杆,橋體秀美精緻。織女橋橋體堅固,橋上可通行汽車;西面的是小木橋,不勝承重。後來因交通問題修路,織女橋被拆,橋基已埋于地下。

  伴隨織女河有兩條衚同:南長街到中南海西墻之間是“小橋北河沿”,即織女橋以北東西方向的一段河沿。織女橋東,沿著中山公園墻向東、向南,再向西接南長街南口的一條弓形的衚同,全稱叫“織女橋東河沿”。該地原有明代南花園,是皇家種植瓜蔬之園地。園內有暖洞子,烘養新菜,以備春盤著新之用。清代南花園曾經廣植花木,如今在織女橋東河沿北口,尚有兩株枝繁葉茂的老槐樹,樹榦直徑一米多,樹周圍有鐵柵欄保護,其樹齡約有五百多年。

  織女河從今中山公園西門南側流入公園後,與西筒子河注入的河水相匯向南流動,在紅墻西南處轉向東流,經天安門前金水橋東流,與從太廟(今勞動人民文化宮)流出的東筒子河水相匯,東流到南池子大街之間的這段河名西銀絲溝,再從南池子至玉河的這段河流叫菖蒲河。牛郎橋就跨越在銀絲溝與菖蒲河相交的南池子大街的最南頭,它的形狀、走向與南長街上的織女橋幾乎一樣。1913年開通南池子大街,把石臺木板的牛郎橋改造為石拱橋。上世紀六十年代,為使交通暢通無阻,填平河溝時被拆除。

  2002年,市政府斥資搬遷河道兩側居民,恢復菖蒲河景觀,亮出南皇城、太廟、皇史宬紅墻等古建築。在明代崇質宮舊址上建立雕梁畫棟的東苑小築,在河上重修了牛郎橋,修築天妃閘影等,將這裡建設成一處依託歷史遺址,富有古典風格的城市園林。

  織染局變身織女星

  織染局係明代皇城內為皇室服務的內官署之一,職掌“染造御用及宮內應用緞匹絹帛之類”,其下屬單位包括朝陽門外的生産場所“外廠”,以及建在城西北的顏料基地“藍靛廠”。朝陽門外的“外廠”今已無處可尋,“藍靛廠”位於今海淀區曙光街道遠大路北。

  明織染局在地安門內,今名織染局衚同,東西走向。織染局內舊有佛道堂,清初重修,改稱華嚴寺。《順天府志》:“織染局衚同有華嚴寺,內織染局太監立,有弘治、嘉靖二次《重修織染局佛道碑記》。華嚴寺舊址今為織染局小學。織染局衚同西口路北29號,老門牌10號,係國學大師王國維故居。”

  本來織染局與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説毫無關係,但在清乾隆十五年(1750)發生的一件大事,讓織染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當時,乾隆帝以準備為母籌備六十大壽為名,“諭甕山著稱萬壽山,金海(西湖)著稱昆明湖,應通行曉諭中外。”下令拓挖西湖,攔截西山、玉泉山、壽安山來水,將原來的堤防移至今知春亭以東,將原堤東的稻田、黑龍潭及零星水面與西湖連成一片,留下龍王廟孤島,建十七孔橋相連,總稱為“清漪園”。昆明湖的得名,源自漢長安城開鑿的昆明池。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漢武帝劉徹為打開西南通道,模擬昆明部族人居住的“南澤”地形,在上林苑開鑿四十里水域昆明池,訓練漢帝國的“樓船水師”。並在昆明池東西兩岸雕刻牽牛、織女石像,當地尊稱“石爺”“石婆”。每年農曆七月七日廟會上,青年男女來此乞求美滿婚姻,慶賀“石爺”“石婆”鵲橋相會。

  擴建後的昆明湖,水面約220公頃,新湖岸周達30余裏。既然乾隆皇帝借西漢典故命名昆明湖,湖上必不可少“樓船水師”和“牛郎織女”。於是在昆明湖內“設戰船,倣福建廣東巡洋之制,命閩省千把教演。自後每逢伏日,香山健銳營弁兵于湖內按期水操。”乾隆十六年(1751),“(織染局)奉旨移于萬壽山之西,與稻田毗近。立石曰耕織圖。”建起延賞齋、織染局、蠶神廟、耕織圖石碑、水村居等水鄉田園式環境。《日下舊聞考》:“原機上織染局三子,今改為《耕織圖》。”

  乾隆二十年(1755),乾隆鑄造鍍金銅牛放置在昆明湖東堤岸邊的十七孔橋橋頭不遠處,將“男耕”與“女織”融為一體。銅牛的身子朝東,頭扭向西北,牛背上刻有乾隆手書《金牛銘》:“金寫神牛,用鎮悠永……敬茲降祥,乾隆乙亥”。據清翰林院編修吳振棫所著史料筆記《養吉齋叢錄》記載:“玉河北立石,鐫耕織圖三字。又……湖東銅牛一,乾隆乙亥鑄,寓漢書石刻牽牛織女之意。”這樣,以昆明湖為銀河,十七孔橋為鵲橋,以銅牛和耕織圖代表天上牛郎織女星宿的美麗畫卷,便展現在這座皇家園林內。事後,乾隆皇帝在一首“耕織圖詩”中高興地寫道:“漢家歌笑昆明上,牛女徒成點景為。”

  咸豐十年(1860),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焚燬。光緒十四年(1888)重建,改稱頤和園。以後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的破壞,耕織圖區幾成廢墟。直至2002年底,頤和園復建耕織圖景區,才讓牛郎織女重新在頤和園相會。

編輯:宋陽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文旅熱點
更多精彩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北京“七夕”有印跡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