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美食

皖南山中古村落 山清水秀雲淡風輕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12月21日 17:09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12月21日 17:09
原標題:
正在加載

  皖南之美,美在山水,美在村落。中年以後,我更願意親近的,是這裡的古村落。

  眾多古村落中,名氣響亮的,繞不開西遞、宏村。絡繹不絕的人群,此起彼伏的聲音,車水馬龍的出入,劃破靜謐的晝夜。相見不如想念,站在季節的路口,揮一揮衣袖,暫且別去。

  別去,是為了更好的相逢。秋冬之交,被世人盛譽“中國畫裏鄉村”的黟縣,漸行漸近。

  “黟縣小桃源,煙霞百里間。”作為徽商和徽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黟縣境內明清民居、祠堂、牌坊、園林遍佈,確是“小桃源”。白墻黑瓦裏融入山清水秀的靈氣,小橋流水中藏著雲淡風輕的從容。

  有心人,跋山涉水,終究會來。參差錯落的馬頭墻,黑白相間的古民居,遺世獨立的舊風情,絆住腳步,醉倒目光。目光脫了韁,迎著風,冒著雨,在巷陌,在田疇,在橋邊,撒著歡,追著跑。

  不覺追到碧山。

  太陽高照,一路尾隨緊追,穿過粉墻黛瓦和小橋流水,抵達群山環抱的碧山。碧山不是山,是古村落,像是墨汁潑灑在宣紙上,古意氤氳開來。這個隋朝便有記載的村落,名起南宋,盛于明清。秀麗與古韻兼容,朝氣與老派並存。山明水秀,遠峰近宅,臨水薔薇,如同畫裏。

  山村裏保留著明清時期古民居和祠堂百餘座,它們像村口站立的阿婆,安詳,滄桑,淡然置身於繁華和喧囂之外。其間一座兩百年曆史的老祠堂,被巧妙改扮為書店——碧山書局。從祠堂,到書店,看似小小的改變,實則將徽州人們的內心世界和精神生活完美合體。

  碧山書局,隱于偏遠小村,卻異常大氣。百年前高挑的門楣,精緻的磚雕木刻,光滑的青石地面,裸露的古色木梁木柱,無聲訴説著歲月的更迭和變遷。天井,是徽州祠堂的眼睛,四方形的輪廓剪裁出湛藍色的天幕,俯仰之間,明暗之間,流年暗換。這一方天井少有閒時,輪番將陽光,月光,迎來送往,自然,書有了溫度,落滿詩意。店裏藏書約兩萬餘冊,書目龐雜,種類繁多,名家薈萃。

  于我等而言,快樂何止於此?

  前腳剛邁入大門,雨滴後腳悄然而至,不倚不偏,落入碧山,落在書局,落到屋檐,順著屋檐緩緩流下,從天井落下,形成四方的水簾天幕。雨水的不期而至,令一顆顆詩心雀躍不已,紛紛側身,順著陡直的木樓梯,蜂擁而上二樓。二樓陳列的外文書籍多不勝數。臨窗桌子上,一花瓶,一枝花,一本書,素潔,雅致,深沉。推開吱呀的木格窗,憑欄遠眺,好一個煙雨徽州,好一個水墨碧山。

  雨水纏綿不絕,從碧山,跟隨到屏山。屏山不是山,也是古村落,存有千年之久。村北有座山,狀如屏風,故此得名。

  斯人已去,青山依舊。一磚一瓦,一草一木,在歲月的浸染裏,散發濃郁的沉香。撐著雨傘,漫步青石板路,撫摸斑駁的墻壁,仰望肅靜的祠堂。光陰裏,它們走過風,親過雨,吻過雪,嘗過霜,修煉成如今的模樣。吉陽溪九曲十彎,穿村而過,兩岸石磅不時飛來村婦浣洗的棒槌聲,美人靠偎依溪邊,青磚灰瓦的民居祠堂和形態各異的商鋪夾岸而建,十余座各具特色的石橋橫跨溪上。嶄新與陳舊,老派與時尚,在這裡,完美地相依,相融,相生。

  身在屏山,物我兩忘。村口佇立,天闊地遼,長風當野。蒼茫遠山,和山腳下那片金色稻田,正被初冬的手,一頁頁翻開。

編輯:洪琳 責任編輯:熊易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文旅熱點
更多精彩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皖南山中古村落 山清水秀雲淡風輕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