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美食

紅色旅遊成出行新熱點

來源:北京晚報 | 2019年03月13日 09:07
北京晚報 | 2019年03月13日 09:07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北京作為首都,有著悠久的革命歷史傳統,厚重的紅色文化底蘊,承載了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完整歷史。截至到目前,北京市擁有市級評定和授牌的紅色旅遊景區、景點120個,數量上居全國第一。2019年恰逢建國70週年,紅色旅遊預計將成為旅遊熱點。距清明小長假不足一個月,本刊梳理本市部分紅色旅遊景區、景點,供市民參考,方便市民旅遊出行。

  紅色旅遊發展迅速

  紅色旅遊主要是指以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和戰爭時期建樹豐功偉績所形成的紀念地、標誌物為載體,以其所承載的革命歷史、革命事跡和革命精神為內涵,把紅色人文景觀和綠色自然景觀結合起來,把革命傳統教育與促進旅遊産業發展結合起來的一種主題旅遊形式。

  從2004年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發展紅色旅遊的重大決策至今,全國紅色旅遊人數持續增長,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市場活力凸顯。根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紅色旅遊接待遊客數由2004年1.4億人次增長至2014年的9.07億人次,年均增長16%,十年累計遊客超過40億人次;2015年10.27億人次;2016年11.47億人次;2017年全國紅色旅遊共接待遊客13.04億人次,紅色旅遊綜合收入3613.27億元。2004年至2017年接待量累計超過74億人次。

  十四年來,紅色旅遊的發展已經産生了巨大的政治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中央重視和人民群眾價值觀回歸為紅色旅遊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客源市場由於廣大年輕人參入,使得紅色旅遊正在發揮出巨大的後發優勢;基礎設施的完善、科技的創新與進步、地方接待經驗的不斷豐富為紅色旅遊發展提供了外部支撐。

  延慶

  昌延聯合縣政府舊址—霹破石村位於延慶城東南約20公里處,東南距車嶺2.5公里,西南距鐵爐1.6公里,明代建村,曾是昌(平)延(慶)抗日聯合縣政府所在地,于1940年1月5日宣佈成立,這是開闢平北抗日根據地建立的第一個聯合縣級政權。

  平北抗日烈士紀念園坐落在延慶區舊縣鎮古城村京郊著名旅遊景區龍慶峽入口處,是一座講述平北地區軍民反抗日軍侵略史實的場館,是全民族抗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沙塘溝村位於延慶區大莊科鄉西部塘溝村,距大莊科鄉政府10公里。沙塘溝村被譽為“平北紅色第一村”,這裡曾是平北地區第一個農村黨支部誕生地。

  “平北紅色第一村”革命傳統教育基地于2003年6月份正式對外開放,在沙塘溝舉辦了“平北紅色第一村”革命傳統教育展覽,成為延慶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及“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

  昌平

  長峪城村成村于明代,曾被評為2013-2014年度“北京最美的鄉村”。長峪城是1937年8月南口戰役的重要戰場之一,此次戰役,與長城抗戰、淞滬抗戰,並稱抗戰初期三大戰役。

  狼兒峪村是平西地區堅強的革命戰鬥堡壘,是昌宛縣政府所在地。這裡依然保留有原昌宛縣政府舊址、聶榮臻指揮部以及昌宛縣革命歷史展覽館、高崖口革命烈士紀念碑等紅色旅遊名勝。漫步村內,每一處遺跡都記錄著狼兒峪地區在戰爭年代的史實和昌平兒女保家衛國那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中國航空博物館坐落在昌平區大湯山的腳下,是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首批全國國防教育示範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博物館集教學、科普、文化傳承為一體,擁有300多件國內外公認的航空航天文物精品以及結構、發動機、機載設備等珍貴文物,如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在50、60年代乘坐過的飛機,斯大林送給毛澤東的生日禮物——圖4重型轟炸機,在“駝峰空運”、建設西藏、邊界反擊戰中屢建戰功的C-46大型運輸機等。

  房山

  堂上村位於北京市房山區霞雲嶺鄉白草畔南麓山下,是《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詞曲誕生地,並留有詞曲作者曹火星同志的部分遺物,被稱為“聖歌誕生地,紅色旅遊村”,1943年10月,在房山區霞雲嶺鄉堂上村的中堂廟裏,曹火星借用當地民間流行的《霸王鞭》民歌形式,滿懷激情地譜寫了《沒有共産黨就沒有中國》。1950年,毛澤東同志又親自為這首歌加了一個“新”字,從而更準確地反映出中國共産黨的歷史功績。

  平西抗日戰爭紀念館、平西抗日烈士陵園位於北京市房山區十渡鎮十渡村,佔地10000平方米。葉劍英、彭真等老一輩革命家在此留下了戰鬥足跡。為緬懷烈士英靈,先後修建了烈士紀念碑、平西抗日戰爭紀念館和百座烈士碑林。紀念館展廳共收集展出實物、詩稿、照片等珍貴史料3000多件。

  海淀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個綜合類軍事博物館。展覽大樓1958年10月興建,1959年7月建成,1960年8月1日正式開放。軍事博物館展覽大樓建築面積15.9萬平方米,陳列面積近6萬平方米,全館有43個陳列廳(區)。參觀軍事博物館,可以深刻學習了解中國軍事發展歷史和偉大成就。

  李大釗烈士陵園坐落在京西香山東南的萬安公墓內,佔地面積2200平方米,1983年10月29日落成並對外開放。李大釗的漢白玉全身雕像,雕像後是烈士及其夫人趙紉蘭同志墓,墓後為紀念碑,由鄧小平同志題寫。碑的北面是中共中央撰寫的碑文。庭院正西房為“李大釗烈士革命事跡陳列室”,通過大量的文物圖片資料介紹了李大釗烈士一生戰鬥里程和豐功偉績,現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

  三一八烈士紀念園位於海淀區圓明園遺址西南角,新建的九州清晏景區內。紀念園建於1929年,是為紀念1926年“三一八”慘案犧牲的47名烈士而建。

  無名英雄墓廣場位於北京市北京西山國家森林公園,是為紀念1950年代為解放台灣、光榮犧牲在中國台灣省的中國共産黨方面的潛伏人員而設立。

  通州

  通州檔案館始建於1958年10月,是原中共通縣縣委、縣人民政府直屬的文化事業單位。截止到2005年底,通州區檔案館館藏125個全宗,共有檔案124201卷,其中不乏較為系統的日偽和國民黨時期河北省立通縣民眾教育館、通縣女子師範學校的檔案。1992年,通州區檔案館創建通州文化名人紀念館,先後建立了“劉白羽文庫”、“劉紹棠文庫”、“高佔祥文庫”、“王梓夫文庫”及“面人湯藝術館”、“張源奇石館”,保存了他們大量手稿、著作、證書、實物作品等珍貴檔案、資料,極大地豐富了館藏,為通州區弘揚運河文化,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愛家鄉教育提供了生動、詳實的教材和教育場所。

  懷柔

  廟上村黨支部是懷柔區第一個黨支部。村中設有革命傳統教育展覽室7間,照片、繪畫等展品52幅。現仍然保存有當年黨支部活動用過的窩棚及儲糧、藏傷病員的山洞。

  北京鐵軍紀念園地處北京市懷柔區渤海鎮九公山長城紀念林。紀念園入口處為景觀長廊,中間是紀念碑和新四軍戰士銅雕,銅雕後是鐵軍紀念館,之後是葉挺、項英、陳毅、劉少奇的浮雕,拾階而上進入陵園。紀念館中將分“紅軍出山”、“鐵流東進”、“重建軍部”、“馳騁江淮”、“奪取勝利”、“鐵軍精神”六大板塊,以視頻、圖版、文物陳列等多種形式,展示新四軍十年征戰的光輝歷程和英雄事跡。

編輯:王書韻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更多精彩
正在閱讀:紅色旅遊成出行新熱點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