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地域文化注入活力
- 兒童乘車需求增長
- 《吳興賦》道盡古今事
- 朝陽熠熠 啟航未來
- 走進贛地古村
- 走進好客山東
2018年,隨着文化和旅游部組建,各地文化和旅游機構改革也陸續完成,文旅融合體制機制進一步理順,中央及各地對文旅融合的推動力度加大,文旅融合迎來新發展機遇。2019年全國兩會召開之時,在結合實際建言獻策的同時,代表委員們表示期待文旅融合釋放更多發展新動能。
全國政協委員、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楊安娣表示,2019年吉林將抓住文旅融合這條主線,努力把文旅産業打造成為全省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要延長産業鏈,提升文化和旅游互動效應,推動差異化發展,不斷拓展衍生産品鏈,增強産業支撐;要拓展産業面,培育多元聯動、縱橫延伸的産業體系,打造點線連接、區塊結合的産業發展格局;要形成産業集群,引導文旅市場高質量發展,推動文旅産業要素集聚集約;要構建産業生態培育的全體系、大系統,生成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和鮮明區域帶動力的産業新模式新格局。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資源豐富,一直以來十分重視對資源的挖掘利用。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張妹芝表示,2018年,河北文化和旅游系統在省委、省政府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省委九屆八次全會精神,緊緊抓住“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建設雄安新區、承辦2022年冬奧會等重大歷史性窗口期和機遇期,深入推進文化和旅游業融合發展,全省文化事業、文化産業取得顯著成效,旅游業發展保持量質齊升良好態勢,游客量和旅游總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8.4%和24.4%,為新時代全面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作出了積極貢獻。
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屬“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當地民族文化、自然景觀獨具特色,文旅融合發展潛力大。全國政協委員、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副州長丁秀花提出,要加強對“三區三州”的統籌指導幫扶,加強政策指導、規劃幫扶,爭取更多渠道的項目幫扶,特別是對非遺和旅游融合發展給予政策支持;繼續加大“三區三州”旅游大環線推介,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組織的幾場旅游扶貧對接推介活動對貧困地區帶動強,成效明顯,希望2019年加大力度。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惠州市政府副秘書長黃細花表示,當前深度旅游已成為國際游客對旅游的新認識、對旅游産品的新要求,很多境外游客渴望深入了解中國文化,而非“走馬觀花”。因此,今年她準備遞交關於加大入境旅游海外宣傳市場化力度,更深入講好中國故事的建議。她表示,文化需求是旅游的根本動因,旅游過程實際上是文化體驗和享受,旅游的很大潛力取決於文化魅力和吸引力。文化是內容,旅游是載體,旅游宣傳不應僅限於長城、故宮、熊貓等典型代表的宣傳。建議深入挖掘不同區域的自然風景、文化古韻及風土人情,將中國傳統文化與新時代發展特色結合起來。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工商聯副主席、春秋航空董事長王煜説,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從國際文化和旅游交往來看,文旅融合有利於增強國家軟實力,使中國文化、中國製造以更鮮活直觀的方式向世界傳播。旅游是傳播文明、交流文化、增進友誼的橋梁。請外國人到中國旅游,將能“潤物細無聲”般加深彼此感情,形成各國民間對華親近感。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東方歌舞團女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劉玉婉説,音樂是地方文化最重要的藝術表現形式之一,很多人對一個地方的印象都是從一支曲、一首歌開始的。在旅游休閒中,音樂也很重要。比如侗族大歌,游客到山裏去,欣賞原汁原味的表演——沒有伴奏,張口就是多聲部,非常好聽。如今,一些地方將音樂傳承和旅游結合,並同步開發旅游紀念品、民宿等,效果非常好,不僅發展了旅游、傳承了音樂文化,還帶動了整個鄉村脫貧致富。
全國人大代表、民進貴州省委副主委、貴州師範大學國際旅游文化學院院長殷紅梅表示,文旅融合是全方位、多層面、廣角度的,文化産業以旅游為載體,通過融合發展,促進文化資源資本化産業化,實現文化的經濟價值;旅游産業以文化為底蘊,通過融合發展,實現旅游資源外延擴展、內涵深化和旅游産業升級轉型。貴州作為民族文化資源大省,在實踐中探索了以雷山西江為代表的文化遺産集聚與政策驅動型、以“多彩貴州”為代表的文化品牌營銷型、以青岩古鎮和遵義紅色文化旅游街區為代表的旅游小城鎮與新興旅游社區型、以丹寨石橋為代表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與旅游商品開髮型,以及以百里杜鵑景區和鳳崗茶海之心為代表的産業融合型等5種發展路徑,不僅促進了民族文化保護,也增強了民族文化自信,推動了文化和旅游業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