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美食

文旅融合成首都高質量發展亮麗風景

來源:北京日報 | 2018年12月29日 10:09
北京日報 | 2018年12月29日 10:09
原標題:
正在加載

   節假日,外地朋友來京遊玩,要推薦他們去看哪兒?週末,如果不出遠門能在北京逛哪兒?這是曾令許多北京人傷腦筋的小問題。伴隨北京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這兩個問題有了多選答案。

  位於天安門廣場西南800米,由19棟新老建築組合而成的一片區域,名為“北京坊”。這裡平均每天接待2萬人次遊客,其中約1.6萬人次是北京本地人。人們來這裡幹什麼?回答會讓你啞然失笑——不幹什麼。從全球第二家無印良品酒店,到24小時營業的page one書店,再到星巴克旗艦店、非遺設計品店“家傳”,人們到這裡為的是回到正陽門下的感覺、新中式生活方式的調性,簡而言之,追求“文化體驗”。

  如今在北京轉上一轉,會發現類似“産品”還有很多。李大釗故居至國家博物館之間的“三公里紅色旅遊路線”頗受關注;市文投集團與故宮聯合推出的“寶蘊樓”文創産品廣受讚譽;匯聚上千項創意活動的2018北京國際設計周,成為熱門旅遊主題……隨著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加快推進,老城整體保護、中軸線保護與申遺、三個文化帶建設全面發力,北京文化資源的旅遊開發正在加速,中軸線、大柵欄、白塔寺、南鑼鼓巷、三里河等一批城市更新項目成為文化旅遊消費熱點,首都城市文化魅力進一步彰顯。

  在文化産業蓬勃發展帶動下,一批與城市文明共同發展的文化新地標也成為遊客的“打卡聖地”。繼798藝術區、宋莊藝術創意小鎮之後,郎園、751時尚設計廣場等一批老舊廠房改造而成的文化産業園區,因經常舉辦創意節展、演出、讀書會等各類文化活動而人氣高漲,成為首都文旅新地標。

  2014年以來,北京市委市政府鼓勵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陸續出臺《關於加快推進旅遊與文化融合發展的意見》《關於推動北京市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産品開發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指導性文件。各委辦局、各區也紛紛以政策為先導,展開扎紮實實的工作實踐。

  以文化提升旅遊品味,是文化和旅遊相融合的目標之一。

  北京豐厚的文化資源被旅遊這根線一串,深深烙印在四海賓朋心中。匯聚精品文化演出的南鑼鼓巷戲劇展演季、中國兒童戲劇節、北京青年戲劇節等,吸引了全國文藝愛好者。一張“西城文博之旅地圖”上就有郭守敬紀念館、梅蘭芳紀念館等29個地點推薦。市文物局還以26個社會歷史類、自然科學類和文化藝術類博物館資源為主題,設計出特色旅遊線路産品。截至今年年底,全市公園風景區還研發文創産品數千種,僅頤和園一家就開發出9大類2289種文創産品。

  以旅遊促進文化保護、傳承及傳播,是文化旅遊融合的另一項目標,效果也在不知不覺中顯現。

  今年國慶假期,20余萬人次遊客在園博園內,通過2018中國戲曲文化周的726場演出和各種活動,完成了戲曲文化的一次普及。今年1月以來,8893人次遊客走進文物騰退後重新開放的沈家本故居,了解中國歷史上的法制名人;今年還有4萬人次遊客通過懷柔湯河川滿族風情節,從吃穿住行用等多方面感受滿族民俗文化……

  在帶來豐富精神文化體驗、提升生活幸福感的同時,文化和旅遊融合也為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如今,文化産業和旅遊業都已成為首都經濟的支柱産業。2018年,北京市規模以上文化産業法人單位實現收入8253.6億元,同比增長14.4%。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北京市旅遊總人數為31094萬人次,同比增長4.53%,旅遊總收入為5921億元,同比增長8.28%。其中,外省來京旅遊、市民在京旅遊和入境旅遊的人數和收入均實現增長。

  眼下,豐台區正在推進盧溝橋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首旅集團正在建設環球主題公園……更多精品工程正在等待喜歡“詩和遠方”的人們前去體驗和探尋。文化和旅遊的深度融合,必將在提質增效上有力促進文化産業和旅遊業穩步增長,成為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編輯:王書韻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文旅熱點
更多精彩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文旅融合成首都高質量發展亮麗風景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