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進文明交流互鑒
- 一種傳承 更多美好
- 逐行天下,騎行英雄
- 探國潮風韻,賞國貨華章
- 中國品牌日地方展區探展
- 中國品牌日美好之城探展
在社交媒體時代,潮流不斷轉向,熱點瞬息變化,不少文旅熱點與年輕人的行為和社交文化密切相關。一開始是風頭強勁的大學生“特種兵旅遊”,之後是悠閒隨意、歲月靜好的City Walk受到年輕人追捧,隨後又有年輕人愛上“寺廟遊”“奔縣遊”“夜爬”“候鳥旅行”……折射出年輕一代消費群體對主題性、個性化旅遊産品的喜愛。
滿滿儀式感和情感體驗
“青春沒有售價,直抵武功山下”“青春沒有售價,泰山就在腳下”“青春沒有售價,硬座直達拉薩”……以“青春沒有售價”這句話為前綴的一系列旅遊熱點,蘊含了滿滿的儀式感和豐富的情感體驗。
“青春沒有售價,泰山就在腳下”這句話不是符號性的標簽。一位“00”後大學生告訴中國旅遊報記者:“和朋友結伴夜爬,一起朝著山頂前進,一路上相互加油、鼓勵,覺得自己並不孤獨,路上還會遇到無數和你同行的人。爬上山頂看到第一縷曙光真是太激動了,像是給自己一路辛苦的獎賞,把這些畫面和心得記錄下來發在社交平臺上,很有儀式感。”
不只是泰山。2023年4月,河南老君山開啟夜爬模式,年輕人積極報名預約。清晨時分,天色微微亮,在海拔2217米的老君山山頂經常看到這樣一幕:一面面鮮艷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周圍的年輕人自發用閃光燈將國旗照亮。“這些年輕人的愛國情懷是在骨子裏的,我們文旅人也很受感染。”河南老君山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鵬遠告訴記者,面對年輕人的熱情,老君山認真做好安全服務和保障。
個性化需求豐富旅遊內涵
前浪後浪,總有人正青春。張鵬遠提到,他當年上大學的時候,和朋友去夜爬過泰山看日出,也揹包“窮遊”過,可惜那個時候沒有社交媒體去表達。他不無羨慕地説:“在互聯網時代,年輕人有各種平臺去展露自己的個性。”
遊客泰山看日出 記者 陳晨 攝
深圳大學旅遊與新業態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傑武告訴記者:“年輕人對世界的好奇、無私的參與、打破枷鎖的勇氣、對網絡話題與活動的發起等,都是非常寶貴的。現在的網絡傳播話語權掌握在年輕人手裏,他們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轉發一種生活方式表達認同,並前往打卡、體驗,由此會帶動傳播內容的擴散。”
馬蜂窩此前發佈的《當代年輕人旅行圖鑒》報告中也提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旅行中的自我定位已從過去的“參觀者”變成了如今的“體驗者”,他們希望親身融入當地,感受寫進城市街巷中的人文歷史,以及最地道的風土人情和生活方式。
當下,年輕人常因為一場演出、一頓美食、一場馬拉松比賽而奔赴一座城市,他們的個性化需求正在讓旅遊的內涵更豐富。年輕人的旅行,不局限于觀光,而是涵蓋了知識探究、參與體驗、情感聯結與精神自洽等方面。對於許多年輕人來説,消費不再只是簡單的購買行為,而成為表達自我、傳遞情感、實現個人價值的一種方式。旅遊的過程也是一個重要的社交過程,年輕人在旅遊消費的過程中更加注重情感的交流和共鳴。
關注真實世界中的年輕人
美國傳播學者李普曼説過:“多數情況下我們並不是先理解後定義,而是先定義後理解。”
“如今,文旅新消費是前置化的。旅遊借助於社交工具的傳播,已經變成了社交的一種媒介。”在劉傑武看來,短視頻直觀的呈現形式對人們的衝擊巨大。人們在空間上雖然相隔遙遠,但是在互聯網上卻可隨時交流,國內乃至世界上的新旅行方式和新消費方式幾乎一天之內就能在人們的手機內呈現出來。而且在大數據算法的助推下,這些消費視頻的衝擊是反復的,讓人們在沒有享受這些消費前就已經被反復教育,並形成認同。
但旅遊的個性化、多元化是一個複雜的、正在進行時的過程。 旅遊是美好生活,是一種情感體驗過程,是人和人的相遇。在劉傑武看來,“不僅是對網絡流量的關注,旅遊行業更應該關注真實世界中每一位到訪的年輕人的需求”。
無論是2023年的淄博、哈爾濱,還是今年的寶藏小城天水、景德鎮等,旅遊從業者、城市管理者應從諸多案例中看清背後的邏輯與條件。“社交媒體傳播及網紅效應能夠帶來巨大推力,但其核心支撐力,是來自高性價比的文旅産品與服務內容,以及城市、景區創造的打動人心的煙火氣和人情味。而這背後的邏輯,是城市管理者、旅遊從業者、市民遊客對高質量發展旅遊的認同與齊心合力。”一位景區業者總結。
年輕人也在影響並塑造未來的旅遊業。劉傑武還告訴記者:“大學生正式成為獨立消費者,消費具有長尾效應,他們的消費習慣會延續他的中年、老年,這是一個美好而漫長的持續過程。大學時代曾經去過的且留下美好印象的旅遊目的地,他們還有無數次機會重復探訪。這是各地文旅部門應該非常重視並挖掘的市場,真誠的‘寵客’便是其中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