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 7月2日,貴州省銅仁市思南縣塘頭鎮青杠壩村村民黎育江家的院子裏,院壩會正在進行,大家正在熱烈討論防汛的事。村書記冷朝剛安排到會的黨員幹部和群眾代表分頭提醒村民群眾,雷雨天不要在大樹、高壓線下逗留,要注意防範地質災害發生,大家要有防大災、抗大汛的危機意識,保護生命財産安全。
院壩會是一座黨群、幹群的連心橋。2004年,冷朝剛當選為青杠壩村黨支部書記。建強黨組織、建支好隊伍成為青杠壩村最重要的工作,也由此打開了村裏的黨員幹部服務群眾、示範帶領群眾發展經濟、改變生活的奮進密碼。
20多年間,青杠壩村實現了“水田改旱作”農業種植結構的轉變,形成了“跳出青杠壩,發展青杠壩”的發展思路。“山頂林、山腰果、山腳禽、壩上蔬”的立體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已經形成。農文旅一體、接二連三的鄉村産業發展勢頭穩健。特色産業種植、生態養殖、農副産品加工等蓬勃發展。村民年人均純收入從20年前的不足1000元增加到現在的1.92萬元。冷朝剛先後獲得“全國勞模”“全國優秀共産黨員”等稱號,並光榮當選為黨的二十大代表。
基層黨組織要把老百姓的事裝在心中,把産業發展當成大事。冷朝剛説,通過開黨員會、代表會、村民大會,大家集思廣益,把群眾期盼的事如期解決好,老百姓就可以在鄉村振興中享受到更多的幸福感。
村民黎育江説:“在村黨支部帶領下,家家戶戶住上了樓房,村民能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致富,青杠壩村的變化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青杠壩村肉牛養牛場管理人員趙相勇説,村裏的集體養牛場從過去的30多頭牛發展到300多頭牛,對本村和周邊群眾的發展帶動非常明顯。
如今,黃牛養殖成了青杠壩村獲得地理性標誌的支柱産業,村裏還辦起了紙品加工廠、農産品加工廠、餐飲店等。全村集體經濟累計達到7000萬元,連續三年實現村集體經濟群眾分紅100多萬元。青杠壩村景美、人和、産業興,先後獲評“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全國文明村鎮”“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等稱號。(總臺記者 陳屹 孟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