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國同春 和樂融融

來源:光明日報 | 2025年01月02日 11:39
光明日報 | 2025年01月02日 11:39
原標題:家國同春 和樂融融
正在加載

  清董邦達書畫禦制己醜春帖子圖卷(局部) 瀋陽故宮博物院供圖

  清褐漆描金彩八仙慶壽八瓣果盒 瀋陽故宮博物院供圖

  【帶你一起看大展】

  走進瀋陽故宮的飛龍閣與翔鳳閣,一股穿越時空的濃郁節日氣息撲面而來,“家國同春——瀋陽故宮節慶文化特展”正在這裡舉辦,清代春節前後的宮廷慶典與節日活動通過一件件珍貴文物得以生動再現。

  作為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春節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符號。2024年12月,“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在申遺成功後首個春節即將到來之際,瀋陽故宮特設此次展覽,通過“萬象和合”“宮有餘慶”“福潤致祥”三個單元,深度挖掘並精彩呈現了清代宮廷節慶文化。近70件(套)院藏文物和來自岫岩滿族自治縣雨桐玉文化博物館的玉石菜亮相展覽。

  步入“萬象和合”單元,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系列與祭祀相關的文物。冬至祭天是清代皇帝每年必行的盛典。皇帝身著藍色祭祀禮服,使用祭藍(青)釉瓷器,前往天壇南部的圜丘祭天,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現場展出的“清祭藍雙獸耳蓋罐”吸引了眾多目光。該器物通體施霽藍釉,色調均勻,釉面光潤,藍中閃紫。罐底部無釉,呈火石紅色,邊緣部分有不規則霽藍流釉現象,是乾隆時期單色釉的代表作品。此外,“清康熙款祭藍盤”“清雍正款祭藍碗”“清嘉慶款祭藍釉簠”等諸多祭祀器物也在展覽中亮相。

  “書福納祥、守歲宴飲、抄經祈福,歲末年初之際,這些具有代表性的歲時禮俗讓清宮內的節日氛圍日益濃厚。”瀋陽故宮博物院展示交流部工作人員林城澔介紹,每年的農曆十二月初一被稱為“嘉平朔日”,自康熙朝以來,皇帝都會在這一天書寫“福”字,稱為“嘉平書福”。所寫“福”字除懸挂于宮中之外,也會分賜給親近大臣、封疆大吏。現場展出的“清乾隆款掐絲琺瑯海水雲龍紋筆架”“清乾隆款掐絲琺瑯海水雲龍紋水丞”“清紫檀嵌玉管鬃毫大抓筆”等都是清代禦制文房用品。

  清宮過年,從守歲開始,除夕請神,初五送神,這期間是真正意義上的春節。“清代皇帝平日獨自進膳,只在年節時,才由內廷后妃們在乾清宮陪宴,稱為‘家宴’。”林城澔説,除夕夜,皇帝大宴後宮家眷;正月初一,皇帝則宴請皇子、皇孫及宗室諸王。據乾隆元年至三年《節次照常膳底檔》記載,除夕家宴菜品包括點心五樣、果盒兩副、酥糕鮑螺四品、果鍾八品,以及圍膳、冷膳、熱膳四十品等。“宮有餘慶”單元展出的6件玉石菜,生動“再現”了清宮過年的飲食文化。

  “清娃娃門神”“清乾隆款粉彩雙鳳耳百鹿尊”“清白玉蝠磬雙魚壁挂”“清粉彩大吉葫蘆壁瓶”……在“福潤致祥”單元,各類包含吉祥紋飾、具有吉祥寓意的文物陳設其間,呈現出了春節期間宮中處處祈福納祥的美好畫面。其中,春帖子是宮中詞臣于立春之日向皇帝進呈的詩作,多為五言、七言絕句。“清代除詞臣外,皇帝本人也撰春帖子,乾隆皇帝所作帖子詞數量尤其可觀,本次展出的‘清董邦達書畫禦制己醜春帖子圖卷’上的五言詩和七言詩,就是乾隆皇帝為乙醜年(1769)《歲朝圖》所題,表達對新春的祈盼和祝福。”林城澔介紹。

  本報記者 劉勇 王魯婧)《光明日報》( 2025年01月02日 09版)

編輯:吳慧芳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正在閱讀:家國同春 和樂融融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