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 劉茜
河南墜子、鐵片大鼓、京韻大鼓、梅花大鼓、天津時調……近日,在天津中華劇院,天津市曲藝團的名家新秀用多種曲藝形式演繹紅樓夢中的晴雯。
一曲京韻大鼓《祭晴雯》,贏得觀眾陣陣掌聲,站在舞臺上,天津市曲藝團團長馮欣蕊淚光點點,她説:“我們正在嘗試走向越來越大的舞臺。”
曲藝演員表演京韻大鼓。天津市曲藝團供圖
天津是有名的“曲藝之鄉”,這裡演出場所多,曲種多,培養了大量曲藝演員,還有懂行的觀眾。
天津是如何成為“曲藝之鄉”的?
南開大學傳統藝術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鮑震培介紹,明永樂年間,天津築城設衛,憑藉水陸之利成為南糧北運的重要樞紐,大批南方移民北上定居於此,並帶來各種南方曲藝。自清中葉起,大運河沿線碼頭陸續出現各種明地(舊時藝人撂地賣藝的露天演出場所)、茶館、戲園,天津也形成了獨特的碼頭曲藝文化景觀。晚清和民國年間,天津經濟發展迅速,社會相對穩定,河北、山東、山西等地失去土地的農民,紛紛入津討生活,帶來各種北方曲藝,進一步夯實了天津“曲藝大碼頭”的地位。
近些年,受多種因素影響,天津曲藝面臨著觀眾老化、青年人才不足等問題的困擾。應該如何應對這些問題?
曲藝演出的場所叫書場,通常設置在茶館中,一般只能容納幾十位觀眾。劇院空間要大得多,像天津中華劇院至少能容納上千名觀眾。
馮欣蕊口中“走向越來越大的舞臺”,就是讓曲藝從傳統小書場走向現代劇院等大舞臺,以贏得更多觀眾。
對曲藝而言,從傳統小書場進入現代大劇場,改變的不僅僅是舞臺,增加的也不僅僅是觀眾。比如,傳統曲藝主要看演員的“嘴功”,而劇場中的現代觀眾審美更加綜合,要求曲藝演員既會説又會演;現代觀眾更加關注戲劇衝突和人物刻畫,一些老藝人過多鋪陳情節而不注重設計戲劇衝突的創作手法已難以滿足觀眾的需求。
馮欣蕊認為,曲藝的形式和題材必須多樣化,以適應年輕觀眾的口味。在創作中,可以使用現代化的表達手法,讓經典故事煥發新的生命力。比如,京韻大鼓和蘇州評彈跨界合作,進行鼓曲聯唱,不僅會給年輕觀眾帶來新鮮感,也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傳統曲藝的多樣性。又如,一些相聲演員,打破傳統相聲的表現方式和表演方法,將相聲與情景劇相結合,以戲劇的形式把相聲的精華展示出來,不僅創造了相聲劇這種新的藝術形式,也為相聲帶來新的觀眾。
傳統曲藝的表現形式比較單一,主要是用語言講故事。在馮欣蕊看來,未來曲藝應該使用更多聲光電服化道手段,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和吸引力。同時,曲藝除了在線下演出,還應積極走到線上,利用短視頻、直播等手段進行傳播,提高作品的可見度。
曲藝來自民間、源於生活,只有積極擁抱現代生活才能獲得新生。比如,在文旅融合中,蘇州評彈借助現代傳播方式,吸引了大量遊客,一些知名演員的演出一票難求。在鮑震培看來,其他曲藝形式可借鑒蘇州評彈的經驗,使自己成為文旅活動的一環,吸引新的觀眾,開拓新的市場。
馮欣蕊和鮑震培都談到曲藝的文化傳承。她們認為,曲藝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也是文化和價值觀的載體,傳承曲藝不僅要創新形式和內容來吸引更多觀眾,還要將優秀曲藝作品中承載的價值觀、蘊含的文化基因傳遞給新一代觀眾。為此,可以通過舉辦曲藝進校園、曲藝講座、曲藝工作坊等,讓青少年親身體驗曲藝藝術的魅力,增強他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
《光明日報》(2024年11月06日 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