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至10月,“花開敦煌——常沙娜從藝八十年藝術與設計展”在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館)舉辦,共展出近400件展品,通過展示常沙娜的敦煌臨摹、花卉寫生、建築裝飾等作品,講述她將敦煌文化應用於國家形象塑造、傳統文化傳承的八十載從藝人生。與此同時,作為該展覽的配套活動,“花開敦煌·舞動千年”專場活動也于近日精彩上演。該專場活動以舞蹈的形式,實現了“永遠的敦煌少女”常沙娜和敦煌舞教學體系創建人高金榮兩位90歲高齡老藝術家的“藝術合璧”,展現了敦煌文化的輝煌與傳承,令觀眾深感震撼。
“花開敦煌·舞動千年”專場活動通過敦煌舞節目,不僅展示了“反彈琵琶”等最具代表性的敦煌舞姿,還通過脫胎于敦煌壁畫的“飛天”“千手觀音”等形象,再現敦煌藝術的美輪美奐。
“在海外,敦煌舞擁有廣泛的影響力,一些舞蹈教師每年都會定期前往敦煌,尤其是對洞窟內的伎樂飛天等壁畫元素進行深入研究。敦煌學在全球範圍內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敦煌舞作為其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以其靈活多變的表達方式,將傳統文化的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常沙娜敦煌圖案研究設計工作室創始人黃炫梓説,多年來,高金榮深耕敦煌壁畫上舞姿的復原與再創作,成績斐然,這讓他們看到了將平面展覽與動態表演相結合的無限可能。
活動中,蘭州文理學院藝術職業學院的學生進行了精彩的敦煌舞表演,包括《反彈琵琶》《憑欄仙女》《六臂飛天》以及《敦煌長綢舞》。舞者以輕盈的步伐舞動,仿佛壁畫中的人物躍然而出,讓觀眾感受到敦煌藝術的靈動與神韻。值得一提的是,許多學生起初並無舞蹈基礎,是在高金榮的悉心指導下,很快熟練掌握了敦煌舞的技巧。
“敦煌舞習舞者無須高超的舞蹈技巧,只要有動作能力、有意願,就能以恰當的方式引導出來。當然,如果是有舞蹈功底的人來演繹,那將更加唯美動人。”黃炫梓説。
北京舞蹈學院青年舞團的《千手觀音》作為壓軸節目,令人驚艷。該作品汲取了敦煌莫高窟第三窟壁畫之精髓,以靈動而富有生命力的肢體語言,詮釋了壁畫的韻味與特質,創造了新的審美體驗。
“花開敦煌·舞動千年”專場活動現場,由北京舞蹈學院青年舞團帶來的《千手觀音》表演。 本報記者 劉源隆 攝
“高金榮老師對敦煌壁畫中的舞姿造型有著深刻的理解,她將這些敦煌壁畫中的經典元素巧妙地串聯起來,編織成一個內容豐富且與敦煌主題緊密相連的舞蹈段落。”北京舞蹈學院青年舞團副團長袁佳告訴記者,他們一直將《千手觀音》作為保留節目,並多次邀請高金榮指導表演。“高老師對每一個動作、造型、眼神以及舞段之間的銜接都指導得非常細緻,這種極致的藝術追求使得作品在呈現時顯得更加厚重和精彩。”袁佳説。
對於如何讓敦煌壁畫通過舞蹈藝術形式“火”起來並走近大眾,袁佳認為,每一代舞者對敦煌舞蹈都有其獨特的理解,但核心是這些經典傳統元素總是能常看常新。“這些藝術作品就如同傳統繪畫一樣,每次觀賞都能帶來不同的情感體驗。因此,在專家指導下,演員及創作團隊的每一次排練,都會為作品注入新穎的元素和巧妙的表達方式,但其根本和靈魂始終如一。”袁佳説,未來,他們將不斷挖掘傳統文化的價值,將現代元素與傳統相結合,創造出更具時代感和藝術性的作品。
“正是借助絲綢之路與各民族的交流融合,才留下了今天壯觀的敦煌莫高窟壁畫。”黃炫梓説,未來,要突破傳統的展覽和表演模式,以更加豐富多樣的形式展現敦煌舞和敦煌文化的魅力,讓它們煥發出新的光彩。(本報實習記者 王偉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