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溫防不勝防,養生抓緊安排,枸杞不難買,但保溫杯你真的會選嗎?在《超級好物大揭秘》“帶你get保溫杯選款秘籍”主題科普短片中,主持人曹煊一與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熊金平和清華大學博士、副教授袁嫕,一同揭秘了保溫杯的選擇技巧,從實用+高效的角度,幫助用戶理性智慧消費,輕鬆找到身邊的滿分好物。
《超級好物大揭秘》--冬季保溫杯如何挑選
保溫杯裏頭的大學問!
如今的保溫杯産品層出不窮,從大小容量,到跨越各個年齡層的專屬款,再到大品牌的火爆聯名,保溫杯正從養生者的專利變成全民日常單品。而在這股浪潮下,作為普通消費者的我們如何才能選到質量合格的保溫杯,這裡面可大有學問!
在這期科普短片中,主持人與兩位教授細緻探討了保溫杯保溫性能的影響因素。在保溫性能的判斷中,其實有許多變量存在,例如水容量、瓶內造型、內塞材質、使用頻率以及環境溫度等。
《超級好物大揭密》錄製現場
首先,保溫效果和杯子的容量是成正比的,同等條件下容量越大,保溫效果越好,所以老年人喜歡帶著的大杯子不是沒道理!而在産品設計上,我們也應該儘量挑選瓶口更小的,如果瓶塞內加裝了隔熱材料,那麼保溫效果會更加完美!
另外則是與我們使用習慣有關,簡單來講,多次開蓋使用,一定會影響杯子裏的水溫,所以切記不要長時間開蓋敞口。同時,環境溫度也會與保溫效果有直接關係,杯內溫度與環境溫度差距越大,保溫效果越差。例如在20℃環境下,保溫杯內裝著的冰水,就要比開水的溫度變化更小。
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 熊金平
那麼同等容量以及相同使用方法的保溫杯,它們之間性能差異來自於什麼?如何選款,下面是重點!
袁教授表示,保溫杯真空層中,真空度越高保溫效果越穩定,這與生産工藝直接相關,採用“三段式真空爐”抽真空是目前較為先進的真空工藝,保溫效果更好。在此之上,質量可靠的産品普遍要經歷兩次100%溫度測試,對比市面上採用單室爐抽真空且只經過一次測溫的産品,保溫性能要更加優越。
清華大學博士、副教授 袁嫕
而更專業的消費者還會注意到杯身的打碼,例如304和316L都是國際上的不銹鋼牌號,中國的不銹鋼牌號是由元素符號及代表該元素含量的數字組成,比較常見的兩個國標牌號是06Cr19Ni10或者022Cr17Ni12Mo2。要考察杯子的材質,最可靠的方法是看説明書或著包裝盒上的材料牌號標識是否符合國標,並且要統一正確,所以大家在選購的時候一定要看清編碼,注意辨別。
切割開的保溫杯內裏
極限測試揭秘硬核品質!
在該期科普短片中,主持人和兩位教授還對不同産品進行了保溫和保冷效果測試。
為公平起見,主持人在現場準備了“盲盒”包裝的杯子,分別在不同的保溫杯中倒入剛煮沸的開水和帶冰塊的冰水,測試週期設置4小時,為了模倣我們平日裏喝水的動作,測試中會每隔一小時倒掉20ml水。通過設置對照組發現,5/7/9號杯子保溫表現更好,杯子內的溫度沒有明顯變化。
保溫杯保熱保冷測試
而在保冷測試中,5號杯子錶現同樣很出色,冰塊沒有明顯減少。同時在使用上,保溫杯的設計也很人性化,採用固定杯蓋喝水,更適合化粧的上班族,不會把杯子弄臟,同時也不會擔心水暈了粧。
最後,在測試現場,袁博士利用液氮對保溫杯進行了終極考驗,液氮本身可以達到零下190多度,現場把西瓜放進液氮,幾秒鐘就變成了一個冰坨。而當把液氮倒入保溫杯時,用手持握依然感覺不到內部極低溫的存在,極限條件測試也充分詮釋了一款合格保溫杯的基本素養。
利用液氮測試保溫杯性能 (帶有一定危險性,請勿自行嘗試)
經過一系列測試,膳魔師保溫杯脫穎而出!
5號測試杯--膳魔師保溫杯
牢記4條準則,輕鬆挑選到滿意放心的保溫杯
看完本期科普短片,相信不少消費者都能對保溫杯有了全新的認識,如何正確挑選到滿意放心的保溫杯?請查收這份“保溫杯挑選指南”。
保溫杯選購指南
首先是看,拿到杯子先看説明書或者包裝盒上有無不銹鋼材質編號,同時檢查杯口邊沿是否圓滑平整。
其次是聞,聞聞看有沒有刺鼻的氣味,或者不正常的顏色,正常的保溫杯的瓶塞和硅膠部件都是採用食品級塑料來製作的,氣味較小。
隨後是感,可用開水灌入杯內進行測試,擱置2-3分鐘後用手觸摸杯體外表面,如果杯身有明顯的溫熱現象,則説明保溫杯出現透溫。
最後是適,杯蓋和杯身的匹配,保溫杯的杯蓋擰起來應順暢柔滑,360°旋轉所用的力度均勻。
來超級好物大揭秘,get你的心動好物,讓我們期待下期好物科普!專業揭秘,探尋你關注的生活好物。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