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烏海市委宣傳部部長孟培雲:解密城市品牌塑造的“文化密碼”

副標題:

來源:央視網 | 2023-09-06 17:10:53
央視網 | 2023-09-06 17:10:53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央視網消息:有這樣一個城市,它是內蒙古面積最小的地級市,建市時間只有47年,人均GDP已位居全國各城市第25位。它被稱為“黃河明珠、書法之城、烏金之海、沙漠綠洲、葡萄之鄉、賞石之城”,這裡有20%的市民熱愛書法,這裡也是此次2023內蒙古民歌大會的舉辦地。它是誰?它如何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塑造城市品牌文化?2023年8月底,央視網借內蒙古民歌大會的報道契機,走進了內蒙古西部城市烏海市,與烏海市委宣傳部部長孟培雲進行了一次專訪交流,請孟部長來解讀烏海市的“文化密碼”。

烏海,地處寧蒙陜甘結合部,是自治區向西、向南開放的窗口和“一帶一路”、沿黃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109、110國道,京藏、榮烏高速等多條公路穿市而過,包銀高鐵、包蘭、東烏等鐵路交匯相接,烏海機場旅客吞吐量位列全國民用機場百強行列。轄3個縣級行政區,面積17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6萬人,在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版圖上佔有重要位置。

以下為專訪對話全文

開放包容的烏海與內蒙古民歌大會“雙向奔赴”

問:烏海市已經連續兩次舉辦民歌大會了,您覺得烏海有哪些優勢讓這一大會連續兩次落地於此?通過民歌大會對烏海市城市文化塑造有哪些提升作用呢?

答:民歌是我們民間口口相傳廣為傳頌的民間文化的一個結晶,它是不同的民族植根于自己文化産生的,具有傳唱性、延續性、包容性、融合性。烏海是一個移民的城市、是個新型的工業城市,上世紀50年代萬人上山奪煤大會戰、60年代“好人好馬上三線”,70年代又是兵團戰士來這地方戍邊開礦,來自全國各地。在我們烏海56萬人口中有40多個民族,所以説,具有民族的多樣性。契合了民歌不同的民族不同區域的民間文化的特點。

而且烏海這個地方的特點就是開放包容,工業文明的特點就是開放包容,所以説,把民歌文化的這種開發性和包容性能夠在這個地方充分的展示出來。同時烏海這個城市,也是一個有文化的城市。在整個城市建設的過程中,來自全國各地的知識分子、工人階級的優秀代表都來到了烏海。

大家有熱衷文化創作和傳承的這樣一種良好的習慣。比如説我們的書法城。從上世紀1994年,我們市委市政府做出創建書法城的決定。到2005年中書協命名烏海市為全國第一個中國書法城。這也是體現烏海人對文化的一種尊重。都有文化的這種致敬和努力,所以才能夠有了這樣一個好的結果。那這個民歌,本來就是一種重要的一種文化表現形式。

愛文化的烏海人喜歡民歌,民歌在烏海能夠得到廣泛的認可。同時,對於內蒙古民歌來講,正因為烏海這種開發包容,也能夠為內蒙古民歌的發展厚積一些營養,增為民歌文化的傳統發展提供廣闊空間的這種力量。所以説我覺得,內蒙古民歌大會選擇在烏海,這是烏海人民的福,也是我們內蒙古民歌的福。

以文化建設“組合拳” 踐行總書記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

問:書法文化在烏海群眾基礎非常好啊,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的話,也是我們在總書記6月2日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的一種生動的實踐。那這方面烏海還有什麼具體舉措和新的經驗案例您給介紹一下。

答:總書記在傳統文化發展座談會上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提出了非常明確具體的要求。內蒙古自治區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為內蒙古提出的五大任務的要求。我們今年自治區對北疆文化做出了具體的安排,烏海市作為一個移民城市文化支撐下一步怎麼去做。我覺得呢,一個是堅定不移的貫徹總書記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把我們的區域文化植根于中華民族的宏闊的深遠的博大的精神家園之中,去發展出或者創造出、建設出新的符合我們這個地區區域特徵的,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老百姓喜歡,我們又能夠高效組織能夠産生很好的社會效益的這樣一種文化表達形式。你比如説剛才説過的這個書法城是這樣,唱民歌也是如此。那麼第二呢,就是按照自治區打造北疆文化的要求,把我們文化的這種普及性,以及文化的這種作用讓它充分的展示出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第三個就是要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氛圍。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需要有黨委的領導、政府的推動、社會的助力、全民的參與。只有把方方面面的力量集合起來了,我們在傳統與發展的過程中也能夠找到具體的載體,有好的方法産生好的效應,於是彼此就形成一種良性的相互激發和推動的這樣一種效果。

另外,要培養一些文化發展的傳承與發展的領頭人,這件事情也很重要。比如説成我們中書協的會員就有46個,在一個56萬人口的西部小城,這些中書協的會員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書法創新中的領頭人。做書法教育的普及推廣、包括集體在認真研究書法理論,帶動了我們烏海書法城人才不斷的涌現出來。你看現在我們烏海現在常年練習書法的將近10萬人,就是全烏海20%左右的人都在練習書法啊,這也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培養人也是很重要。最後我覺得文化的著力點是現在,但是文化放眼的是未來。怎麼樣讓下一代或者未來的孩子們能夠真正的去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做一個真真正正的中國人。把我們這個強大的國民精神弘揚起來,而且這個意義可能更重大。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 烏海市六張名片擦亮文化品牌

問:烏海城市文化品牌您再精煉的提煉一下,就是我們要從哪方面去著力發展,如果讓您去對外界推薦這個烏海的話,您怎麼給烏海的城市品牌城市名片做一個定位?

回答:文化是一個城市的靈魂。烏海市位於黃河岸畔,地處歷史上草原文明和農耕文明的交匯地,境內呢又有100多公里的長城,所以説在我們這個自治區打造北疆文化的要求中,就提出來我們內蒙古是兼具草原文明、農耕文明、黃河文明、長城文明,包括現代工業文明以及我們的革命文化,是多元匯聚的這樣一種文化的綜合體。烏海也不例外。但是不同的城市,一定要有自己叫得響的名片。因為烏海的這樣一種特殊的文化發展的過程,形成了書法城的文化品牌。這個文化品牌,我們繼續要把它唱響叫亮。

追求這個量的擴張和質的提升,雙向發力把它打造成中國西部的一個書法文化的旅遊研學的一個目的地,書法教師培訓的一個基地,書法文化交流的一個基地啊。因為我們有這個7萬多平方米的這個書法藝術館,這是國內單體面積最大的書法藝術館有這樣一個載體,我們可以組織好多的活動。

烏海除了書法文化以外,我們過去一直説我們有六張名片。像黃河明珠,黃河穿城而過105公里。我們又是葡萄之城葡萄之鄉,烏海這個地方特殊的地理位置,日照充足又是沙壤土,所以這個葡萄的品質非常的好。同時,我們也是烏金之海,烏海上世紀50年代就配套包鋼開始在這地方搞能源的輸出,為國家也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我們烏海還是沙漠綠洲,烏海在這三大沙漠的中間。76年建市到現在,馬上再有三年呢就50年了。這40多年來,烏海人一代一代的繼續努力,把一個三大沙漠包圍的這個城市建成了現在一個沙漠綠洲。一城山水半城綠,城市的這個綠化覆蓋率超過了47%。所有的這些名片,都是烏海人呢引以為傲的,也覺得應該讓全國廣大人民都知曉的。

以文塑魂 文化建設助推城市高質量發展

問:您覺得這個城市文化的這種塑造對於我們現在推動城市轉型以及推動這個城市的高質量發展方面會起到什麼樣的助推作用?

答:我們通過良好的文化塑造,目的就是要凝聚人心、弘揚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提振精氣神、讓全市人民在一種精神飽滿豐裕的狀態中去建設我們的城市這樣的話呢就可以更多的把自己內心的力量去釋放出來。一個有文化的城市,一定是一個人民幸福感獲得感比較強的城市。

所以説呢,我們就是通過這種城市文化的建設,最終讓大家一條心,有共同的精神家園,把我們的這個城市建設好。在我們黨的領導下,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傳統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一步一步的推動我們區域的文化繁榮。人民既在物質文明上得實惠,又在精神文明上得實惠,把這個中國式現代化的烏海實踐的這個路程,越走越廣越走越寬。



編輯:王靜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熱點推薦
正在閱讀:專訪烏海市委宣傳部部長孟培雲:解密城市品牌塑造的“文化密碼”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