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吟婉轉的崑曲唱腔久久縈繞于古樸幽雅的雕梁畫棟間,凝結三百多年曆史煙雲的戲樓重煥藝術魅力。4月19日晚,在量身定制的駐場戲《天官賜福》表演中,北京“會館有戲”之正乙祠演出在修繕一新的正乙祠戲樓啟幕,活動由北京市委宣傳部主辦,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及西城區指導,北方崑曲劇院承辦。
文藝院團演出進會館舊址是首都文化建設的創新之舉。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領導小組專門研究制定關於推動文藝院團進會館舊址的工作方案,聚焦打造會館演藝新空間的建設。
圖為修繕一新的正乙祠戲樓。
正乙祠戲樓曾是銀號會館,也是中國最古老、保存基本完好的純木結構戲樓,被稱作“中國戲樓活化石”。為全力打造“會館有戲”文化惠民新品牌,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將正乙祠戲樓交由北方崑曲劇院修繕、運營及使用。據北方崑曲劇院相關負責人介紹,正乙祠未來將打造成一個匯聚優質演出的平臺,不僅要演出《牡丹亭》《長生殿》這樣的經典崑曲劇目,還會演出具有北昆特色的傳統劇目。同時,戲樓並不拘泥于崑曲的演出,還會舉辦崑曲雅集、網絡直播和戲曲文化講座,並邀請京劇和具有特色的地方戲在這裡演出,吸引不同觀演群體走進這座古戲樓。
北京自古以來就是戲曲藝術的聚集之地,全城大大小小的會館承載了豐富多樣的地域文化,賦予了北京獨特的歷史文化特色。目前,全市已有8家會館推出多場“會館有戲”系列演出。未來,北京市將繼續立足老城保護與復興,不斷探索“會館有戲”常態化演出機制,舉辦古戲樓戲劇展演季,開展戲曲公益講座、文化沙龍,開發“會館有戲”微旅行線路,持續打造市民身邊的文化圈、藝術圈,增強“會館有戲”品牌吸引力、傳播力和影響力,不斷滿足市民群眾對美好精神美好生活的需要,切實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
(文/記者鄭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