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産業創新鏈競逐 隱形冠軍

副標題:

來源:中國經濟網 | 2021-11-12 13:23:05
中國經濟網 | 2021-11-12 13:23:05
原標題:
正在加載

  近日,記者在製造業大省福建實地調研發現,汽車領域一批專精特新企業正通過聚焦主業、強化創新,不斷在專門領域形成優勢,呈現出發展態勢良好的局面。但是,部分企業仍面臨科研人才短缺、知識産權保護不力、公共服務有待改善等痼疾,期待出臺相關幫扶政策,讓企業能夠減負前行。

  專精特新優勢獨特

  記者採訪發現,不少專精特新企業多年來聚焦實業、做精主業,在專門領域做深做精做細,形成獨特競爭優勢。

  汽車尾氣治理是大氣污染治理的重要一環,而柴油車更是機動車尾氣治理的重中之重。為減少汽車尾氣污染,高純度車用尿素逐漸走入公眾視野。位於莆田的溢通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生産車用尿素的科技企業。

  “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決定力量,也是競爭的核心價值。”溢通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夏朝勇介紹,公司憑藉在技術、運營、服務和品牌等方面的優勢,在商用車領域內享有較高知名度,並參與起草了車用尿素行業標準。目前,該公司已與中石油、中石化、三一重工等國內企業進行戰略合作,産品銷售渠道穩定,業績增長較快。

  在海安橡膠集團股份公司,忙碌的生産線上工人們身手熟練,一批准備運往海外的全鋼巨型輪胎被整裝上車。公司副總裁黃振華説,通過自主技術創新、提升産品質量管理,公司現已掌握全系列規格型號“巨型全鋼子午線工程機械輪胎”批量生産技術,在業內享有較高知名度。

  “起初,公司在設備、配方、工藝等方面都是空白,自主研發迫在眉睫。”黃振華説,當時,國外技術嚴格保密,巨型工程輪胎的生産技術長期掌握在跨國企業手中。經過多年刻苦攻關,2008年公司生産的第一條全鋼巨型工程子午胎成功下線,打破了國際壟斷。此後,經過持續技術攻關,公司不斷打破國外企業的壟斷,憑藉高質量、産品線齊全的巨型全鋼子午線工程機械輪胎,與包括紫金礦業、徐工集團等在內的國內外企業建立了穩定戰略合作關係。

  “小配件蘊含高技術,小企業支撐大配套。”福建省工信廳中小企業處副處長黃春鶯説,專精特新企業一般都是節點型企業、供應鏈上遊企業,他們敢於投入研發與技改,精準定位核心業務,部分企業甚至躍升為行業龍頭、“隱形冠軍”,並已顯現出良好的經濟效益和創新效益。

  苦練內功填補空白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目前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已匯聚于戰略性新興産業領域,他們積極佈局新興産業,甚至填補國內技術空白。

  前不久,福建省首個能儲能、還能對新能源汽車電池進行檢測的智慧充電站在福州物聯網産業創新發展中心投入使用。車主可以邊充電邊為電池做“體檢”。

  這一項填補國內空白的技術,來自福建星雲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持續的科研高投入讓星雲電子在“風口”紮下了根,先後進入了華為、寧德時代、比亞迪、上汽通用、一汽-大眾等龍頭品牌的供應鏈中。公司董事長李有財説,“近年來,公司每年科技研發投入佔營收比重均超過13%,研發工程人員佔公司總人數近四成,已獲得專利102項、軟體著作權33項,參與起草4項國家標準。”

  對於在細分領域持續創新獲得的“甜頭”,福建匯川物聯網技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文感同身受。該公司是一家專業提供遠程視頻監測技術方案的物聯網領域高新技術企業,在如火如荼的“新基建”大潮中,公司相關産品和方案已經被廣泛應用於建築、市政、交通、國土等多個領域。

  廈門優迅公司為5G傳輸、雲計算、數據中心、光接入網等提供配套服務。公司董事長柯炳粦告訴記者,近三年公司平均研發投入佔營收比重超過16%。

  優化生態輕裝前行

  在受訪人士看來,專精特新企業是梯度培育體系中,推動中小企業由小到大、由大到強、由強變優的關鍵交匯點。儘管專精特新企業的成長更多是市場競爭的結果,但營商環境、政府支持仍不可或缺。業內人士建議,進一步優化市場環境,多措並舉培育企業成長生態。

  ——實行差異化的精準培育。柯炳粦等人士建議,一方面,適時建立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庫,按照行業分類實現差異化培育。另一方面,疏通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堵點”,提升産業鏈協同創新能力。

  鄭文認為,專精特新企業擁有鮮明的創新屬性,在細分行業具有較大的標桿引導效應,建議相關部門邀請這些企業,共同參與制定相應行業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進一步規範引導企業發展。

  ——期盼建立“人才蓄水池”。李有財等人士建議,高科技企業普遍面臨人才短缺難題,期望相關部門在人才方面給予企業大力支持,包括研究院和一些研究機構提供研發支持等,幫助企業打造“人才蓄水池”。比如,可以打造新型研發機構,通過更多市場化舉措推動高校院所與公司結合,適當採取研發投入成本和研發成果收益分成的方式,為企業提供研發支持。

  ——進一步加強知識産權保護力度。一些企業負責人認為,企業的創新技術出現被惡意侵權的現象,而企業通過司法程序維權時間長、取證難、代價高,這大大降低了企業創新的積極性。鄭文等人士建議,進一步加強知識産權保護,為企業的創新技術産品建立統一産品名錄,各級政府及部門出臺相應專項配套政策,引導市場應用。

編輯:宋陽 責任編輯:孫兆鵬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汽車精彩視頻
正在閱讀:汽車産業創新鏈競逐 隱形冠軍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