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電池流入黑市 新能源造車要警惕末端污染

副標題:

來源:中國經濟網 | 2021-04-14 10:28:21
中國經濟網 | 2021-04-14 10:28:21
原標題:
正在加載

  2015年是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跨越的關鍵節點,而一般來説,動力電池的使用週期正好在5年左右,這意味著行業爆炸式增長帶來的潛在污染,風險已經全面來臨。 

  新能源汽車正成為炙手可熱的“香餑餑”。然而,作為新能源汽車産業的重要一環,退役電池回收暗藏風險。業內人士指出,到2020年我國動力電池累計退役量約20萬噸,其中大量流入小作坊等非正規渠道,帶來安全和環境隱患。

  新能源汽車毫無疑問是近些年的風口賽道,前不久百度、小米等企業都宣佈進場,各路造車新勢力激烈搏殺。但隨著市場總體規模的不斷擴大,更符合環保方向的新能源汽車,其電池回收領域新的安全和污染風險也在不斷增加。

  從報道來看,電池回收的隱患主要體現在缺少完善、成熟的回收體系,大批退役電池流入黑市,流向了一些無資質或者生産不規範的小企業、小作坊,而它們在拆解破碎、有價金屬提取過程中,沒有按照規定進行環保處理。

  事實上,正是考慮到退役電池回收處理的亂象,2019年,工信部曾下發《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範條件(2019年本)》《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範公告管理暫行辦法(2019年本)》兩份文件,為行業立規。比如,其中對回收企業設置了“白名單”。然而一方面,它並不是強制性的法律規定,缺少足夠的約束效力;另一方面,現實中一些小企業由於低安全、環保投入,所以能夠給到很高的回收價格,對車主更具吸引力。因此,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的狀況,並未根本改善。

  新能源汽車電池回收的亂象,説到底還是因為在行業快速發展過程中,産業鏈後端的電池回收體系的建設和造車速度形成了脫節,車企、回收企業的經營缺少成熟的規範。

  需要注意的是,2015年是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跨越的關鍵節點,而一般來説,動力電池的使用週期正好在5年左右,這意味著行業爆炸式增長帶來的潛在污染,風險已經全面來臨。

  鼓勵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並給予各種政策優惠和補貼,原本是因為它更節能環保,但如果行業快速增長導致污染問題不斷突出,這本身是和新能源的發展初衷相背離的。因此,針對電池回收等行業亂象,必須直面其風險和隱患,在制度層面趁早完善。

  比如在回收企業門檻方面,考慮到白名單企業和中小企業、作坊之間的環保投入差距,在退役電池的回收上,前期是否可以考慮加大對正規企業的補貼力度?或者加大對技術創新企業的補貼力度?另外,電池回收的準入門檻是否可以考慮設置強制性的標準,以此來避免魚龍混雜的局面?

  再比如,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應該有基本的身份編號,依託現在的大數據基數,實現從生産、銷售、使用、報廢、回收、利用的全流程的可追溯,通過流向管控來避免大量退役電池流向黑市。

  類似這些細化的舉措,都應該隨著行業發展而不斷落實。無論如何,新能源汽車畢竟是一個高速挺進的風口行業,在前段造車環節要大力投入,在末端的零部件報廢退役處理上更應該打好提前量,及時完善規則,避免行業無序擴張帶來的各種污染風險。

編輯:宋陽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汽車精彩視頻
正在閱讀:退役電池流入黑市 新能源造車要警惕末端污染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