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2020!“拼”字當頭盤點 汽車産業事件篇

副標題:

來源:中國經濟網 | 2021-01-18 09:15:14
中國經濟網 | 2021-01-18 09:15:14
原標題:
正在加載

  極不平凡的2020年無疑值得銘記!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得益於國家一系列的有效舉措,在全行業的奮力拼搏下,中國汽車産業以“V”型反轉為“十三五”畫上句點,再次彰顯國民經濟支柱産業地位。但過去一年,汽車産業也進一步呈現兩極分化、優勝劣汰的結構性變化,兼併重組局部活躍、自主品牌市佔率更是明顯下滑。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汽車頻道,立足對産業的觀察、行業的分析以及現場的採訪、報道,選擇在歲末年關之際,盤點2020年值得銘記的事件、企業(品牌)、人物、産品、社會責任等;並選用一個字——“拼”來總結、概括,將2020年的點滴呈現給讀者,今日推出事件篇。

  促消費政策持續加碼 驅動汽車産業快速復蘇

  2020年2月3日,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明確提出積極穩定汽車等傳統大宗消費,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配額,帶動汽車及相關産品消費,拉開了全年促進汽車消費政策頻出、不斷加碼的序幕。

  此後,促進機動車報廢更新、促進汽車限購向引導使用轉變、免徵車輛購置稅延長2年、對二手車經銷企業銷售舊車減按銷售額0.5%徵收增值稅、加快淘汰報廢老舊柴油貨車、落實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擴大二手車出口、新一輪汽車下鄉以及以舊換新等政策相繼出臺。

  對於新能源汽車,政策更是明確了未來15年的發展方向。1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燃料電池汽車實現商業化應用。

  在經濟低迷的大環境下,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促進汽車消費對於提振國民經濟穩定發展無疑具有重要意義。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動下,國內汽車産業也得以快速擺脫疫情影響,成功扮演全球汽車業“避風港”角色。

  車企眾志成城齊抗疫 復工復産推動車市V型反轉

  始於年初的疫情給全國經濟、居民生活帶來嚴峻挑戰,踐行國民經濟支柱産業的責任和擔當,汽車企業集團紛紛挺身而出,積極投入到馳援疫情防控工作當中。

  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25日8時,共有81家汽車、零部件、後市場企業(集團)、汽車協會組織及個人加入到馳援疫情防控工作中,累計捐贈現金、物資及乘用車輛約合9.60億元,負壓救護車六百餘輛;生産並捐贈口罩1926萬餘只,成立專項基金2.23億元,並各自發揮企業優勢,為疫區提供便利。

  不止於此,得益於多方推動,汽車行業在堅持做好科學防控的同時,還積極復工復産,對拉動經濟復蘇起到了表率作用。2月24日,工信部印發《關於有序推動工業通信業企業復工復産的指導意見》也提出,“優先支持”汽車等行業復工復産;各大車企更是紛紛為經銷商減負解壓,並攜手經銷商開拓更多線上線下創新營銷模式。

  最終,中國車市在全球範圍內率先觸底、實現V型反轉,自4月開啟“九連漲”,全年銷量達2531.1萬輛,僅微跌1.9%;新能源銷量更是逆勢轉正,同比增長10.9%至136.7萬輛。

  難獲“國六”環保信息 平行進口迎生死考驗

  4月29日,國家發改委等11部門聯合下發《關於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要求,輕型汽車國六排放標準顆粒物數量限值生産過渡期截止時間,由2020年7月1日前調整為2021年1月1日前;2020年7月1日前生産、進口的國五排放標準輕型汽車,2021年1月1日前允許在目前尚未實施國六排放標準的地區銷售和註冊登記。

  由此,7月1日成為平行進口汽車的“生死線”。由於無法獲得國六環保信息公開,滿足國六標準的平行進口汽車不能正常清關銷售,絕大部分企業停止了車輛進口,直接導致平行進口經銷商被迫轉行。數據顯示,7月,平行進口車銷量僅33輛,至8月平行進口汽車清關量已經清零。

  受此影響,原本人頭攢動的天津港、北京亞運村汽車市場等平行進口汽車交易集散地,大部分商家已是“人去樓空”……如無相關政策出臺,歷經7年發展、並已略成規模的平行進口汽車,恐將正式告別市場。

  致敬北京車展30年 2020唯一頂級國際車展

  9月26日,2020(第十六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正式開幕。在全球主要汽車市場遇冷和突發疫情的雙重打擊下,底特律、日內瓦、巴黎等國際車展紛紛取消,北京國際車展成為年內唯一成功舉辦的頂級國際車展,對提振全球汽車行業士氣,助力我國汽車行業和市場的穩步復蘇,促進國內大循環經濟戰略和世界經濟穩定具有積極重要意義。

  本屆北京車展總展出面積達到20萬平米,共展示車輛785輛,包括全球首發車82輛,其中跨國公司全球首發車14輛;概念車36輛;新能源車160輛,其中中國車企新能源車147輛。

  同時,1990年誕生的北京車展也正式走過了30年發展歷程,見證了中國汽車工業實現由幼稚向成熟、由薄弱向壯大的跨越式發展;展望未來,其還將推動更多中國企業和品牌走向世界,繼續助推國際合作、招商引資,促進中外汽車企業更深入合作與融合。

  汽車股一路狂飆 前景廣闊推動市值重估

  2020年,長城汽車股價增長超3.37倍,總市值暴漲至3469.45億元,持續強勁的市場表現成為助推其股價高速上漲的重要動力。2020全年,長城汽車共銷售新車1111598輛,逆勢同比增長4.8%,連續第五年突破百萬銷量,更超額完成全年102萬輛的銷量目標。

  不止于長城汽車,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産業,汽車産業不斷受到政策助推,其廣闊前景被資本一致看好。東方財富汽車行業指數顯示,全年汽車板塊增幅達32.94%。

  尤其在新能源領域,相關上市公司股價翻番上漲成為常態。其中,産品、技術兼備的比亞迪成為“排頭兵”,自2020年1月2日開盤價47.63元/股至12月31日收盤價194.30元/股,比亞迪A股股價上漲307.94%,市值突破5300.50億元;電池行業“龍頭”寧德時代,股價也從106.99元/股漲至351.11元/股,增長228.17%,上演“大象起舞”。

  第二個高田氣囊? "失速門"登頂2020年召回市場

  12月25日,因“日本電裝問題燃油泵引發的車輛中途熄火隱患”,本田“一口氣”在華召回1088025輛汽車,成為2020年國內涉及數量最大、也是唯一一起單次超過百萬輛的召回案例。

  2020年,國內涉及三菱、豐田、雷克薩斯、本田、謳歌、馬自達6家日係品牌的共計2741469輛乘用車,因“燃油泵隱患可致車輛中途熄火”問題而被召回,佔全年召回總量的41.40%之多,成為全年召回首要原因;如果加上早在2019年就因相同問題而召回的77112輛馬自達CX-5,這一召回總量將升至2818581輛。

  同時,其相關影響還在持續發酵,在國內市場,該問題在9-12月連續“現身”,規模持續走高,不禁讓人聯想起波及全球的“高田問題氣囊”。

  華晨集團破産重整 市場加速優勝劣汰

  11月20日,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債權人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的重整申請,華晨集團正式進入破産重整程序。同一日,證監會決定對華晨集團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並對其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立案調查……

  “坐擁”華晨寶馬與華晨雷諾兩家合資公司的華晨集團,不僅未能有效利用手中資源助推自主板塊崛起,反而“坐吃山空”,致其中華、金盃等傳統知名品牌逐年邊緣化。既無規劃、又缺技術、更少決心,華晨汽車的衰落成為一種必然,同時也凸顯出眾多弱勢車企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的悲涼境地。

  4月14日,雷諾集團發佈公告稱,將所持東風雷諾汽車有限公司股份轉讓給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東風雷諾由此走到盡頭;8月6日,力帆股份宣佈,控股股東重慶力帆控股有限公司資不抵債,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申請進行司法重整;11月13日,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申請進入破産清算程序;12月24日,眾泰汽車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鐵牛集團有限公司被裁定終止重整程序,並宣告債務人破産;此外,博郡、賽麟、長江等造車新勢力同樣紛紛離場……

編輯:宋陽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汽車精彩視頻
正在閱讀:送別2020!“拼”字當頭盤點 汽車産業事件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