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書畫 > 藝術前沿

十大考古項目發現了什麼

——201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概覽

發佈時間: 2014年04月11日 16: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中國文化報 | 手機看新聞

專題推薦

原標題:

 

關城東墻馬道及排水渠

關城東墻馬道及排水渠

河南洛陽新安漢函谷關遺址:

發現較為完整的漢代關隘

漢函谷關遺址位於洛陽市新安縣,自西漢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楊仆建關,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通過目前的考古工作,遺址佈局基本明晰:它是一處東西狹長的小型城邑,卡在峽谷之中,東墻與南北山上的夯土長墻相連接,達到軍事防禦和控制交通的目的。遺址南部、皂澗河北岸是主要的生活區。中部有一條狹長的東西向通道,也是唯一的通關道路。根據出土遺物和對遺跡的解剖,可以確定城墻、建築和古道均為漢代修建。秦漢時期是關隘體系全面發展的時期,但是關隘遺址的考古資料非常匱乏。此次發現,為關隘制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為函谷關遺址的保護提供了重要依據,同時也為絲綢之路的申遺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撐。

廚城門一號橋

廚城門一號橋

陜西西安西漢長安城渭橋遺址:

世界上最大的木梁柱橋

渭橋遺址位於西安市北郊漢長安城遺址北側渭河故道,發掘前為魚塘所在。2012年4月上旬,在魚塘挖沙中暴露木樁,後經調查確認為古橋遺存,並測量確定南對漢長安城北側城門廚城門,編號“廚城門一號橋”。之後,相繼發現“洛城門橋”“廚城門二號橋”“廚城門三號橋”及“王家堡橋”“廚城門四號橋”及“廚城門五號橋”共3組7座渭橋。

渭橋遺址的發現地西安,是周、秦、漢、唐的都城所在,在漢高祖劉邦定都長安,惠帝建設城墻後,渭河橋梁即成為京師的最重要津梁。漢文帝入京繼位大統、張騫出使西域、南匈奴單於歸順入京等一系列重要大事,均與渭橋相關,不僅使渭橋具有了無可替代的交通地位,還具有很高的文化含義。從發掘情況看,廚城門一號橋體量巨大,是已知同時期世界上最大的木梁柱橋,是絲綢之路從漢長安城出發後的第一座橋梁,渭橋發掘不僅填補了漢長安城北渭河古橋考古的空白,也填補了橋梁學研究的空白。

隋煬帝墓發掘全景

隋煬帝墓發掘全景

江蘇揚州曹莊隋唐墓(隋煬帝墓):

確定了隋煬帝與蕭後的最後埋葬地

該墓葬位於江蘇省揚州市西湖鎮司徒村曹莊的西南角,2013年4月,“隨故煬帝墓誌”出土後,受到考古界的重視。該墓葬還出土了玉器、銅器、陶器、漆器等遺物近200件(套),其中蹀躞金玉帶是帶具系統中的最高等級,是目前國內唯一一件最完整的十三環蹀躞帶。墓葬中還出土了兩顆牙齒,鑒定年齡約50歲,根據出土的“隨故煬帝墓誌”和高規格隨葬品,結合文獻記載與牙齒鑒定結果,確定墓主人是隋煬帝楊廣。

二號墓葬隨葬文物豐富。其中,青銅編鐘、編磬石是迄今國內唯一的隋唐時期的實物。該墓葬出土了人骨和牙齒,經鑒定為大於56歲、身高約1.5米的女性個體。結合文獻記載與人骨鑒定的結果,判斷二號墓主人是隋煬帝夫人蕭後。

該墓葬是隋煬帝楊廣與蕭後的最後埋葬之地,印證了歷史文獻的記載。出土的一批高等級文物,為研究隋唐時期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等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須巴神山石刻群

須巴神山石刻群

四川石渠吐蕃時代石刻:

為考證文成公主進藏路線提供新資料

2013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故宮博物院、甘孜州石渠縣文化局對石渠縣境內的早期石刻開展調查工作,陸續在石渠縣境內發現3處吐蕃時期石刻群遺存,位於石渠縣的長沙幹馬鄉和洛須鎮,分別為須巴神山石刻群、白馬神山石刻群、洛須村石刻,總計石刻17幅,取得了重大收穫。新發現的石刻群保存狀況良好、題材豐富,包括五方佛、大日如來像、菩薩像、度母像、古藏文題記等,皆是吐蕃時期流行的典型題材和內容,圖像特徵符合吐蕃時期的典型風格,併發現吐蕃時期題刻。

新發現的石刻群有豐富的古藏文題記,能夠準確斷代,為吐蕃時期佛教考古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新資料;石渠縣吐蕃石刻的大量分佈使其成為唐蕃古道的重要節點,為唐蕃古道走向或文成公主進藏路線的考證提供了新的資料,填補了青藏高原東部唐蕃古道走向重要環節的資料空白,為研究吐蕃時期佛教史、佛教藝術史、唐和吐蕃關係史提供了珍貴資料。

窯址出土的青釉雙係

窯址出土的青釉雙係

江西景德鎮南窯唐代窯址:

將景德鎮燒造歷史向前推進200多年

南窯遺址位於江西省景德鎮樂平市接渡鎮南窯村東北。經考古發掘,揭示龍窯遺跡2座、灰坑10個、灰溝1條、道路遺跡1條,總計揭露面積1013.5平方米,出土大批窯具和瓷片標本,重達數十噸。

考古證明南窯始燒于中唐,興盛于中晚唐,衰落于晚唐,距今有1200多年的燒造歷史。文獻記載“新平冶陶,始於漢世”,景德鎮的陶瓷生産歷史有2000多年。然而考古資料表明其最早的瓷業遺存是10世紀晚唐五代時期生産青瓷和白瓷的窯業遺存。此次發掘的南窯遺址是景德鎮地區目前已知最早的瓷業遺存,不僅填補了景德鎮地區唐代瓷窯遺存的空白,把瓷都景德鎮的瓷器燒造歷史向前推進一步,為探討景德鎮的陶瓷發展歷史、探索景德鎮的瓷業源頭提供了重要線索。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2108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