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青瓷、蓮花、香爐”幾個關鍵詞,選擇風格,AI(人工智慧)程序就能給出幾張符合要求的圖像。通過不斷調試指令,幾分鐘,最終的設計圖便躍然眼前:胎體細膩,釉色瑩潤,一縷青煙從蓮花狀的香爐中裊裊升起。
AI引發的藝術創作方式變革給傳統手工藝帶來哪些影響?
AI:快捷便利,設計創意多樣
AI對於傳統手工藝的影響,首先是其作為工具的層面。
一方面,AI可以幫助藝術家拓展認知和創意。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教授殷波説,機器學習海量數據後可獲得創作能力——運用聲音、圖像、文字等完成初稿,再由人機交互向受眾反饋,為手工藝創作提供更多可能性。
另一方面,AI在傳統手工藝的保護與繼承中發揮作用。形、胎、釉、彩、紋飾、款識、裝燒工藝……AI通過一片薄薄的古瓷片,就能分析出上百條信息。三維掃描後,借助AI技術,專業人員對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發掘出土的近2000萬片古瓷片開展數據整理與分析,從晚唐到民國,建立起成系統、成序列的官民窯基因標本。這對破譯古代瓷業密碼和中華文明傳承都有重要意義。
“這些殘片、截面甚至粉末背後,是景德鎮兩千多年的冶陶史,我們必須把它保存下來。”景德鎮禦窯博物院院長翁彥俊談起古陶瓷基因庫的建立滿是激動,“AI加持下的數據庫可以提供無限創新可能。”古陶瓷基因庫幫助設計團隊迅速且深入地掌握文物背景知識和素材,並有效助力手工藝IP和衍生文創産品的打造。“在大語言模型下,我們可以用古陶瓷基因庫的數據去‘喂養’人工智慧。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普通人也可以輕鬆設計出一款專屬的陶瓷文創産品。”他滿懷期待地展望。
傳統手工藝:慢工細活,美感獨一無二
當時間的維度從幾個月縮短為幾分鐘,當門檻極高的專業設計變得觸手可及,快速演進的AI技術讓人不禁懷疑:“慢工出細活”的傳統手工藝在當下還有競爭力嗎?
學界給出了肯定的答案。正是因為“慢”,傳統手工藝才能在AI技術發展的“快”時代醞釀出個性化特徵。殷波説,在工業化發展過程中,因生産力水平約束,手工藝的“慢”被工業生産大範圍取代,然而從手工藝之“藝”的意義上考量,得以延續和保留的恰恰在於“慢”的不可替代性。
中央美術學院民藝研究所所長、特聘教授呂品田説:“手工藝最獨特也最重要的價值是創造性。”傳統手工藝由人創造,天然地被賦予了人關於美和情感的表達。“藝術家作為一個人格主體、作為‘這一個我’的情懷和人性,以及相應的表達和確證,是永遠不可能被人工智慧所取代的。”
呂品田還從另一個角度闡釋了傳統手工藝的獨特性:“早先大家都崇尚工業文明所煥發的現代感和迥異於鄉土生活的都市情境。然而一旦深入其中,卻又日益感受到它難以排遣的單調和緊張,感受到它光鮮之下的冷峻。就是在這種情形下,人們才轉身注意到手工藝。”因材施藝,如琢如磨,傳統手工藝匠人們完成的每件作品,都帶有獨一無二的溫度。
AI+手工藝:讓生活更有情懷
也有聲音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當前傳統手工藝發展的桎梏——湖北美術學院手工藝學院副院長、教授陳日紅表示:“當前,民間手工藝器物實用有之而審美不足,院校的手工藝作品實用不足而審美超前。”
審美與實用如何兼顧?
回望歷史,從仰韶時代的彩陶到先秦時期的青銅器,從紅山文化女神像到雲岡石窟大佛,從精美絕倫的五星出東方護膊到巧奪天工的緙絲鳳穿牡丹圖,從千峰翠色的秘色瓷到濃墨重彩的元青花,從婦好的跽坐圓雕玉人到乾隆的田黃三聯御璽,從小河墓地的女性氈帽到明孝端皇后九龍九鳳冠……每一種手工藝都是源於生活需求、順應時代發展演進而成。正如中國藝術研究院工藝美術研究所副研究員吳南所説:“傳統手工藝的現代轉化與可持續的生存發展,必須有兩相適合的環境,才能得以生根發芽並開枝散葉。”傳統手工藝唯有進入生活,人們對其具有持續的消費意願和消費需求,才能形成規模化的經濟。
AI與手工藝的和合共生,或許能為這一問題找到解題的思路。
殷波分享了自己的觀察:“在AI時代,消費反而呈現出個性化、向內探尋、重視生活質感的趨勢。”生産時間長、産量低、可能存在瑕疵的手工藝品,因“製作費時”“獨具匠心”反而獲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究其原因,是傳統手工藝已不僅僅是創造財富的一種手段,而是與審美需求、人文情懷及休閒生活形成了關聯。
中國藝術研究院工藝美術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邱春林説:“手工藝本身承載著最正統的中國傳統文化,它既是物質的,又是精神的,所以自然,它在今天成了文化認同的重要載體之一。”傳統手工藝所蘊含的民族記憶、社會習俗、感性體驗由過去綿延至今,並將在AI的加持下融入更多的場景,走向更寬廣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