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讓旅遊插上智慧“翅膀”

副標題:

來源:光明日報 | 2023-12-07 15:27:24
光明日報 | 2023-12-07 15:27:24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在2023年服貿會文旅服務專題展區,工作人員向觀眾演示展現北京中軸線的無穿戴交互産品。新華社發

在江蘇南京舉辦的智慧旅遊發展大會上,觀眾在體驗“星際飛碟”VR裝置。魯元珍攝/光明圖片

浙江嘉興,遊客在大運河數字詩路e站的互動功能區體驗傳統針線縫製。新華社發

戴上VR裝備,在虛擬景區中開啟奇妙的探險之旅;走進博物館,在數字交互過程中感受文物的“前世今生”……如今,現代科技與旅遊業深度融合趨勢凸顯,智慧旅遊改變了傳統旅途體驗,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全息投影等技術的應用催生了旅遊新産品,旅遊管理和旅遊服務在數字技術的加持下更加高效便捷。近日,在南京舉辦的智慧旅遊發展大會暨智慧旅遊示範展示活動上,各類別開生面的智慧旅遊項目引來無數觀眾讚嘆,展現了我國智慧旅遊發展的最新成果。近年來,數字技術不斷迭代更新,智慧産品與傳統旅遊融合形式日趨多樣,智慧旅遊發展空間廣闊,成為促進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沉浸式項目帶來旅遊視聽新體驗

身處5面屏幕環繞的空間中,觀眾跟隨舟楫視角沿著大運河前行,一鏡穿越大運河沿線17座城市,盡覽大運河兩岸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杭州拱宸橋,蘇州吳門橋,一扇花格窗後的淮揚細點熱氣騰騰……

除了精彩的視聽盛宴外,氣味也讓沉浸式文旅體驗更豐富立體——戴上一個項圈,隨著影片情節變化,巧克力香氣、花香、酒氣、茶香相繼飄散而來。“我們這個設備中放置了不同配方的耗材,可以根據影片情節釋放不同氣味。産品已經應用在實景演出、電影等行業,目前已在300多家影院落地。”杭州氣味王國科技有限公司數字氣味商業化總監秦勇向記者介紹。

在智慧旅遊發展大會暨智慧旅遊示範展示活動現場,近100個智慧旅遊項目吸引眾多觀眾駐足。倣生機器人李白、杜甫相對吟詩,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栩栩如生;觀眾乘上“星際飛碟”,戴上VR設備,身臨其境感受穿越沙漠、海底、城堡的旅程;裸眼3D轉角屏上,太湖風光旖旎秀麗……沉浸式體驗項目成為現場最受觀眾歡迎的項目,它們在旅遊景區、度假區、休閒街區、産業園區、文化場館等場所落地,以虛實結合等形式為遊客帶來可深度參與互動的體驗,讓旅途更加新奇有趣。

“沉浸式數字技術已經成為智慧旅遊全場景的重要引擎。京東方推出了畫屏、百變屏、裸眼3D屏、智慧驛站等一系列創新産品,在旅遊景區、數字文博、城市更新、交旅融合、休閒街區以及産業旅遊等場景積累了實踐經驗,産生了很好的經濟效益。”京東方藝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姚項軍説。

今年8月,文旅部公佈全國首批12家文化和旅遊部技術創新中心,推出首批24家智慧旅遊沉浸式體驗新空間培育試點名單。近日,文旅部、工信部公佈全國首批30個“5G+智慧旅遊”應用試點項目。這些入選項目涉及演藝裝備、交互體驗等多種類型,為行業樹立標桿典範。

“根據專項調查,超過八成的受訪者願意花更多的錢去體驗旅遊新科技,超過50%的遊客希望提升旅遊服務的智慧化水平。同時,現在的科技服務還不能完全滿足人們對高質量旅遊體驗的需求,未來空間會越來越大。”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在介紹新發佈的《全國智慧旅遊發展報告2023》時指出。

“當今時代,虛實共生成為文旅行業快速迭代的新‘船票’。從風景到場景,從觀光到度假休閒,沉浸式體驗幾乎覆蓋文旅新興消費的所有領域,催生傳統景區裂變重生。”無錫拈花灣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國平説,靈山勝境、拈花灣、尼山聖境、金陵小城、尼山夜遊,這些智慧旅遊新産品給景區帶來十足人氣,全面帶動了景區的文創、住宿、餐飲,實現超預期的經營效益。

智慧旅遊推動文化資源活化利用

博物館“魔屏”前,觀眾紛紛點擊屏幕上的文物陳列架,放大、旋轉,高清顯示的文物上,光澤和花紋都無比清晰。據江蘇印象乾圖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這款數字化文物展示系統叫做“文物顯真閣”,通過文物數字化和屏幕交互方式,讓觀眾可以近距離觀賞文物,目前已廣泛應用在各大博物館等場所。

“看到曾經被毀掉的琉璃寶塔出現在眼前,十分震撼,這個項目不僅有趣,也有非凡的意義。”一位觀眾剛剛體驗了南京大報恩寺的《寶塔奇緣》項目,摘下VR眼鏡後她仍然連連感嘆。曾被譽為“天下第一塔”的南京大報恩寺琉璃塔,在19世紀因戰火被毀,如今,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用數字技術復原了琉璃塔,使其在數字世界中重現。在這裡,遊客可用虛擬形象進入“元宇宙”,親身體驗這場奇幻之旅。

智慧旅遊不僅豐富了遊客的體驗,也在更好地保護和展現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湖南江永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女書,被打造成沉浸式數字光影藝術展;中國長城三維交互數字地圖,以三維立體動態沙盤的形式展示歷代長城的演變;在齊白石光影藝術展展區,名家經典作品在屏幕上一一展現;超高清LED屏幕上的一幅《金陵圖》,帶觀眾以第一人稱視角“走入”古畫,與533位畫中人交流互動……

數字化展示,讓文化遺産“活”起來,讓文物從束之高閣走向“觸手可及”。專家指出,智慧技術推動了博物館文化資源的活化利用,加速了文化創意産業發展,掀起了博物館文化展示的新浪潮,推進了博物館的現代化進程。

今天,各地博物館紛紛應用數字技術,讓文物得到更好的活態化展示,拉近大眾與文物的距離。如在敦煌莫高窟,出於文物保護需要,有些洞窟不宜對外開放,而數字化形式可以將這些洞窟、壁畫、彩塑展示出來。部分重要文物和藝術品,其展覽展出受到限制,數字化展示則降低了門檻,助力優秀傳統文化傳播。裸眼3D、全息投影等技術還可以模擬還原歷史場景和事件,營造出真實具體的氛圍,重現戰火紛飛的年代,讓參觀者在豐富的感官體驗中了解一段歷史。還有越來越多的博物館通過虛實結合形式,將靜態的歷史文物轉變為動態的可視化産品。

“通過數字技術,沉重的歷史、厚重的文化變得靈動鮮活。用數字技術,更好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鼓勵支持創新應用數字化技術,讓更多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産、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動起來、活起來。”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杜江表示。

數字技術讓旅遊服務更加高效便捷

“雲遊青島”“一部手機遊雲南”“數字故宮”“一碼通行”……在各地,景區的智慧化服務和管理已經逐漸普及,通過一個小程序、一個App,就可以實現“吃住行遊購娛”一站式服務,不僅提升了旅遊服務體驗,也讓景區管理更加高效。

近年來,中國智慧旅遊發展的網絡與通信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3382個4A和5A景區實現了5G網絡覆蓋,佔4A和5A景區總數的89%。截至2023年6月,中國在線旅行預訂用戶規模達4.54億,佔網民整體的42.1%。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黨組副書記、總經理董昕指出,如今科技對文旅的賦能方興未艾,正加速推動文旅行業數智化轉型,不斷催生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旅遊行業管理走向數智化,從傳統人工向信息化、智慧化、便捷化延展,如旅遊監管平臺、AI智慧監控等提升了管理水平。遊客服務走向數智化,從傳統線下服務向智慧化、便捷化途徑延展,如線上預約、AR導覽等提升了服務體驗。

不僅如此,虛實結合的形式讓遊客的遊覽體驗更加豐富立體。中國移動在福建廈門鼓浪嶼打造“元宇宙第一島”,將真實場景、當地歷史文化與虛擬場景結合,實現MR虛實場景互動,為遊客提供文旅遊覽、互動娛樂、消費購物等全新體驗。其打造的景區VR全景直播産品“中移瞰景”,整合各地資源,集成山東泰山、新疆喀納斯、海南三亞鹿回頭等景區的全景直播,實現足不出戶即可一覽全國名山大川目標。

去年10月,文旅部發佈了《智慧旅遊場景應用指南》,提出了智慧信息發佈、智慧預約預訂、智慧交通調度、智慧旅遊停車、智慧遊客分流、智慧導覽講解等10個智慧旅遊典型場景。可以看到,這些應用在幫助遊客了解信息、提高出行效率和舒適度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一些案例中,遊客通過景區的智慧系統,不僅可以預約門票,還可以獲得實時客流量、路線推薦、停車場、廁所、導遊等準確信息,了解景點的歷史、文化背景等。有些智慧系統還可以根據遊客興趣和需求,推薦適合的景點和活動,解答遊客問題。景區管理者可以通過智慧系統實時掌握遊客情況,及時調整服務接待工作,監測環境、天氣等指標,保證景區安全運行,通過提供更個性化的服務,滿足遊客需求,提升遊客滿意度。

不少景區還通過智慧旅遊項目提升適老化服務。去年12月,文旅部發佈了10個智慧旅遊適老化示範案例,包括“水韻江蘇”數字旅遊卡、“一碼遊貴州”全域智慧旅遊平臺等案例,針對老年人的需求不斷優化功能,推出適合老年遊客的活動和資訊,幫助老年人跨越出遊“數字鴻溝”。

編輯:阮崢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熱點推薦
正在閱讀:科技賦能,讓旅遊插上智慧“翅膀”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