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成內容的版權尚無明確界定

副標題:

來源:科技日報 | 2023-06-19 09:06:11
科技日報 | 2023-06-19 09:06:11
原標題:
正在加載

自OpenAI推出生成式大語言模型ChatGPT以來,國內外生成式人工智慧層出不窮。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問題之一,莫過於人工智慧生成內容(AIGC)是否具有版權?

  “著作權保護對像是作品。”6月16日,在湖北武漢召開的第二屆版權産業創新與知識産權保護東湖論壇上,中國知識産權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曹新明表示,某些人工智慧生成物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以下簡稱著作權法)意義上的作品。

  曹新明解釋道,著作權法意義上的作品應滿足以下四個條件:由人類創作,具有獨創性,是蘊含一定思想內容的表達形式,且不屬於法律法規、通用數表、公式等著作權法排除對象。目前AIGC有三種形式,分別是完全由人工智慧獨立創作、由自然人輔助創作、按照自然人輸入的提示詞生成。

  曹新明説,上述三種形式中,只有一種是人類直接參與的,這種情況下AIGC才可能具有版權。“在剩下兩種形式下,將AIGC界定為‘作品’是有問題的。”這是因為人工智慧並沒有獨立的思想,並不能獨立地進行“創作”,更遑論具有版權。

  南開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競爭法研究中心主任陳兵表示,從目前各國的立法狀況來看,日本、澳大利亞、英國、美國等國家均未賦予人工智慧民事主體資格,因此也談不上AIGC“具有版權”。

  雖然法律對AIGC版權問題的界定尚不明確,但仍應警惕生成式人工智慧使用過程中的侵權風險,中國在此方面已有相關案例。陳兵説,在這些案例中,法院通過對AIGC的生成過程進行判斷,明確對生成物是否賦予利益。這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但有一點可以明確:人類對AIGC的簡單形式選擇並不足以構成著作權法上的獨創性。

  生成式人工智慧涉及從數據抓取到內容生成的全過程。這個過程中,作為生成式人工智慧最終産品的AIGC在版權歸屬上界定模糊,其訓練過程中抓取的數據也會有侵權的風險。

  “現在人工智慧裏面有幾千億的元素、數據,其中很多都是受版權保護的資料。這部分資料版權所有者的權利該怎麼保護,目前尚不明確。”曹新明説。

  陳兵認為,目前國家知識産權局和深圳、上海等地已經開始著手研究數據的確權工作,但具體如何確權還需實踐給出答案。“版權的設立是為了鼓勵更多創新。”他表示,若不對數據和AIGC進行確權,會導致生成式人工智慧開發商喂養成本過高,從而抑制創新。但另一方面,由於大模型具有顯著的聚集效應和馬太效應,人工智慧開發商在訓練人工智慧時又極易産生數據壟斷風險。

  針對上述問題,陳兵認為,要理性對待AIGC創新,探索AIGC應用邊界,優化對數據爬取的制度設計,分類分級探索場景化和精細化的算法治理機制,夯實算法開發者、應用者相應法律責任。“對於數據壟斷風險,要發揮政府對市場的敏捷監管、精準監管作用,推動企業‘開源’發展,並確立多元監管機制。”陳兵同時表示。

  此外,曹新明提醒,生成式人工智慧可能不止會侵犯版權。例如,未經他人允許使用人工智慧模倣其聲音、動作、姿勢、手勢,甚至使用人工智慧“盜臉”,就侵犯了公民人格權。

  “針對這些問題,可選擇安裝‘護欄技術’對人工智慧予以約束,同時應避免大模型受到某些用戶攻擊。”曹新明表示。

編輯:阮崢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熱點推薦
正在閱讀:AI生成內容的版權尚無明確界定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