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是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環境與能源高分子材料團隊的負責人,也是一名“80後”博士。來到實驗室一年多,他已帶領團隊在多個研究領域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團隊利用化學“焊接”的概念,完美解決了不相容的固體電解質/電極界面問題。
隨著一大批科學大裝置、大平臺落地建設,松山湖科學城(以下簡稱松山湖)以更大發展平臺和成長空間吸引優秀人才,越來越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來松山湖築夢、圓夢。
目前,松山湖已基本形成“頂尖科學家—科技研發人才—應用型人才”的人才梯隊。松山湖20.46萬就業人口中,92%是45歲以下的青年人,本科學歷及同等能力以上人才佔比54%。
科技自立自強離不開青年科技工作者
中國散裂中子源經過10多年的建設和運行,已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培養出了一支500多人的科研和工程隊伍,一批青年科學家在松山湖紮根;也成為幫助青年科技工作者圓夢的創新沃土。
“中國的科學技術,歸根結底要靠中國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發展起來。”2月23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散裂中子源總指揮陳和生回憶説。
回國近40年,他潛心推動中國高能物理事業發展,領導完成我國第一個大科學裝置——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重大改造工程,並主持建設了我國首臺、世界第四台脈衝式散裂中子源。這也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大科學裝置。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關鍵還是要靠人,靠千千萬萬願意獻身祖國科學事業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共同奮鬥。”陳和生説。
2月23日至24日,第三屆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動在松山湖舉辦。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與松山湖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雙方將攜手推動重大技術創新、加快科技成果落地東莞松山湖,以及攜手搭建創新平臺、引育集聚科技人才,在培育創新生態、開展科技普及、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等方面進行深化合作。
“我個人在這5年來感受到,東莞不僅有製造業,也是一片科研創新的熱土。”中國科學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實驗室主任汪衛華説,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打通了前沿研究和産業化之間的鴻溝,吸引了一批不同領域的優秀人才,歡迎更多年輕同行的加入。
“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是國家科技創新的有生力量,要充分發揮在科技創新領域的生力軍作用,瞄準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宏偉目標,把個人理想融入新時代建設科技強國的偉大實踐中。”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會長、東南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吳剛表示。
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中心揭牌
坐落在巍峨山下的國家大科學裝置——中國散裂中子源,被譽為研究物質微觀結構的“超級顯微鏡”,為材料科學技術、物理學、化學化工、生命科學、新能源等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撐。不久前,中國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未來將進一步提升對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支撐能力。
“我很關注‘國之重器’散裂中子源。水利工程研究堤壩,看清其內部結構對提高安全性很重要。”西安理工大學西北旱區生態水利實驗室常務副主任侯精明表示,以前由於缺乏這類基礎設施,許多材料的內部結構無法被探明,或者只能費時費力地送往國外探測,現在有了自己的散裂中子源,可以大大降低探測成本,科研效率也有了實質性的提升。
許多青年科技工作者結合自身專業,思考與松山湖可能的合作。“在松山湖看到了基礎物理、化學等領域的最新研究方向和成果,給我的臨床治療工作和醫學研究打開了新思路。”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血液科醫生徐淼表示,新藥的研發離不開材料科學的發展,未來也會積極尋求與散裂中子源在藥品檢測等多方面的合作。
正因如此,2月23日,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中心揭牌。該中心由東莞市人民政府與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共同建立,落戶在松山湖,面向中青科協會員及團體會員,以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為主,為青年科技工作者建立集“政策服務、就業創業、産業合作、成果轉換、金融對接、學術交流”為一體的深度服務基地,提供包括“引進+協同+服務+提升”的全週期、全鏈條、一站式服務體系,依託松山湖優質孵化載體和空間資源,立足東莞、輻射灣區,加快青年科技工作者在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各項成果轉移、轉化、産業化落地。
“松山湖的環境非常好,無論是自然風光還是人才配套,各方面都讓人感到耳目一新。未來隨著新的大科學裝置在此建成,東莞一定會源源不斷地吸引著各個領域的優秀科技工作者來這裡開展研究。”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方少波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