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助推教育公平和組織效率的引擎

副標題:

來源:科技日報 | 2022-10-12 14:52:10
科技日報 | 2022-10-12 14:52:10
原標題:數字化:助推教育公平和組織效率的引擎
正在加載

  不同教育階段的數字化轉型也具有各自的特點。在基礎教育階段,最重要的就是用好國家資源;對於職業教育,主要通過數字化轉型提高學生的技能操作;對於高校教育,一方面應注重培養創新人才,另一方面則可以通過開放雲平臺整合學習資源。

  “應用智慧作業系統,老師可以給不同水平的學生選擇不同類型及難易程度的練習題。同時通過大數據分析學生們的錯題,可以幫助老師調整教學、復習重點。”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國際學校信息中心主任曹罡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他們將教學與數字化融合,真正做到了分類教學、分層教學。這種因材施教的方式,可以充分發掘每一個孩子的潛力。

  從“隱形”走向“引擎”、從“新鮮感”走向“常態化”、從“簡單應用”走向“深度融合”,教育數字化轉型已成為深化教育綜合改革、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使教育實現可持續和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與必然選擇。日前,中宣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教育部部長懷進鵬表示,數字教育是“數字中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今年的教育部工作要點中,把全面啟動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作為一項重大工程,加速推進教育數字化。

  多地開展教育數字化改革試點工作

  隨著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5G等的崛起,數字技術逐漸全面應用於中國各領域的建設。經多年持續努力,我國教育已實現從信息化到數字化的跨越式發展。經過教育信息化1.0和2.0的建設,我國數字技術與教育也經歷了起步、應用、融合、創新四個階段,目前正處於融合與創新並存的時期。

  “教育數字化轉型是教育信息化的特殊階段。”天津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潘海生教授表示,在教育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要樹立數字化意識和思維,培養數字化能力和方法,構建智慧教育發展生態,同時形成數字治理體系和機制。

  為此,我國教育領域的數字化改革逐漸加速,從頂層設計、理念認知、素質提升、數據積累和制度建設等多個方面推動教育數字化的轉型。

  《“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強調,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互聯網+教育”持續健康發展,《“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提出,實施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行動。

  “特別是今年以來,教育部啟動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以建設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作為主要抓手,增加對數字教育資源的供給。”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技術與信息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高淑印介紹,該平臺包含中小學智慧教育、智慧職教、智慧高教,課程涉及德育、課程教學、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等。據統計,到目前為止,該平臺的基礎教育版塊為用戶提供資源3.4萬條,在職業教育版塊上線的教育資源庫有1194個、在線精品課6628門,高等教育版塊上線2.7萬門課程,高等教育用戶覆蓋了五大洲146個國家和地區。

  與此同時,多地嘗試教育數字化改革,把頂層設計謀劃與應用實踐創新相結合。目前全國已有多個省市陸續開展教育數字化改革試點工作。

  天津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天津智慧教育平臺,目前平臺網絡已經搭建完成,正在進行信息的完善。

  上海教委抓住數字化轉型契機,及時提出聯通市、區、校雲服務的“數字底座”方案,聯合企業以大數據、智慧化等新型技術為支撐,為教師提供教學助手,為學生提供智慧學伴,形成了大範圍優質資源供給能力和數據賦能教育改革範例。

  寧夏獲准建設全國首個“互聯網+教育”示範區,經過4年實踐與探索,建設了各類教育互聯、數據互通、應用協同的雲平臺,接入了122個應用系統,為全區師生教學教研、學習輔導、教育管理、家校共育提供全過程、一站式服務,讓信息的高效互通變得觸手可及。

  北京市東城區、廣東省廣州市、河北省雄安新區、浙江省溫州市等多個“智慧教育示範區”,也均在各自教育信息化的基礎上,進行了包括生態及場景搭建、數字資源建設、數字化評估等在內的有益嘗試。

  教育數字化轉型還應加強基礎建設

  “數字化為教育帶來巨大的提升,尤其是體現在教育的公平性、創新性及組織效率上。但在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仍面臨不少困境。”高淑印説。

  目前,教育數字化轉型最大的難題還是基礎建設不夠完善。很多城市的學校率先實現教育數字化轉型,孩子們能接觸到更多先進的教育設備和優質的教學資源。但是一些經濟相對落後的農村學校教育數字化轉型相對困難。“其實不只是農村,在城市的部分學校,也存在數字教學設備老化,需要更新的情況。”高淑印表示,硬體條件的滯後,往往會造成資源的浪費。

  其次,由於教育數字化主要是通過“平臺+教育資源”構建教育信息化新生態,但目前平臺上的教育資源紛繁複雜,除了涵蓋國家級平臺、省級平臺、市縣及學校平臺的資源外,還包含一些教育機構提供的資源。這些資源有些是重復的,有些則是封閉運營,暫未實現信息共融共享,出現了信息孤島的現象。因此,國家層面要制定教育數字化的統一用戶標準、資源標準、服務標準和管理標準。

  此外,教育管理者、教師、學生以及家長等群體的數字素養,也會影響到教育數字化的轉型與發展。教育管理者對教育數字化轉型的認知和重視程度不夠,教師對數字技術整合、應用能力不足,家長對教育數字化的了解程度參差不齊,學生線上學習中出現網絡沉迷等問題仍客觀存在。為此,今年教育部嘗試在網上通過數字化手段為全國基礎教育,特別是為科學教育提供基本的教師培訓服務。

  “隨著信息化和智慧化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數據使用過程中的隱私保護、信息安全、教育數據洩露或濫用等問題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高淑印強調,目前中小學缺乏專業人才對硬體、軟體平臺進行日常的運行維護,未來隨著教育數字化的發展,可以考慮設置這樣的崗位。

  不同教育階段的數字化轉型各有特點

  國家和各地方的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主要設有中小學智慧教育、智慧職教、智慧高教和大學生就業服務四個模塊,高淑印認為,之所以這樣劃分,是因為不同教育階段的數字化轉型也具有各自的特點。

  “在基礎教育階段,最重要的就是用好國家資源。教師應結合這些數字資源,對自己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同時幫助學生提高數字時代的核心素養,掌握技能,為終身發展奠定基礎。”高淑印説。

  對於職業教育來説,主要通過數字化轉型提高學生的技能操作。比如汽修、護理等專業的虛擬倣真課程可以通過虛擬場景的搭建,給學生提供虛擬實踐的機會,從而替代實習才能獲得的經驗技術,以便未來到工作崗位後能很快進行實操。

  對於高校教育的數字化轉型,一方面應注重培養創新人才,另一方面則可以通過開放雲平臺,把現有的電子化學習資源整合在一起,為各級各類的高校學生提供培訓和終身學習的機會。

編輯:阮崢 責任編輯:馮思謠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熱點推薦
正在閱讀:數字化:助推教育公平和組織效率的引擎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