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消息, IDC日前發佈的《智慧城市的下一站》白皮書顯示,可以支撐認知化城市能力框架的城市級運營平臺,將成為智慧城市的一部分。
白皮書分析了當前智慧城市發展的現狀,指出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全球範圍內智慧城市的建設亦在加速——儘管各地智慧城市建設的路徑各有不同側重,然而絕大多數都是遵從由基礎設施驅動的場景,到過程驅動的場景,再到空間驅動的場景的過渡和迭代。IDC認為,基礎設施驅動的場景具有通用性、關鍵性等特點,過程驅動的場景針對特定服務的流程效率,而空間驅動的場景則更注重人群的體驗與互動。
IDC認為,中國智慧城市正處在向以過程驅動的和以空間驅動的智慧場景過渡的高速多元化發展時期,並在低碳化和數字化發展的雙跑道上呈現出以下趨勢轉變:首先,以數字技術助力城市低碳目標的實現。數字技術在雙碳目標的實現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包括以雲技術為代表的底層數字化基礎設施,以物聯網和連接技術為代表的數字化感知應用和以人工智慧技術為代表的數字化體驗和決策技術。智慧城市作為數字化應用的聚合地,可以在多個維度上助力低碳目標的實現。
其次,以空間驅動的惠民場景孵化數字創新。以數據驅動的新産業生態已經在各地紛紛涌現。充分發展數字化産業,以數據為新式能源,是改變依靠自然能源實現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圍繞數字化與民生需求結合、數字化與節能低碳技術相結合等維度展開,切實推動城市的資源合理化利用。而無論是民生需求還是節能低碳,空間驅動場景都必不可少,其中包括智慧社區、智慧商圈、智慧産業園等,是孵化數字經濟的契機。
再次,以可持續運營模式擴大數字化經濟生態。智慧城市建設逐漸脫離檢驗單個項目成果的階段,不再以業務應用數量和數據的匯集條數等作為成果,而是追求經濟拉動的具體體現和生態擴張的提升空間,以及數據要素是否有效轉化為資産並釋放價值等可持續發展模式的方方面面。可持續運營的關鍵之一是明確運營方。而運營的重點也在更多地考驗各智慧城市運營方的合作,並基於一體化的智慧城市運營平臺,打造可持續發展的數字化商業生態,不斷吸引和囊括相關新用戶和潛在用戶加入開放生態,這是運營模式方面浮現的和傳統項目制建設的最顯著不同。
最後,以認知能力搭建智慧城市架構的新頂層。城市認知能力傳達的核心價值是“以人為本”,是動態調整的、可持續性發展的,也是不同群體在城市生態裏最具共性的追求。具備認知能力的智慧城市是認知城市,是智慧城市的下一站。認知能力為智慧城市發展的高階能力。
白皮書援引特斯聯所打造的TacOS(下一代城市級AIoT操作系統)作為智慧城市“認知化”運營新基建平臺的例證。
IDC指出,基於雲原生搭建,TacOS于“城市級別的認知化發展而言,能夠有序集成各智慧單元、統籌城市各項任務管理”,具備全面立體開放、持續進化、實現認知智慧價值閉環、全新交互體驗革命等方面的價值。
以特斯聯所打造的AI CITY先行區重慶AI PARK為例,白皮書詳細介紹了TacOS的現實應用場景。IDC認為,TacOS在AI PARK中的實踐,已側面印證了城市認知能力發展的諸多特徵——以AIoT技術及組件化PaaS+SaaS服務驅動的智慧單元的敏捷落地,以開放生態及開發者平臺促進園區可持續運營,也為理想化的認知城市運營平臺的打造走出了一條可借鑒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