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人工智慧行業人才缺口高達500萬,成為制約人工智慧産業發展的首要瓶頸。人才短缺推高了人工智慧行業整體薪酬水平,“13薪”“15薪”,甚至給出百萬以上年薪的名企也不在少數。在畢業季“春招”來臨之際,人工智慧行業又將面臨昂貴的“搶人大戰”。
業內人士指出,當前人工智慧行業是一個高薪且低競爭行業,除了企業高薪“挖人”外,人工智慧行業要想形成持久吸引力,還需多措並舉,多部門合力。
人才缺口高達500萬
百度與浙江大學近日發佈的《中國人工智慧人才培養白皮書》顯示,目前人工智慧行業人才缺口高達500萬,並且在高度跨學科複合型人才的標準下,人才短缺將會長期存在。
“物以稀為貴。”人才需求如此之大,薪酬當然也隨之水漲船高。智聯招聘信息顯示,人工智慧行業相關職位平均年薪達30萬元至60萬元,優秀者甚至80萬元起步;而對於精英人才,給出百萬以上年薪的名企也不在少數。此外,很多企業在招聘信息中明確表示,將會給予“13薪”“15薪”等優厚條件。
深蘭科技人力資源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作為新興技術,人工智慧行業人才市場供不應求,平均每個候選人會有5至10個工作機會,當前人工智慧行業是一個高薪且低競爭的行業。
上海閔行區高新技術産業化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認為,正是因為人才瓶頸是制約人工智慧産業發展的首要瓶頸,所以很多企業才不惜高薪挖人,甚至“搶人”。
百度高校合作部副總監計湘婷也表示,目前從中小學生到高校到社會開發者的“全學段”,以及“全面覆蓋”的人才培養體系,已經成為各國人工智慧人才培養戰略競爭的焦點。
多領域需求熱度高
人才缺口如此之大,人工智慧行業對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哪些領域?
對此,上述深蘭科技人力資源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人工智慧領域的研究跨度較廣,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這些工作的共同點是都需要大量數據和深度學習功能,算法策略和數據分析是人工智慧兩大核心崗位,人才緊缺。此外,人工智慧行業還需要大量應用型人才,如何將人工智慧核心技術和行業需求綁定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達闥機器人公共事務經理朱正炎也強調:“對於企業而言,目前短缺的除了核心領域的領軍人物和行業頂尖人才外,一線研發人員和技術工人的需求數量也存在不小缺口。比如,在未來達闥的生産基地中,智慧化條件下對於技術工人水平和技能的要求會更高。同時,行業特性決定了目前對諸如交付工程師這樣的新型技術人員的需求也很大。”
節卡機器人市場副總裁常莉則表示:“隨著5G、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快速發展,機器人已迅速滲透到城市的各個場景空間。我們將來會不斷深化在工業、商業、教育、物流、醫療等領域的應用落地,這也需要大量相關領域的專業人才。”
多方合力引“智”留人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除了企業高薪“挖人”外,人工智慧行業要形成持久的吸引力,還需多措並舉,多部門合力。
——硬措施“加碼”。
近年來,人工智慧“高地”加速崛起。例如,2021年前三季度,上海人工智慧産業規模已破2000億元大關,預計到2025年上海人工智慧規上産業規模將達到4000億元,上海人工智慧政策環境、産業空間、稅收優惠等方面不斷深化。
——軟環境“給力”。
行業集聚效應産生後,大批人才引進來,還要能留得下,因此如何讓人才安居顯得尤為重要。上海市徐匯區組織部副部長周晨蔚告訴記者,目前徐匯區籌公租房房源供應總數超過3200套,為區域內大量人工智慧企業解決了人才居住問題。
——政産學研一體化不斷加速。
深蘭科技科學院辦公室主任王雷説:“目前高校對於人工智慧領域人才的培養,更側重於基礎理論的學習,但算法只是一種工具,最終目的還是要解決行業實際問題,産生效益,兼備技術能力和行業經驗的複合型人才就顯得尤為珍貴,也比較稀缺。同時,人工智慧已進入産業化階段,産品除了要‘高大上’以外,也需要‘更接地氣’,這些對於剛畢業的學生來説都是不小的挑戰。”
針對這一難題,王雷介紹,目前深蘭科技以自有項目、博士團隊再加硬體設備為核心,聯合政府部門組建人工智慧公共實訓中心,並與高校合作實施企業內部人才培養模式,將深蘭科技在機器人、自動駕駛、工業智慧化、大健康等領域研究的項目和産品作為實訓內容教授給學生。
此外,常莉還提到,為了加速人才匯聚,節卡機器人與上海交通大學先後建立了“創新設計聯合研究中心”“智慧裝備聯合研發中心”等聯建機構,從而借助各自的資源與人才優勢,將工業設計、産品研發、技術研究和智慧製造等方面進行有機融合,開展顛覆式創新,全面助推産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