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 12月15日,中國智慧産業發展大會——“論道數智變革”首期播出,央視網“智選平臺”啟動儀式在京舉行。
數智化時代,以“Z世代”為主體的高校該如何迎接數智變革?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係教授、博士生導師孫富春圍繞“數智化時代的機遇與挑戰”主題,在現場分享了他的思考。他認為,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高校應當將數智技術教育和科技倫理教育並重,把數智的培養和培養的數智化相結合,讓數字能力成為終身學習的重要內容。
孫富春從數智化概念、數智化帶來的變革、發展機遇、主要挑戰、數智化人才培養等五個方面進行了分享。
從三元到大腦
孫富春認為數智化有兩方面含義,一方面是把物理世界的東西數字化,然後實現智慧化;另一方面是智慧化的東西再通過數字化昇華。從物理世界到數字化到智慧化,從智慧化再進一步到數智化,形成從三元到大腦這麼一個結構。
數智化“智聯”人、社會、生活
對於數智化帶來的變革,孫富春描述了四個階段:産品智慧化、企業智慧化、城市更聰明、人類更聰明。
孫富春指出,産品的智慧化是基礎。新的技術,比如説網絡、人工智慧、雲端智慧,給企業的智慧化帶來福音。雲計算、區塊鏈這些新技術的發展,包括分佈式人工智慧的發展,使我們的城市變得越來越智慧化。城市在這樣的大腦下,從物理世界,到數字到智慧,再回到數智當中形成我們的城市大腦,使我們的城市越來越智慧。如果將來能夠實現人與人間的互聯,會實現人智慧的巨大變身,使人越來越智慧,社會越來越智慧,整個生活更加智慧。
人工智慧發展機遇
對於人工智慧發展機遇,孫富春分享了四點:
第一,數字孿生。牽扯到在軟體環境下的視覺、聽覺、觸覺。
第二,知識嵌入。元宇宙來了,實體可以嵌入到虛體當中,虛實之間可以相互作用。這些將帶來未來人與人之間交互方式和學習方式的巨大改變,包括戰爭形式的巨大改變。這些依賴互聯網技術、雲計算技術、區塊鏈技術等等這些方面的發展。
第三,實現群體智慧的匯聚和融合。比如新基建,包括工業互聯網,實際上都要通過網絡技術實現數據流,從而實現昇華。
第四,為産業的供應鏈發展提供數智化基礎。世界的市場、人與人之間的消費觀念、消費者、生産者之間的關係,通過數智化連在了一起。
實現數智化面臨的挑戰
從理論到産業各個方面的融合,我們如何通過數智化改造自己?孫富春指出,通過人工智慧的辦法,從虛擬免編程技術、數字孿生技術到元宇宙技術,來實現虛擬的生産,改變、提高企業落後的狀態。
數智化引領的産業很多用到通用技術,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S型生長方式,也就是開始的時候發展得非常慢,甚至可能在某些時間段裏面虧損,到達一定程度以後,突然出現一個躍升。我們的企業如何通過積累來適應S型生長方式?這在數智化推廣應用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挑戰。
高校數智化人才的培養
第一,如何培養人才。分門別類去設置各種場景培養人才。研究型大學,寬口徑的培養模式,要培養有非常強大的創新能力,可以引領我們國家在新興前沿理論方面實踐的人才。應用型大學,對口市場需要,培養我們國家的企業在未來發展中所需要的人才。
第二,運用數智化手段。“我們可以通過元宇宙,包括數字技術,把它引入課堂當中,通過這種技術,可以把實驗室通過虛擬的平行空間搬到課堂當中去。在講課的同時,學生能夠領略到實際系統在他眼前的運轉,某一種原理達到的效果,可以實現學生和實驗場景之間的互動,老師之間的互動。這些都是數字化變革對教育所引入的新的教學手段。另一方面,數智化可以給老師的學習效果、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估,給學生的學習情況提供建議,這為我們培養高端專業化人才也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最後,孫富春提出,高校應該面向國家需求,包括時代的召喚,來培養為這個時代、為民族騰飛貢獻力量的高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