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展現了巨大的應用前景和賦能潛力

副標題: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網(經濟網) | 2021-11-19 15:49:11
中國經濟週刊網(經濟網) | 2021-11-19 15:49:11
原標題:
正在加載

自2017年11月國務院印發《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以來,從中央到地方相繼出臺不少政策措施,在政策引導下,在有關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取得良好開局。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工業互聯網産業聯盟秘書長余曉暉就相關問題接受了《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專訪,從整體格局、價值應用、未來展望等多方面介紹了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的相關情況。


《中國經濟週刊》:目前國內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整體狀況如何?有無突出其企業?

余曉暉:隨著我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深入推進,從中央到地方持續掀起工業互聯網建設及推廣熱潮,工業互聯網三大體系基本建成,新興産業持續壯大,行業應用水平持續提升,具體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初見成效,互聯互通水平持續提升。基礎電信企業承擔的低時延、高可靠、大帶寬企業外網加快建設,半數以上大型工業企業內的生産系統(OT)網絡覆蓋率達到80%以上,90%以上的工業企業經營管理系統(IT)網絡覆蓋率在80%以上。標識解析五大國家頂級節點功能不斷完善,55個二級節點上線運營,標識註冊量突破37億。同時,我國率先開展了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研究,並結合人工智慧、邊緣計算/雲計算等技術,形成了國際上最多的先導應用案例,在國際電信聯盟(ITU)完成了全球第一個工業互聯網網絡標準的立項。

二是各類主體積極開展平臺建設,典型平臺實力逐步提升。ICT企業、製造企業、工業技術解決方案商、專業服務企業等多類主體紛紛入局平臺,涌現出海爾、阿裏、航天雲網、華為、樹根、徐工、用友等十大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十大雙跨平臺平均工業設備連接數量達到80萬台、工業APP數量達到3500個、服務工業企業超過10萬家。

三是安全實踐不斷深入,安全産業蓬勃發展。國家、省、企業三級聯動的工業互聯網安全監測與態勢感知平臺加快構建,國家平臺已與21個省市完成對接,對上百個重點平臺、800余萬在線設備進行實時監測。

四是融合應用體系初步建成,行業賦能作用逐步顯現。一方面,一批大型製造企業將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産品研發、質量檢測、設備管控、能耗管理、企業經營等各業務領域,帶來了效率大幅提升與成本顯著下降。如某車企基於高性能計算和人工智慧技術,將碰撞倣真時間由30個小時縮短到了10小時,大幅縮短研發週期。另一方面,基於工業互聯網提供的低成本信息化模式幫助中小企業快速實現信息化普及,企業管理水平和競爭力明顯提升。通過使用工業互聯網,中小企業將自身的生産能力融入到社會化生産體系,實現了更強的訂單和貸款獲取能力,提升企業生存能力。此外,基於工業互聯網的網絡化協調、個性化定制、産融結合等新模式不斷涌現,進一步提升了製造業的整體資源配置效率和創新活力。目前,主要行業已經開始將上述融合應用模式與本行業發展特點結合,石化、鋼鐵、汽車等10余個重點行業已經形成系統性推進工業互聯網的模式和路徑。


《中國經濟週刊》:目前,這些突出企業落地了什麼案例,開發了什麼應用,能産生什麼價值?

余曉暉:圍繞行業生産特點和企業痛點問題,平臺企業持續創新服務能力,開發形成了一批系統解決方案,推動形成了不同的行業數字化賦能路徑,創造出顯著經濟效益。

一是智慧化生産,通過單個機器到産線、車間乃至整個工廠的互聯互通,實現以工業數據和工業知識相融合的智慧決策和動態優化,顯著提升全流程生産效率、提高質量、降低成本。例如,富士康通過部署智慧設備和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一條電子錶面貼裝生産線由350人減少到28人,效率提升2.5倍;東方國信打造基於Cloudiip煉鐵雲解決方案應用於全國210座高爐,實現降低冶煉成本20億元/年。

二是網絡化協同,整合産業鏈上下游資源和能力,實現協同設計、協同製造、垂直電商等一系列新模式,大幅降低新産品開發製造成本、縮短産品上市週期。例如,航天雲網打造基於工業互聯網平臺的集採模式,節約採購成本5000萬元/年,創造價值約7000萬元/年;阿裏SupET平臺對接了102家“淘工廠”計劃排産系統,通過網絡協同製造的方式,快速滿足了俄羅斯世界盃期間上億個玩偶的訂單交付需求。

三是個性化定制,精準對接用戶個性化需求與企業生産能力,通過靈活柔性組織設計、製造資源和生産流程,實現低成本大規模定制。例如,海爾基於COSMOPlat平臺打造房車定制解決方案,幫助房車生産企業康派斯打造線上用戶交互社群,部署研發協同、智慧生産等應用模塊,實現訂單交付週期由35天降低到20天,産品成本下降7.3%,智慧化房車的産品溢價達到63%,品牌和用戶滿意度大幅提升。

四是服務化延伸,通過對設備、産品的實時監測,提供遠程維護、故障預測、性能優化等一系列服務,並反饋優化産品設計,助力企業服務化轉型。例如,樹根互聯“根雲”平臺接入高價值工業設備超66萬台,實現設備實時工況診斷、遠程定位與運維,目前已服務傑克縫紉機、三一重工、衛華集團、共享集團、福田康明斯、優力電驅動等數百家工業企業,提升設備服務價值,構建服務化延伸産業鏈。


《中國經濟週刊》:在政策利好下,我國的工業互聯網建設將迎來哪些變化?

余曉暉:從內生動力看,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工業互聯網極大提升了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産的處置效率,顯示出工業互聯網的內在優越性,預計未來會有更多工業企業投入資金建設工業互聯網,以提升企業的業務質量和風險防控能力,推動業務創新,工業乃至實體經濟各個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會進一步加快,全球範圍內以工業互聯網為基石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將進一步提速。從技術趨勢看,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創新將推動工業互聯網持續升級迭代,5G、人工智慧、區塊鏈、數字孿生等新興技術與製造業的融合將進一步加快和深化,顯著提升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能力和水平。從政策環境看,我國新型基礎設施的佈局為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提供了積極的政策引領,預計工業互聯網網絡、標識解析、平臺、安全等基礎能力建設將進一步加速,並與其他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相互促進,為工業互聯網應用推廣普及提供良好基礎條件,有力支撐産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編輯:王新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熱點推薦
正在閱讀:工業互聯網展現了巨大的應用前景和賦能潛力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