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是紙太軟造成的?”“我覺得和水有關係。”3月14日,在“中國科技館—小鬼科學家”直播課的釘釘群裏,科學輔導員正做著關於水的科學實驗,直播彈幕裏熱火朝天的討論,激發著家長和孩子們的好奇心。
“小朋友特別喜歡小實驗,活動培養了孩子們的科學潛質,感謝科技館豐富有趣的直播課堂。”一位家長在活動結束後通過釘釘群表達感謝。原本要到中國科技館才能參加的“小鬼科學家”親子活動,現在在線就能參與,眾多家長紛紛留言讚賞。
依託數字化技術手段,人們參觀科普展覽、獲取科學知識的方式正變得更加豐富。打開虛擬展廳鏈結,輕點或拖動鼠標,便可“漫步”于場館之中;借助VR眼鏡等智慧設備,一些有趣的實驗裝置“觸手可及”,甚至實現模擬操控;通過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可以觀看展品影像資料,收聽語音講解……
北京科學教育館協會秘書長蘇國民近日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借助數字化、虛擬現實等技術手段,科普展參觀實現形式多樣化、便捷化和智慧化,為觀眾提供優質科學教育內容的同時,引領科技館、博物館在數字化時代尋求運營模式的新突破,推動場館建設邁上新臺階。”
VR技術身臨其境
“想不到普普通通的一張紙還藏有如此多的奧秘。”近期,就讀于北京工業大學建築學專業的大四學生鄧雪嶠通過中國數字科技館網站,在線參觀了剛剛落幕的“中國手工造紙的技·藝”主題展覽。
輕輕拖動屏幕,環顧四週的紙藝展品;指間縮放,閱讀展板上的圖文信息;輕點鏈結圖標,獲取古今造紙工藝流程對比動畫講解。作為一名線下觀展愛好者,第一次“雲端”看展讓鄧雪嶠不禁感嘆:這樣的參觀體驗不亞於親臨現場。
相比線下活動,鄧雪嶠認為在線展覽的參觀途徑更便捷,知識獲取也更系統,不像線下看展“走到哪兒算哪兒”。“一個人可以更專注,配上背景音樂,整個氛圍特別到位。”對於這次體驗,鄧雪嶠很滿意。
更讓鄧雪嶠驚喜的是,如此生動的線上科普展覽還有很多。登陸中國數字科技館官網,在導航欄“虛擬現實”的下拉菜單中點擊“漫遊科技館”,便可領略全國各地科技館的魅力,暢遊多種主題的科普展覽。
據了解,截至去年底,中國數字科技館歷經3年完成了對中國科技館所有常設展覽、短期展覽以及全國115家科技館主要展廳的虛擬漫遊場景製作,欄目訪問量突破2000萬。
除了讓“雲展覽”的視覺呈現更逼真,瀏覽操作更便捷外,各策展方還從觀展形式上下了不少功夫,把傳統的“看”展覽轉為更具吸引力和啟發性的“玩”展覽。
今年初,上海自然博物館攜手網遊平臺“波克城市”,推出《拼圖尋鳥之旅》科普遊戲:將館內的“鳥類分類樹”展項同3名愛鳥攝影家的攝影作品相結合,通過拼圖、答題和徽章收集等趣味玩法,提升公眾對鳥類的興趣以及保護生態多樣性的意識。
筆者通過微信搜索“拼圖尋鳥之旅”小程序親身體驗了一番,闖關遊戲先是從中國珍稀鳥類物種出發。“白腹錦雞,繁殖期4-6月,常築巢于枯枝下或岩縫等隱蔽處。善奔走,飛行能力差。”每一關開始,都會有簡短的鳥類知識語音介紹,拼圖下方配有講解文字供玩家學習和記憶。完成答題後即可進入下一項尋鳥之旅,同時解鎖答題關卡,通過判斷或選擇題對先前拼圖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加強記憶。
上海科技館雜誌社社長張光斌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認為,增強科普活動的趣味性和藝術欣賞性,才能充分調動人們參與其中,自主高效地獲取相關知識。
隨著各類科普資源和展覽紛紛移至“雲端”呈現,便捷化的操作以及沉浸式的遊覽體驗拉近了人們與科技人文知識的距離。
科學技術部發佈的2019年度全國科普統計調查結果顯示,科普活動惠及廣大公眾,線上參與模式成為亮點。與此同時,以多媒體尤其是新媒體技術為支撐的科普傳播更加廣泛。
雲遊科學“雲講堂”
在遊覽科普展覽時,人們往往是單向的信息接收,一些突發奇想很難在第一時間得到解答,“雲端”直播課則成為了很好載體,及時的雙向溝通填補了這一空缺。
“王老師,‘太空辣椒’吃了會過敏嗎?”北京東城區史家小學分校四年級的羅澤昱面對電腦鏡頭,向正在直播授課的航天育種技術工程師王思涵發問。王思涵笑著回答:“只要吃普通辣椒沒事,就不會過敏。”坐在羅澤昱身邊一同上課的媽媽劉錦濱聽後,母女二人相視一笑。
這樣的互動場景發生在前不久舉行的一次“空中”課堂上。1月23日下午,由北京市慈善義工聯合會精英小記者慈善義工服務隊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合作推出的青少年航天科普活動“月壤能種菜嗎”展開,吸引了眾多小觀眾。
活動進入實踐環節後,孩子們可以在家中親手種植種子並觀察記錄。同時,定期舉行的線上直播答疑會也為孩子們提供指導,實時的問答互動為他們解決各自的難題,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北京市慈善義工聯合會精英小記者慈善義工服務隊負責人劉愛明認為,“雲端”科普擴大了教育資源的價值和影響力。“未來,我們想發揮優勢開展全國學校的空中課堂,讓更多孩子了解航天科學知識、樹立遠大科學理想。這次實踐也是為今後開展更大範圍的線上科普熱熱身。”
劉錦濱母女參加的航天育種直播課是當前線上科普教育的一個生動案例。近年來,全國各大科技館、科普教育實踐基地紛紛出招,從雲遊虛擬展廳到雲享科學實驗,再到科學雲講堂上與專家互動交流,多種“雲端”形態繪就一個科普教育“萬花筒”,為全國各地的觀眾帶來一場場兼具專業性與趣味性的科學盛宴。
去年7月,中國科技館推出“雲享科學”系列活動,設有“雲遊中科館”、“雲端科學課”、“雲趣故事會”和“中科館雲講堂”四個欄目,將展覽展品、科學課、品牌活動等豐富的科普內容移至“雲端”共享。
精彩的科學實驗、系統的原理講解以及簡單易得的道具讓人們能夠一邊動手一邊領悟科學知識;“雲遊Vlog(視頻博客)”和“雲講館寶”讓觀眾跟隨科技館輔導員探尋館內重要展品與科技裝置;“科學脫口秀”、“科普看片會”、“科普閱讀會”等形式新穎的科普講座,搭建了科學家與社會大眾溝通的橋梁,觀眾在“雲端”同科學家互動交流……
多場景、多形態的科普活動大力拓展了線上教育陣地,受眾人數的激增使科技館、博物館等科普教育基地的服務範圍明顯擴大。
“就基於展廳展品的教育活動來説,一場線下活動受眾人數是有限的,但是製作成音視頻後,受眾可能會達幾十萬人次。”中國科技館“雲享科學”相關負責人對本報介紹説。
據統計,截至2021年3月15日,“雲享科學”系列活動短視頻在中國數字科技館、快手、抖音、騰訊視頻等平臺累計播放量超2920萬次。
館館聯動共建共享
科普活動的特點是直觀性、體驗性和互動性,未來,線上科普應該如何創新形式,拓展網絡平臺,吸引更多觀眾,助力提升公眾科學素養?線上科普又該如何和線下科普有機結合起來,營造良好的參與氛圍?
“線上活動內容的生産具有專業性,比如直播、短視頻製作等,如何生産更優質的作品以吸引觀眾,依靠科技館或科技輔導員自身力量有一定難度。”中國科技館展覽教育中心劉偉霞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隨著在線科普教育體系逐步完善,活動受惠面大幅拓展,如何避免單純的數字化複製,如何在“雲端”向不同年齡受眾靈活、準確地傳遞科學知識,成為各大場館需要突破的難題。
近年來,“館館聯動,共建共享”的發展理念逐漸成為科普教育場館發展的一個新趨勢。
2020年12月31日,四川科技館和重慶科技館相會“雲端”,攜手推出主題為“雲遊川渝科技館,攜手共謀新發展”的線上闖關科普活動,重慶科技館運用虛擬漫遊技術開發設計了一款名為“雲遊川渝館”的益智闖關微信小程序,既充分展現川渝兩館場館特色,又將科普知識巧妙地融入其中。
“我們以往也組織過線上活動,但都是單打獨鬥,沒能形成點面輻射效應,而此次同四川科技館的聯動效果十分顯著。”重慶科技館科普信息中心負責人在接受本報採訪時,高度認可了兩館聯合策劃開展跨區域科普活動的嘗試。為期一週的“雲遊川渝館”在線活動共吸引約45萬人次參與。
“下一階段,我們將從活動流程和界面上做精細化調整。更重要的是,以川渝合作和全域科普工作為思路,繼續擴大活動範圍,從省級館拓展到區縣館,甚至跨界與其他博物館協作開展。”重慶科技館科普信息中心負責人表示。
近年來,區域性的多館合作已有實踐。2018年5月,上海科技館、江蘇省科學技術館等來自滬蘇浙皖的8家科普場館聯合成立長三角科普場館聯盟,在長三角一體化進程中為實現科普資源的共建共享出謀劃策;2018年9月,廣東科學中心、香港科學館、澳門科學館等單位發起成立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館聯盟,為提高粵港澳地區公眾科學素養,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貢獻力量;2019年9月,京津冀科學教育館聯盟成立,推動科普場館融合創新發展,組織三地特色科學教育資源輪展、年度主題巡展和展品互換等交流活動……
隨著數字化轉型和虛擬現實等新技術的推廣,跨區域場館合作的多維立體化科普體系也在“雲端”發力,線上科普矩陣的搭建更是把握住數字化、網絡化和智慧化深度融合的契機,借助信息化、智慧化助力中國科普場館和教育基地高質量發展。
3月11日,國家圖書館、中國圖書館學會與中國科技館舉行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根據框架協議,中國圖書館學會與中國科技館將在“十四五”期間合作開展中國流動科技館“跨界流動·助力基層”巡展項目,融合實體科技館現有的優質展教活動資源和數字館在線資源,採用線下展覽、專題講座、線上資源共享和科普讀物推介等多種活動形式,促進科學技術廣泛普及,提升公眾科學文化素質。
“場館的未來發展要與大數據、共享和高質量緊密結合,在跨界融合中,用數字技術重構場館的知識體系。”上海科技館館長王小明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