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的她和所有“90後”少年一樣,充滿求知欲,對一切新鮮事物感到好奇,喜歡唱歌、玩電腦,也喜歡看“超級女聲”。 但她又是與眾不同的,在她身上,難能可貴地充溢着“90後”一代在成長中迫切需要的孝心、愛心和感恩心。
15歲,正是花季少年需要父母遮風擋雨的年齡,而淮安市金湖縣呂良中心初中的學生顏子涵卻承擔了該由一個大人來承擔的責任。顏子涵出生不久,父親就拋棄了她和母親。母親因風濕病未得到照顧和及時治療而在她7、8歲時,全身癱瘓,失去了自理能力。此後照顧母親的重任就壓在了她身上,這位堅強、樂觀的“90後”陽光少年開始了帶着母親求學的生涯。
8歲時,正是在父母懷中撒嬌的年齡,可她卻學會了照顧媽媽,拿衣服墊起母親的腰,用小手給母親揉手臂,在她幼小的心裏,她多麼希望媽媽能抱抱她。
她上學了,沒人照顧媽媽,她就決定在學校附近找房子,帶着媽媽上學。
每天當別人還在睡夢中時,她早已起床安排她和母親的一日三餐。一放學她就要趕回學校附近的租住房,為生活不能自理的母親做飯。她還幫母親洗腳、洗衣服等,因為母親癱瘓,她還要給她擦洗身子。“來了例假,尿濕了衣褲被子,都是我來處理,這很正常。”冬天怕媽媽受凍,晚上把她的雙腳緊緊摟在自己的懷裏睡。媽媽一抽搐,她就會從睡夢中驚醒起身給她喂藥。儘管媽媽癱瘓,卻很愛乾淨。因此,每過兩三天就要給她洗頭、洗澡,在顏子涵的悉心照料下,媽媽每天穿着乾淨,臉色紅潤,體型甚至微微發福了。
自從父親走後,凡是一個家長該為一個孩子做的事,顏子涵全為母親做了,顏子涵説,“在家裏,媽媽是孩子,我是大人。” “媽媽啊,這一輩子,無論在什麼地方,無論在什麼時候,我都不會丟下您!”
顏子涵多年如一日的對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讓呂中的所有師生感動。
照料媽媽天經地義。 “媽媽啊,這一輩子,無論在什麼地方,無論在什麼時候,我都不會丟下您!”母親癱瘓後,顏子涵開始了一邊照顧母親一邊讀書的生活,政府裏的同志了解情況後,把母子倆接到家裏,不收房租和水電費,他們終於有了一個“新家”。鄰居給她的零食,她都放在衣兜裏留給母親。“我一輩子都記得,沒有母親,哪又會有我呢?所以我照料母親是天經地義的。”顏子涵説,她最大的願望就是可以治好母親的病。
喜歡唱歌的陽光女孩。顏子涵喜歡一邊哼唱那首《感恩的心》,一邊做著家務活。“天地雖寬這條路卻難走,看遍這人間坎坷辛苦,我還有多少愛我還有多少淚,要蒼天知道我不認輸。”可能是她跟歌詞裏的意境有太多共鳴。儘管生活充滿艱辛,但顏子涵從未向命運低頭。她從未以照顧母親為藉口耽誤過一節課。他説:“只要媽媽活着,就是我最大的動力,再苦再累也要熬過去!”每當在課堂上講到孝道和做人時,顏子涵總是聽得最認真,講到朱自清《背影》、胡適《我的母親》這些課文時,她甚至熱淚盈眶。顏子涵同學學習很刻苦,成績一直排在班級前十名。她多次被評為優秀學生幹部、三好學生、德育標兵。
而母女倆每個月的生活費只有200元(低保)。顏子涵的行動也感動了社會上好心人,她和母親得到了眾多好心人的幫助。 “我走到哪,哪就有我的家”。
“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躍”。她深知,要走的路還很長,她正用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為筆,進取和奮發為墨,書寫充滿希望的畫;她正用愛心、孝心、信心托起更加燦爛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