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大型活動 > 鄉村醫生聚合頁

“一指郎中”陳慶和

發佈時間: 2013年12月10日 13:5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尋找最美鄉村醫生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背着的是執着、自信和愛

背着的是執着、自信和愛

給患者把藥包好

給患者把藥包好

指法嫻熟

指法嫻熟

仔細閱讀用藥説明

仔細閱讀用藥説明

給患者稱量中草藥

給患者稱量中草藥

一雙手的力量集中在了一根手指上

一雙手的力量集中在了一根手指上

      吉林省通榆縣是國家級貧困縣,而這個縣的向海蒙古族鄉哈拉毛頭村,卻住着一位全國聞名的、只有一根手指的鄉村名醫——陳慶和。

      方正的臉膛,樸素的衣着,從相貌到穿着,很難把他與“全國優秀鄉村名醫”這個稱呼連在一起,唯一引人注目的,只有左手僅存的一根中指和半截右臂。

      陳慶和1946年9月出生在一個農民的家庭,天生的肢體殘疾並沒有使他消極沉淪,反而造就了他剛毅的個性和永不服輸的品格。

      1960年,陳慶和小學畢業,以全鄉第一名的成績考到通榆縣第三中學念初中,又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高中,然而卻因殘疾體檢不合格被學校拒收,從此失去求學機會。1964年,陳慶和回到了自己的村裏,進了村衞生所當了一名調劑員,在這裡,他擺脫了苦悶,憑着頑強的毅力,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開始了自學醫學的艱苦歷程。自學之路是艱辛的,可是困難擋不住他前進的腳步,遇到問題,他先記下來,然後每個月步行十幾公里去鄉衞生院請教那裏的醫生。陳慶和逐步紮實掌握了較為系統的醫學理論知識,積累了一定的臨床診斷、處置經驗。由於表現出色,1967年他有了一個到當地鄉衞生院學習、工作的機會,在這裡,六十年代畢業于吉林醫科大學的羅純維教授作了他的指導老師,他就像一頭牛闖進了菜園子,更加如饑似渴地汲取醫學知識。也正是在這裡,他有了一段此生難忘,刻苦銘心的愛情。他以自己出色的工作表現和聰明才智贏取了本衞生院一位漂亮女護士的芳心,然而,女方父母粗暴地扯斷了這對年輕人的愛情之繩,五年的美好戀情付水東流。1972年陳慶和回到村衞生所,同年8月在別人的介紹下與相鄰鄉鎮的一名有智障的姑娘結了婚。

      曆盡坎坷的陳慶和明白了一個道理:作為一名有嚴重殘疾的人要想更好地生活下去,只有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他開始苦練自身本領,對健全人而言,使用醫療器械輕而易舉,可當這些東西擺在了只有一根手指的陳慶和面前,困難可想而知。嬰幼兒肢體上找不到血管,只能進行頭部血管注射,這被稱為“頭皮針”,對於肢體健全的醫護人員也難度極大。陳慶和為了能練好針法,用僅有的一根中指彎曲夾住針頭,在自己兒子的頭上做練習,孩子疼得大哭大叫,妻子心疼的直掉眼淚,一針、兩針,一天、兩天……不知扎了多少針,細小的針尖終於扎進孩子細小的血管。陳慶和望著導管中鮮紅的回血,兩眼模糊了……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陳慶和達到了“一針見血”,略微一看、中指一觸便可下針,從來不用扎第二針。由此他被百姓送了個“一指神針”的美名。

      陳慶和在熟練掌握西醫診治病患的同時,苦讀中醫書籍,自學中醫理論,自創“一指診脈法”,對一些病症做到了中醫診病,中藥治病,他用中草藥治療肝病、胃病、婦科疾病、精神病都有獨特的療效,相鄰的鄉、縣、市、省都有慕名而來的患者找“一指郎中”陳慶和治病。

      40多年來,陳慶和救治過無法計數的病人,隨叫隨到,風來雨去,經常一頓飯分幾次吃,一宿覺分幾回睡,光藥箱就背壞了不下十個,他的出診足跡印遍了四鄉八里,由於無法利用交通工具,依靠的只有兩條腿,算不清吃過多少苦,走了多少路。在那個年代,沒有現在先進的通訊設備,也沒有現在便捷的交通工具,他在病人生死攸關之際既沉着冷靜又大膽細心,很多急、重、危患者在他的救治下起死回生。

      陳慶和是黑土地養大的農民的後代,由於周邊經濟貧困,村民看病50%以上賒欠藥費,為了補充資金、緩解壓力,陳慶和廣開財路,在不同的時期開展不同的産業經營,開過食雜店,養過豬、紫貂、康貝爾鴨和長毛兔,搞特色種植,這使陳慶和成為遠近聞名的致富好手,成了能人,對於沒錢看病的患者陳慶和允許他們無限期欠着醫療費或者乾脆全部免費。

      人生的高層次追求是自我價值的實現。陳慶和實現了自己的價值,他不但戰勝了殘疾,超越了自我,而且還練就了精湛的醫術,造福於一方百姓,如今,念過花甲的陳慶和依舊身背藥箱,精神飽滿、信心十足地走在這片他熱愛的黑土地上。


channelId 1 1 1

搜索更多 陳慶和 鄉村醫生 的新聞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