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在崎嶇的山路上,鄉村醫生王妙芳一走就是40年,從一位年輕姑娘走成了鬢染霜雪的老人。沒有名,沒有利,是什麼支持着王妙芳始終不渝的堅守?“看到病人被治好後,臉上露出歡快和幸福的笑容,我心中就別提多高興了。”在王妙芳看來,患者的快樂就是她的快樂,被群眾需要就是她最大的幸福。我們讚賞王妙芳的幸福觀!她這種樸素的信念,也是無數默默無聞的基層醫務工作者的共同追求。本報今天刊發這篇報道,旨在讓更多讀者了解基層群眾需要千千萬萬個王妙芳;希望有志氣的新一代向王妙芳學習,到基層去,到一線去,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服務。
許多人都追求卓越,可是大部分人註定會平凡一生;有些人安於平凡,卻在平凡中成就了偉大。王妙芳,這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百丈鎮仙岩村的鄉村醫生,就是一個在平凡中成就了偉大的人。
40年來,在仙岩村,不管白天黑夜,不管颳風下雨,人們什麼時候找她,她就什麼時候來。老鄉們説:“王妙芳看病,老少一個樣,窮富一個樣,乾淨邋遢一個樣。”2011年,王妙芳被評為“感動余杭10大人物”,得票數第一。
“什麼時候叫她,她就什麼時候來”
王妙芳出生在仙岩村。小時候,她曾無數次目睹父老鄉親因缺醫少藥而被病魔長期折磨,乃至奪去生命的情景。“當一名鄉村醫生,救死扶傷,讓鄉親們走出病痛,走進幸福。”那時的她就暗暗下定決心。
1971年,王妙芳19歲。那年,余杭縣衞生局舉辦了一期“赤腳醫生”培訓班,她立即報名參加了。在余杭縣第一人民醫院實習1年後,王妙芳放棄了留在該院當醫護人員的機會,毅然回到仙岩村,去實現兒時的夢想。在村黨支部支持下,她辦起一家鄉村衞生室。這一幹就是40年。行走在仙岩村的山路上,王妙芳從一位年輕的姑娘變成了鬢染霜雪的老人。
今年初夏的一個傍晚,記者來到山區,走進王妙芳的家。迎出來的王妙芳個子不高,但身板硬朗,臉上挂着和善的微笑。王妙芳家門邊放着一塊黑板,上面寫着:“看病者請打手機1386****693。”趁她去廚房燒水的時候,記者撥打了這個電話。手機裏馬上傳來王妙芳清晰的聲音:“喂,我是王妙芳。”明白了記者實地“考察”的用意,王妙芳爽朗地一笑。突然,她的手機又一次響起。接聽後,她背起出診箱,歉意地笑笑説:“有位臥床不起的病人,需要到他家去看……”記者決定,跟她去病人家中採訪。
此時,山區天色已然全黑。幾經輾轉,記者隨王妙芳來到一棟樓前。只見王妙芳摸着黑,熟門熟路走進大廳,引着我們上了二樓。
床上一位老人忙抬身打招呼,眼裏泛着如見親人的興奮。王妙芳麻利地給他做起了體檢。
這是一個典型的“空巢老人”家庭。兩位80多歲的老人帶着9歲的孫子留守,子女們在外打工。臥床的周明昌老人患糖尿病多年,下肢壞死潰爛,輾轉多家醫院,結論都是“除了截肢沒有什麼辦法”。王妙芳聽説後主動上門,一面精心管理老人的血糖,一面用針灸、中藥薰蒸等方法治療老人壞死潰爛的右腳。過了1個月,老人下肢的供血明顯改善,潰爛面漸漸癒合,兩條腿保住了。
周明昌對記者述説:“這麼些年多虧了阿芳,有時兩條腿疼得受不了,什麼時候叫她,她就什麼時候來,有時一天叫她幾趟,甚至凌晨3點、5點叫她,她從來都沒有嫌煩過。”説到這裡,周明昌哽咽了:“前些時聽説要把阿芳調到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去,我當時就流淚了。她要是走了,以後誰來管我們呢?”
從周明昌家出來,已經是晚上8點40分,王妙芳叮囑記者趕緊回去休息。
第2天才得知,我們走後,半夜12點和凌晨兩點多,王妙芳又緊急處置了兩名急性病患者,等她休息時已經凌晨3點了。
“要不是阿芳,我們早就……”
在仙岩村,不少人家都是幾代人被王妙芳全力照看過。王妙芳的鄰居楊菊仙含着淚説:“我們一家7口有4個相繼得了重病,我們感謝各級領導的關心和幫助,更感謝阿芳,要不是她,我們早就……”
余杭區衞生局副局長俞彩萍告訴記者:“王妙芳長期默默無聞地無私付出,村裏的許多‘空巢老人’得到她的照顧,使這些老人的兒女們解除了後顧之憂。”
第二天晚飯後,王妙芳又要到住在九冬山山腰的楊巧玲老人家去看看。楊巧玲已84歲,患有慢性支氣管炎和肺心病。晚7點,記者與王妙芳、百丈鎮社區衞生服務中心主任白洪斌和另一位醫生拄上竹杖出發了。
黑漆漆的山路沒有路燈,左邊是黑黝黝的竹陰石影,右側的谷中流水汩汩。王妙芳不時提醒大家靠裏走,因為以前就曾發生過有人跌下去喪命的事。王妙芳説,這裡有時會起大霧,陡坡上難辨方向,一天深夜,丈夫騎着摩托帶着她險些跌入深谷。
聽説是王妙芳來了,滿頭花發的楊巧玲顫巍巍地迎了出來。瘦弱的她一把握住王妙芳的手,王妙芳趕緊讓楊巧玲躺下,仔細地測量血壓、聽診心臟,末了囑咐她女兒:“你媽媽這次血壓控制不滿意,心跳也偏快。我給她調整了藥物劑量,你要記得按時給她吃。”説完給楊巧玲端上水,服侍她吃藥。
“以前半夜犯了心衰,給司機30塊錢人家都不願拉阿芳來,她經常是自己走着來,她還肯和我拉家常。要不是阿芳,十幾年前我就早死了!”楊巧玲邊向我們敘説邊揉着眼睛。
從楊巧玲家出來,小雨淅淅瀝瀝地下起來。王妙芳指着前方説,“我還要再走幾裏到九冬山上,去通知幾個高血壓、糖尿病人明早不要吃飯,去服務中心抽血做體檢。”
“打個電話不就可以了嗎?”記者問。
“山區有不少人家沒有電話,我必須到他們家去通知。”
雨還在下,記者的衣褲與皮鞋都淋濕了。可山道上,王妙芳依然健步如飛——40年來,這已經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
“病人的生命大於天”
王妙芳常説的一句話:“病人的生命大於天。”
第三天,記者本想利用中午採訪她一下,她卻告訴記者:“吃完飯我要馬上去百丈村給一個偏癱病人扎針灸。”
“百丈村不是你的責任範圍呀!”記者問。
“大家有病先想到你,那是把心都掏給了你,你怎麼能夠不把心掏給他們呢?分裏分外都一樣。”王妙芳説。
王妙芳當年學針灸,是為了給大家提供一個低成本的治病門路。30多年前,杭州市空軍療養院的軍醫下鄉到百丈鎮衞生院短期巡診,她聞聽該醫療隊的醫生會針灸,就跑去虛心學習。專家走後,她邊看書,邊實踐,邊總結,邊提高,終於練就了一身好技藝。幾十年來,她一直義務為村民們針灸治病,從來不收一分錢。
在王妙芳家中,記者碰到一位來扎針灸的鄭姓男子。他説,以前由於生活貧困,欠賬太多,其他醫生都不願給他看病,唯獨王妙芳堅持給他看了5年。後來,他想蓋一個小屋裝柴火,又覺得沒還清賬實在不妥。王妙芳特地找到他:“錢我分文不要,也要讓你蓋上小房。日子應該越過越好才對。”
記者問王妙芳:“免費針灸,再加上你從來不收出診費,你這樣會少收入多少錢呀?”她聽後只是淡淡地説:“我今生只學會了這一門技藝,可以為大家服務,看到病人被治好後,臉上露出歡快和幸福的笑容,我心中就別提多高興了。為什麼還要收他們的錢呢?”
“她代表了無數默默無聞的基層醫務工作者”
第3天早晨8點多鐘,記者來到百丈鎮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的慢性病管理科病室。
工作中
今年初,百丈鎮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啟動了高血壓、糖尿病項目化管理工作,定期主動預約患者來接受檢查,並對患者進行健康指導。起先,中心想讓王妙芳全天候負責此項工作,沒想到卻遭到仙岩村村民一致反對。大家都在極力挽留這位多年來一直給他們溫暖、體貼、親情的“阿芳閨女”、“阿芳姐妹”和“阿芳阿姨”,大家已經離不開她了。於是,中心便安排她上午半天在慢性病管理門診,下午仍回村裏工作。
在中心王妙芳同樣是全身心投入。她每天7點半就到,把當天要來的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檔案都找出來,逐個了解情況。平均每天上午都有二三十個病人,但不管怎麼忙,王妙芳那雙善良的眼睛始終在微笑,讓人覺得可親、可敬、可信。
其實,這之前她就經常對仙岩村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上門隨訪,並進行健康指導。
為病人看病
按規定,這些慢性病人分為高危、中危、低危三個等級,高危每月上門隨訪一次,中危每兩月一次,低危每季度一次。可王妙芳卻自加工作量,不管哪個等級,一律每月上門隨訪一次。
記者聽到這樣一個故事:起先,有位高血壓病人住在仙岩村,可後來不知道搬哪去了。王妙芳很着急。一次,在集鎮上偶然碰到他,王妙芳立即把他的電話、現住址之類的信息記錄下來,並囑咐他要繼續來中心接受治療。由於王妙芳的不懈努力,不少人慢性病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百丈鎮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的白洪斌主任説,因為她的勤勉、熱心和高度的責任感,王妙芳在仙岩村乃至整個百丈鎮都有很高威望,她代表了無數默默無聞、奉獻基層的醫務工作者,她是社區衞生的一面旗幟,是無數年輕人學習的榜樣。
余杭區衞生局黨委書記王偉明告訴記者:“王妙芳的可貴之處就在於40年來的不懈堅守,她用大愛讓村民們戰勝病痛,原本愁苦的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她溫暖着一個個普通百姓的心,使整個山區吹拂着良善和美好之風。”王偉明深有感觸地説,“一定要讓整個社會都了解這些平凡的鄉村醫生,同時,也要盡全力為他們解決各種困難,以激勵他們和新的一代!”
第3天下午,記者臨行前,採訪了在區環保局工作的王妙芳的兒子林鋒。林鋒説,他是多麼渴望已經60多歲的母親能夠進城享受和兒孫們歡聚一堂的天倫之樂呀。但是,他也知道,母親已然離不開她所熱愛的鄉村醫生這個平凡的工作崗位了:誰的降壓藥快沒了,誰的哮喘病該預防了,誰的針灸還盼著她去扎呢,這些仍然裝滿了她的胸間。仙岩村曲折陡峭的山道上,母親王妙芳正背着出診箱,向前邁着堅實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