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首播 |
|
重播 |
|
朱長江,男,1976年6月13日出生,1996年8月參加工作。廈門市詩坂中學地理教師,政史地教研組長,翔安區地理兼職教研員,廈門市骨幹教師,2006年榮獲翔安區首屆十佳教師。從教17年來,朱長江老師堅持教學一線工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師德高尚,贏得廣大師生的尊敬和愛戴。《廈門教育》2011年第一期以《丹心獻教育、矢志育英才》為題,進行了專題報道,《福建教育德育與督導》也在2011年第六期發表個人事跡。自參加工作以來,他熱愛學習,刻苦鑽研,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學習型、研究型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他銳意改革,求實創新,勇於奉獻,敢於拼搏,取得了矚目的成就。
一、心繫山區學子,投身農村教育
1996年8月,朱長江老師從集美大學師範學院畢業以後,分配到廈門市同安區第二十一中學(現在的廈門市詩坂中學)工作,從此踏上了杏壇之路。詩坂中學位於廈門市北部最偏遠的大帽山腳下,這裡交通不便,經濟落後,17年來,朱老師把自己最寶貴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山區的教育事業。為了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加強家校交流,朱老師走過了這裡的每一條山間小路,踏遍了這裡的每一個村莊。山區的孩子學習基礎差,他利用中午、放學時間為他們補課,山區的孩子經濟差,他多次從自己微薄的工資裏擠出錢來,為他們交學費,買學習用品、生活用品……讓朱老師最為欣慰的是,他的家訪,使許多家庭更加重視子女的教育問題,許多孩子更明白學習的目的所在,從而更加刻苦的學習,許多失學的孩子重新回到了課堂…… 在他的影響下如今不少孩子已經走出大山,在各自工作崗位上取得較好成績。朱老師無私奉獻的品德贏得了當地百姓的一致讚譽,2006年被廈門市教育局評為教育系統農村學校教師奉獻獎。
二、投身教育天地,譜寫教改篇章
參加工作以來,朱老師工作積極負責,為人謙虛進取,贏得了學生的愛戴和同事的讚揚,並很快成為學校的教學骨幹。然而,朱老師強烈的意識到,雖然自己課上得越來越多,對教材越來越熟,但是如何應對當今飛速發展,日新月異的社會形勢下的新課程改革?如何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如何做好教師的規劃成長呢?是當前阻礙他進一步成長的一個主要問題。朱老師決定,要做一名學習型,研究型的教師。
(一)刻苦參加理論學習,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能力
2000年,朱長江老師重新回到了大學校園,校園裏濃厚的文化氛圍讓他激動不已。3年的函授學習期間,他借了一摞一摞的書籍,做了一本又一本的筆記,隨著知識不斷積聚於心底,眼前的道路越來越亮。
在緊張的教學工作中,朱老師還積極參加各種學習培訓:2005年7月至2007年7月,參加廈門市中學地理學科骨幹老師市級培訓;2008年參加“福建省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計劃”骨幹培訓者省級培訓;2008年參加福建省教育廳主辦的福建省普通高中《綜合實踐活動》學科骨幹教師省級培訓。
朱老師一邊學習,一邊總結教學中的問題,撰寫了多篇教育教學論文,如《初中地理研究性學習的指導》發表于2006年《福建地理》,《學生自編地理“摘抄報”》發表于2007年《初中地理新課程案例與評析》,《初中地理課程資源的開發和應用》發表于2008年《學習報》,《高中地理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發表于2010年《新課程》,《黃河的治理》教案發表於人教網,《在地理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要注意的幾個問題》發表于《教育信息化》……
教育理論的不斷豐富,開闊了朱老師的教育視野,他開始在教學中進行了一系列的教改研究。他率先試行“研究性學習”的研究,他把研究性學習定位為面向全體學生,培養研究意識、體驗研究方法上,他&&上研究性學習示範課,親自帶領學生觀察、實驗、記錄、分析、預測、歸納、論證,使教師“導”的藝術,“引”的技巧,“幫”的熱情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研究性學習的教學實踐使他進一步改變了教育觀念,改變教學行為和教學模式,幾年來,他帶領政史地教研組師生完成了100多個研究性課題研究。這種學習方式培養了學生科學、嚴謹、求是、合作的精神和責任心,這些恰恰都是過去傳統教學模式所欠缺的,正是現在學生所需要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2007年,他的應用成果《研究性學習在初中教學中的應用》在廈門市教育局組織的廈門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優秀成果評選中,榮獲二等獎;2011年,他的節能減排案例獲得環保部評選為全國一等獎;2012年,他的教學案例獲得教育部二等獎。
(二)開展節能減排課題研究,服務農村低碳經濟
2008年,朱長江和黃輝鵬老師共同成功申報了市級課題《農村城市化背景下的節能減排教育校本課程開發與實踐》,圍繞該課題,朱長江老師帶領課題組學生們進行參觀學習,宣傳調查,開展了各種與“節能減排”主題有關的實踐活動。經過兩年的研究,改課題碩果纍纍:如朱秋蕓同學在日本北海道旭川市主辦的第二十屆日本旭川青少年環境地圖比賽獲二等獎;何佳妮在教育部主辦的“節糧在我身邊——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小歌謠編寫比賽,同學獲一、三等獎,黃梅秋同學獲二等獎;在第二、三屆全國“地球小博士”地理科技創新大賽獲得一等獎4人,二、三等獎31人次; 2010年11月20日在美麗的筼筜湖湖畔舉行的第二十六屆廈門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翔安區共有6個項目入選復賽,詩坂中學佔有5席。我和選手們共同擬定了參賽口號:奇思妙想,創新實踐;錢老之問,翔安解答。在錢學森之問成為關注焦點的今天,這個口號贏來了一陣熱烈的掌聲。陳海梁等同學的《“低碳減排•綠色生活” 環保、科技創新實踐活動》獲一等獎、朱和平同學的《動車開通背景下的省內鄉村遊旅遊開發調查報告——以廈門市翔安區為例》獲二等獎、陳素真同學的《生物干擾、誘導防蟲害課題研究》獲二等獎,陳素妮同學的《關於“東部固廢中心”的調查報告》獲三等獎;因為在科技創新大賽中的突出表現,翔安區詩坂中學榮獲優秀組織獎。
目前,《農村城市化背景下的節能減排教育校本課程開發與實踐》課題經廈門市教育科學規劃小組推薦,已經升級為國家級課題。
該課題的研究,提高了社區居民的環保意識,開拓了學生的視野,這正如詩坂中學蔡輝錄校長説的:“我們的學校雖然在山腳下,但我們培養的學生要有站在山頂的角度。”這也這是朱長江老師正在努力的。
三、誨人不倦付出多,碩果纍纍成績顯著
朱老師從教15年以來,堅持認真鑽研教材、教參和教學大綱,認真備課,積極撰寫教學反思,教學基本功紮實,教學能力強,教學效果好。2008年他所任教的班級參加福建省高中地理會考,取得了合格率100%,優秀率92.3%的好成績; 作為學校青年骨幹教師,他連續擔任2009屆、2010屆、2011屆高三畢業班地理教學,其中2009屆高三學生參加高考,市教育局下達的目標完成率達234%;2010屆高三學生參加高考,市教育局下達的目標完成率達432%。
有耕耘必有收穫,憑藉著紮實的工作作風,嚴謹的治學態度和不懈的努力,朱長江老師在專業領域迅速成長:2002年,他參加廈門市首屆初中地理教學改革創新大賽“教學優勝二等獎”;2004年,他獲得廈門市青年崗位能手、翔安區課改先進個人、翔安區中學“教學能手”、福建省初中地理教學創新大賽説課三等獎等稱號;2006年,獲得廈門市教育系統農村學校教師奉獻獎、翔安區十佳教師暨廈門市翔安區學科&&人稱號;2007年,獲得廈門市骨幹教師稱號;2008年,獲得全國優秀科技輔導員稱號;2011年獲得廈門市教育系統創優獎;2012年獲得翔安區青年突擊手稱號。
在自己專業迅速成長的同時,朱老師還注意發揮自己的引領專用,積極對年輕教師進行傳幫帶活動,2007年他承當廈門市三年課改總結公開課彙報工作,為全體地理教師上了一堂精彩的《黃河的治理》的市級公開課;2009年,他給全區地理教師做了《地理教師的專業成長之路》的講座。在他的悉心指導之下,許多年輕教師也迅速成長,如他指導的劉健輝老師在2010年獲得廈門市課堂創新大賽一等獎,在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研究湖南師範大學中心和中國教育學會地理教學研究會主辦的“全國湘版地理教材課改實驗區首屆課堂教學大賽暨教學課件評比活動”中,劉健輝老師選送的《中國河流之滔滔黃河》實況錄像課獲得大會最高獎項全國一等獎。
冬去春來,寒來暑往。白天,他踏著雞鳴起床,精心上課;夜晚,他伴著學生的鼾聲備課批改作業,枕著山風入眠。他克服了山區生活的孤獨和寂寞,單調和枯燥,在教育這個他熱愛並堅持的崗位上,他已經無愧而充實的走過了十五個春秋,把一個對教育事業無限忠誠的人民教師形象深深地烙在了山區孩子的心中。在未來的人生征途上,朱長江老師將繼續奮鬥,積極研究探索,奉獻他陽光般的愛心,溫暖照耀每一個學生,讓他們更加茁壯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