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首播

重播

    我是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崎嶺鄉溪頭正興小學校長曾春生。學校被大山層層包圍,這裡距鎮裏13公里,山高路陡,而我在這所學校裏已經待了35年,伴著這裡的孩子成長。

當校長極力把孩子留住

    破爛不堪的宗祠當教室,坑坑洼洼的黃泥地面,幾十張歪歪斜斜的課桌,一塊自製斑駁陸離的黑板……1977 年我在這樣的環境裏開始了教師生涯。當時,鋼筋水泥結構的教室,由於資金短缺無力裝修,連窗戶都沒安裝。一到冬天,看著孩子們在四處漏風的教室裏凍得手腳通紅,讓人心疼。因為這裡的地理環境和工作環境,使得這裡的教師走馬觀燈似頻繁更換,教學質量一直處在全學區後列。開家長會,家長都不來學校,甚至很多家長都紛紛把孩子送到外面去讀書,最低谷的時候學生數只有80多人。

    直到2000年,我升任校長後,決心改變這一切。我多次向教育局、村裏、鄉里反映,還多次帶領同事外出“化緣”,爭取在外鄉賢的資助,終於得到其教過的學生、福建正興車輪集團董事長賴建輝等的支持。終於,在教育局及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昔日的土木結構危房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寬敞明亮的教學樓。

    當上了校長,我感到的是沉甸甸的責任。每星期休息日,我都要騎著摩托車到外面去學習,有時把老師也一起帶出去。經過一年的努力,學校一至六年級的總評拿到全學區的第一名。十年來,學校一直保持著這樣的水平。而現在學生數已經達到200多人,其中40%的學生是從外鄉鎮過來的。

30多年護送孩子走過崎嶇路

    我有近1米7的身高,120斤的體重。我就是用這樣瘦弱的身體,背起了一個個學生過溪流,牽起了一支支小手走過險峻的山路。這事要從30多年前説起。有一次,下大雨,有部分學生沒帶雨具,這時我就領著孩子們到店舖裏去買雨具。就在去店舖的路上,雨越下越大,我很不放心,想想還是把孩子送回家比較安全。後來我用了1個多小時才把孩子們送回家,家長見了非常高興,極力挽留我在家吃飯。

    以後每逢颳風下雨,我都惦記著孩子們。學校生源來自於溪頭村11個自然村,這些自然村山高坡陡,溪流眾多。最讓我驚心動魄的一次護送是刮颱風下大雨。那次有8個學生,撐著傘,要過一條長度一百多米的小道,而下面是萬丈深淵。一陣風刮過來,學生嚇得抱在一起,我立馬叫學生放掉手中的傘。

    我經常淩晨5點多就起床,披簑戴笠、手執電筒行走在泥濘不堪的山路上,趕到離學校4公里多的古坎自然村,護送孩子上學,和孩子們手拉手在滑溜的山路上小心翼翼地行走。到了小河邊,我手拉大個子學生,肩背小個子學生,一步步、一個個安全送過河。放學後,把孩子們安全送回家後,自己才摸黑回到家裏。

沒有一個孩子因貧窮輟學

    因上學不方便或家庭貧困等原因而輟學,是山區學校的一個頑疾。我始終認為:一個也不能少,不能讓山區的孩子再當睜眼瞎。為了此,我自掏腰包給貧困孩子上學。有個村民,家裏窮,眼見孩子已經到讀書年齡,他著急找上我。我二話沒説,當場掏錢給家長交學費。至今,我還資助著這家的另一個讀四年級的小孩。

    不管學生家多遠,只要有想要輟學的,我就天天去家訪。溪頭村村委會主任賴金山常説:“為了讓輟學的孩子重回學校,曾校長不知踏破了多少雙鞋子,翻越了多少山山嶺嶺,趟過了多少小河溪流……”

    讀三年級的林德輝,因為家庭貧窮面臨輟學。我三番五次步行3公里多山路到他家裏做家長的思想工作。家長最終同意讓孩子繼續上學。林德輝重回學校的那天,我從微薄的工資中抽出一部分給他墊付了書雜費,並一直資助到小學畢業。我每學期都要為一些交不起書雜費的學生墊付錢款,至今仍幫助著10多位學生。

責任編輯:鞠戰鵬

熱詞:

  • 鄉村教師
  • 教師
  • 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