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首播

重播

   
     

    剛參教那年我十六歲。村子裏的人都叫我小老師。村子里民辦教師居多,而住校的就我一個。下班後,我還要自己做飯。那時,我就想,做飯真是天底下最不幸的差事。面發大了,就發酸。冬天和好面,再放在熱水裏。經常是把面燙得不發。做成的饅頭個小,硬硬的。
     學校的孩子們可是天真可愛,有一次,有幾個大學生自告奮勇,給我和面,並幫著拾柴火。那一次,做得很不錯,學生們説:老師,今後,還是我們幫你做吧。我怎能在學生面前丟臉呢,打那,我克服了不細心的毛病,學會了做飯。
村子當時不通電,晚上辦公靠煤油燈。但煤油燈還不能焾大。而那時候高年級學生晚上加晚自習,都是用墨水瓶上面擰上一個自行車嘴子,裏面倒上煤油,一晚下來,整個鼻孔都是黑的。桌凳呢,七大八小,不夠用,索性用一塊大板墊上幾摞磚。真是“黑屋子土臺子,裏面盛個泥孩子。”學校的房屋全都是茅草頂,下雨時還漏。有一天晚上,下起了大雨,屋裏也滴滴嗒嗒下著不停。屋外電閃雷鳴,孤獨的我真是害怕極了。那一夜,我哭了。天剛亮,我就跑回家去。媽媽直數落我:真不像一個教師世家的後代。是的,我爺爺是一個教師,後來跑到延安,考入抗大,參加了共産黨,在部隊做宣傳工作;我父親是一個教師,臨死還在備課。我父親的同事,後來我的繼父,也是一個教師,他手把手地教我怎樣備課,怎樣批改作業。我羞愧極了。這時,校長來叫我了。渾身泥水,踏著泥濘的土路,還幫我扛著自行車。走了不遠,我發現班裏的孩子們都來了,他們拿著棍子,準備幫我抬自行車。看到這種情況,我很感動,我和校長把車抬了起來,孩子們扶著,他們唧唧喳喳,像歡樂的小鳥。有的説,老師,我們大了修一條寬大的公路;有的説,老師我要當一個汽車司機,拉著你。有一個叫宋得友的學生,長得虎頭虎腦,他説,我長大了開小轎車,老師坐在上面。後來,這個學生真的買了一轎上海轎車。當他買上車後,首先拉著我去了一趟東營市。他説,他一定實現小時的諾言。
在教學上,我盡力學習新思想。有一節活動課,主題是:你有什麼理想。孩子們的回答五花八門,而其中一個女孩叫孫愛香的很特別,她説她的理想是有一個好家庭,能做好吃的菜。孩子們都笑了,那個女孩臉通紅,像做了錯事一樣。我連忙説,每個人的理想是不一樣的,社會也允許人們有多個選擇。因此,只要理想和社會一致,就是好的。這個孩子受到了鼓舞,也樂觀開朗了。我呢,也還經常幫助她,因為她家庭比較困難。後來,這個孩子不但用所學知識,和村裏的婦女搞編織,還成了有名的賢內助。丈夫呢,也被選為村支書,工作屢屢受到上級表揚。
       在教學中,我越教越感到自己知識的不足,於是我參加了省裏的高教自學考試。我利用節假日,刻苦學習,考試一路綠燈。在考試之餘,我還寫了不少文章在各級報刊上發表,拜師學藝的信件簡直像雪片似的刮來。學生們呢,對他的老師也更崇拜了。有些學生還把我發表在《中文自修》上的詩貼在床頭上。“……生活的碎片,被我們拼成一隻只小舟,艱難地駕著他呀,行駛在知識的海洋……
 在長期的工作中,有一位幼兒教師幫我得也最多。縫補漿洗,她都主動去做。其他老師看在眼裏,喜在心裏,可以説幫著撮和。這就是現在我的妻子。
    知識改變命運,這話一點不假。隨著改革開放,人們的思想也開放了,我們地處蔬菜之鄉的壽光北部,濱臨渤海,村民們有的種菜,有的承包鹽場蝦場,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對知識的渴求,也日趨強烈。
我所在的學校,茅草屋已經太破舊了,有幾間已經有很大的裂縫了。我所在的班只能去借民房了。在窄小黑黑的民房裏,用一扇門塗黑當黑板。廁所呢,女的解完男的再解,孩子們説:老師,多咋,咱們蓋上新學校,那多好。
      真的蓋新學校了。村支部開會商議,決定不但要蓋,而且要蓋樓。這在當時的北部,這簡直就是一個幻想。但村民們很熱情,他們不但自己踴躍捐款,而且還發動自己的親戚朋友。在外地的西前村人,都盡力捐了款,款額達二十多萬元,捐款一萬元以上的就有六人。樓終於蓋起來了,創造了一個奇跡。村裏把捐款千元以上的,刻在碑上,作為紀念。學校院子裏舖的紅磚路,是村民們自願推來的。現在,也就是這個暑假,村裏又投資十萬元,重新硬化了路面,並在樓前鋪了彩磚。
新學校有了。學校內部條件也逐漸改善。新世紀後,又購置了微機上了寬帶網。我看到了村子裏養殖戶不少,我何不做一點好事呢。我便利用成人學校兼職老師的優勢,發動學生上網查資料,印成了農業知識小報,分給村民們。村民們高興地説,這個小報還不錯,給我們增了産,多了一些收入。看來這新玩藝還不錯。
 和孩子們在一起,我感到非常幸福。孩子們喜歡兒歌,童謠,我就蒐集一些,還編一些,我寫的《壽光童謠的魅力》一文,還刊登在報紙上呢。就這樣,拉拉雜雜,我寫了兩千多首詩歌,並在全國各地報刊發表。去年微機課後,孩子們説,老師,咱們家鄉變化這麼大。正好,濰坊電視臺有個詩歌徵稿,要求寫家鄉變化方面的。你快參加吧。真的,我們家鄉的變化實在大。就説路吧,村村通了柏油路,不再是土路。就像孩子們演出的我們共同編的節目《三句半》所説:過去道路有些差,路上泥水把人爬。滑滑擦擦難走快,趴嚓——
   後來我果然獲了獎,這更激起了孩子們寫作的熱情。
   現在的村子,那更是變化太大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使村子向著文明化生態化發展。現在,家長對孩子們更關心了。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條件下,孩子們享受和城裏孩子一樣的優質教育,電腦也始進百姓家。農村的孩子也不再和過去那樣靦腆,小家子氣,而是大方,有禮貌。而我呢,也蓋了新房,有了自己夢寐以求的書房,並有了電腦。而老師們,新世紀,國家解決了民辦教師問題。轉成公辦教師的他們,幹得更帶勁,不但教得好,新事物學得更賣力,他們説,新世紀的教師,應該有新的樣子,現在社會發展這麼快,不學習就會被淘汰。
   三十多年過去了,我仍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小學教師。我成了學生孩子的老師,妻子也仍然在幼兒園乾老師,我們就這樣在農村幸福地生活著,享受著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富足和美滿,也用知識去充實一代一代的孩子們。

責任編輯:沙錦霞

熱詞:

  • 尋找最美鄉村教師--幹園丁是一輩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