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首播 |
|
重播 |
|
英雄輩出的土地盛開的時代花朵
關鍵詞: 聊城 舟曲 許晨
[提要] 盛開的時代花朵根植這片水美土肥之地,成為代表聊城的社會“文本”,凸顯一個地方日新月異的生活,並鋪展着這個時代的發展脈絡。
英雄輩出的土地盛開的時代花朵聊城女大學生許晨入選中國文明網道德90後
![]() |
在課堂 |
自2010年8月齊魯晚報在山東省發起“同舟共曲支教行”活動,至今已一年有餘。在水美土肥的山東聊城,作為這次災區支教的積極響應者和入選者,在舟曲的三尺講臺上,聊城大學東昌學院畢業生許晨,以“好有愛”的擔當,點燃災後重建地區兒童的未來希望。這是盛開在英雄輩出的聊城大地之上的時代花朵。
“同舟共曲支教行”活動,從100多名報名者中選出了9名志願者到達舟曲,進行至少一個學期的支教生活。時年剛從聊城大學東昌學院畢業的許晨,是聊城市唯一一名入選者。
在聊城這片熱土上,昔有軍事家孫臏、平民思想家魯仲連、唐初哲學家呂才、清開國狀元傅以漸,今有國學大師季羨林、人民公僕孔繁森、十大感動中國人物之一徐本禹等。古往今來,是這些一個又一個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將這片土地的人文風景定格。在水美土肥中孕育萌發,在時代背景中厚積薄發。聊城,在支援我國支教工作進程中,先有徐本禹,再有許晨。他們在成就災後重建地區少年兒童夢想的同時,也開啟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路。
災後重建地區和貧困地區孩子依依惜別的淚水是對他們生命的浸潤。當許晨要回家過年,舟曲二中的同學們凍得通紅的臉蛋上流着滾燙的淚。一句“別哭,聽話!老師們都會再回來的”脫口而出,便是對舟曲學生的承諾,何嘗不是以崇高、奉獻、擔當的自省自覺踐行自己對未來的承諾?
在擔當面前,不需要氣衝凌霄的豪言。許晨説過這麼一句話,“我也説不太清楚為什麼會有這麼明顯的變化,只是覺得我必須這麼做。”這麼做,是懷揣着美好的夢想克服支教舟曲的種種生活不利,是以強大的內心適應灰色的重災創傷,是生活很苦、精神富足。許晨是一個90後少女,她柔弱的肩膀有着浩大的擔當。一個人的最高追求,來自精神,擯棄了對物質利益的盲目、狂熱追逐,這是一個個體對這個時代應有品格的詮釋。
許晨,生命行將怒放。這是新時期聊城人的新驕傲。史上,那些生發在聊城的林林總總的名字讓我們引以為豪,今天,英雄輩出的時代反哺着聊城的人文思考。盛開的時代花朵根植這片水美土肥之地,成為代表聊城的社會“文本”,凸顯一個地方日新月異的生活,並鋪展着這個時代的發展脈絡。(丁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