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當小學生遇上戲曲 傳統也能很新鮮

首頁 來源:中安在線 2018年02月08日 15:22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小演員表演黃梅戲《紡線紗》選段《頭戴一枝花》。

  花克融開嗓唱起京劇《定軍山》選段。

  “小戲骨”李鑫妍不僅會唱,畫起臉譜也手到擒來。

  4個“女駙馬”一亮相一開嗓就贏來了陣陣掌聲。

  平時文靜內斂的何留,舞臺上大放光彩。

   戲曲,是一種高度綜合的藝術,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璀璨明珠,千百年來,承擔了弘揚傳統美德、成風化人的作用。2016年,作為安徽省“戲曲進校園”活動試點城市之一,合肥市啟動了“戲曲進校園”活動,向傳統文化致敬。

   創建戲曲社團、編寫校本教材、打造校園精品劇目……為了讓根植于歷史語境中的戲曲,在現代校園文化中不再“水土不服”,合肥市還不斷探索,嘗試將戲曲文化有機融入學校整體教育中,傳播戲曲、感受戲曲文化。“戲曲進校園”活動邁出了戲曲傳承的新步伐,掀開了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的新篇章。

   一年多來,合肥市碩果纍纍:合肥一中成為“教育部非物質文化遺産校園傳承實驗學校”、蜀山區中海原山幼兒園被授為“黃梅戲傳承教學基地”,合肥師範附小第三小學把學校建成徽劇“微博展館”,學生們還把徽劇唱出合肥、唱出安徽,走上央視“我們的中國夢”舞臺,唱進了英國愛丁堡藝術節……

   近日,江淮晨報、江淮網記者走進校園,尋訪“小戲骨”,賞粉粧玉琢、輕雲出岫的嬌態,聆聽或燕語呢喃、或輕柔婉轉、或響遏行雲的妙音。

   衝鋒型小戲骨黃梅戲唱進了北京拿下了全國大獎

   “小戲骨”名片:

   合肥市裕興學校

   張雪、吳晶晨

   10天前,合肥市裕興學校校長周美平收到了一個大包裹,那是來自北京的快遞,打開一看,裏面是一沓獎牌和獎狀——合肥市裕興學校榮獲第八屆“國戲杯”學生戲曲大賽京外、境外地區(戲曲表演類)集體項目二等獎。收穫這一榮譽的正是合肥市裕興學校的“小蘭花”黃梅戲社團,26名小學生表演的《黃梅戲金曲聯唱》拿下了這一全國大獎。

   戲曲進校園“小蘭花”黃梅戲社團萌新芽

   江莉娟是合肥市裕興學校的音樂老師,2017年初,學校響應“戲曲進校園”號召,大力弘揚中國戲曲文化,她一下子就想到了黃梅戲,“小蘭花”黃梅戲社團也就這樣成立了。

   有搖籃也要有好苗子,“小蘭花”黃梅戲社團在全校招新,安徽省黃梅戲劇院的專業指導老師也幫著選拔,第一批收進了36個小戲迷。

   “小蘭花”黃梅戲社團也定時上課,每週五下午的兩節課後,安徽省黃梅戲劇院的專業指導老師來上課,每週四下午的兩節課後,江莉娟帶著孩子們學習。

   “我是安慶人,從小到大對黃梅戲是耳濡目染,後來還上了安徽省黃梅戲學校。”江莉娟説,她不僅是指導老師,還是“小蘭花”黃梅戲社團的一名大戲迷。

   指導孩子們學習黃梅戲的同時,江莉娟還自編了一個長4分鐘的現代黃梅小戲《小黃車》,通過幾個小學生放學的所見所為,呼籲大眾講究社會公德,愛護公共設施,共築文明和諧的社會。

   今年10歲的曾義傑是《小黃車》的主角之一,舞臺上的他,語調婉轉、唱腔優美,眼神、動作無不散發著黃梅戲之神韻。

   勤學加苦練黃梅戲00後“小戲骨”初長成

   “小蘭花”黃梅戲社團的36個孩子,每個人都有一塊紅手絹。張雪的紅手絹每天都放在書包裏隨身攜帶,在學校時,放學以後跟同學們一起練,回家後,做完功課再拿出來練一練。這不,苦練兩個月後,她就能踩著小臺步,頂著手絹花表演《鬧花燈》了。

   和頂手絹花一樣,踩著臺步走圓場、雲手、水袖、指法、扇子等都是孩子們必須要練的基本功。

   在練習這些基本功的基礎上,吳晶晨還下了不少功夫學唱腔,她扮演的是經典唱段《女駙馬》中的馮素珍,“為了唱好這段戲,我媽媽給我下載了韓再芬版的《女駙馬》,上學放學路上都跟著哼唱。”吳晶晨説,“這一經典唱段,我也是越聽越喜歡。”

   在2017年合肥市“玉蘭杯”戲曲大賽校園戲曲比賽中,《小黃車》榮獲二等獎,隨後,“小蘭花”黃梅戲社團還參加了全國“戲曲嘉年華”大賽,12月初,“小蘭花”黃梅戲社團再登全國舞臺,赴北京參加第八屆“國戲杯”學生戲曲大賽。

   一曲黃梅戲進京拿下“國戲杯”全國大獎

   “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在第八屆“國戲杯”學生戲曲大賽的舞臺上,吳晶晨和另外3名同學表演的《誰料皇榜中狀元》是《黃梅戲金曲聯唱》的壓軸曲目。舞臺上,4名身著紅袍的“女駙馬”背對著觀眾走出來,音樂聲起,“女駙馬”們轉身一亮相,唱腔一起,就贏得了現場陣陣掌聲。

   “我當時就坐在觀眾席裏看演出,孩子們完美地詮釋了黃梅戲的魅力,就連我身邊的觀眾也不斷叫好。”周美平説。

   翩若驚鴻的《頭戴一枝花》,歡樂嬉笑的《鬧花燈》,精彩絕倫的《誰料皇榜中狀元》……“小蘭花”黃梅戲社團的《黃梅戲金曲聯唱》在100多個參賽節目中脫穎而出,獲得了大賽組委會的一致好評,評委們現場給出了“舞姿婀娜、唱腔優美、感染力極強”的讚許。

   全能型小戲骨這個小學不得了生旦淨末丑全齊了

   “小戲骨”名片:

   合肥市少兒藝術學校

   黃循德、韋思祺、花克融

   “嫂娘親她把那真情話講,肺腑言感天動地盪氣迴腸……”一副包公扮相的黃循德,手托玉帶,走著臺步,一開腔便聲如洪鐘;黃循德的身後,韋思祺一個接一個的動作練習著翻身和甩水袖;穿著厚底鞋的花克融,昂首擴胸地邁起了丁字步……

   1月23日中午,在合肥市少兒藝術學校的活動室裏,40多個小學生一板一眼地練習著京劇中“手眼身法步唱念做打”基本功。可別小瞧了這幫孩子們,他們的京劇表演《國粹流芳》在2017年安徽省“六一”少兒文藝調演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

   腳踩厚底鞋邁起丁字步一亮相一開嗓震撼全場

   今年12歲的花克融是合肥市少兒藝術學校6年級的學生,這所六年制全日制小學,還開設了形體課、國畫、電子琴、聲樂、器樂、舞蹈等藝術校本課程,花克融也選修了不少藝術課,但唱京劇卻是一門計劃之外的課程。

   原來,2016年底,合肥市“戲曲進校園”活動正式啟動,合肥市少兒藝術學校隨後將“戲曲進校園”活動與學校文化建設相結合,開設戲曲學習課程,將戲曲文化融入學校音樂、美術課堂教學中。

   有一次,學校請來安徽省徽京劇院的藝術家來學校舉辦“傳統戲曲進校園”知識講座,藝術家們還為同學們傾情獻唱傳統戲曲,當時還在上5年級的花克融,一下子就被京劇這一優美獨特的唱腔深深吸引了。2017年初,學校成立了“雅行京劇戲迷社”,花克融毫不猶豫地報了名。

   然而,這門課程卻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不僅要學唱腔,還要重新學走路。”花克融和戲迷社的同學們一起,在來自安徽省徽京劇院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勤練基本功。由於花克融聲線特別,他還鑽研起老生的發聲方法。

   現在,花克融在學校的“雅行京劇戲迷社”還有另一個名字——黃忠。23日中午,花克融腳踩厚底鞋邁起丁字步,扮演黃忠的他,亮相後開嗓唱起京劇《定軍山》選段,有模有樣的表演獲得了在場師生的肯定。

   勤練手眼身法步基本功俏花旦宛若天女下凡間

   韋思祺是花克融的同班同學,學校成立“雅行京劇戲迷社”時,安徽省徽京劇院的專業老師到各個班級挑人,從小就有舞蹈功底的她脫穎而出。“從5歲開始就學舞蹈,民族舞、拉丁舞都學過,可能有基礎,所以就被選中了。”

   翻身、車輪、甩水袖……韋思祺掰著手指頭,一個一個説著她認為的練習“重難點”,“除了在學校時,每週要在老師的指導下練習兩次,平時每天回家都會練一練。”

   2017年夏天,在持續4個月的安徽省“六一”少兒文藝調演活動中,韋思祺和另外4個小夥伴一起將《天女散花》演繹得淋漓盡致,手、眼、身、法、步的細節十分到位,一個個俏花旦們宛若天女下凡。

   小時候聽爺爺奶奶唱《紅燈記》12歲的他給家人表演《赤桑鎮》

   合肥市少兒藝術學校的京劇表演《國粹流芳》,在2017年安徽省“六一”少兒文藝調演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這段京劇聯唱節目,不僅包含了《定軍山》選段、《天女散花》,還包括《賣水》、《赤桑鎮》等,生旦淨末丑齊上臺,在800多個少兒節目中脫穎而出。

   這樣的好成績,讓在《赤桑鎮》選段中扮演包公的黃循德有點小驕傲。“我爺爺奶奶非常喜愛京劇,小時候讓爺爺奶奶教我唱歌,他們唱的就是《紅燈記》。”黃循德説起話來,聲音洪亮,唱起京劇來更是聲如洪鐘,“嫂娘親她把那真情話講,肺腑言感天動地盪氣迴腸……”現在,黃循德經常給家人表演《赤桑鎮》選段,有時候還會就一些細節和爺爺奶奶探討一番。

   技術流小戲骨踢腿、飛腳、舞袖、甩發、雲步很專業

   “小戲骨”名片:

   合肥市明珠小學

   何留、儲顥博

   踢腿、飛腳、舞袖、甩發、雲步……“10後”演繹起中國傳統戲曲,像模像樣,樣樣不落。在合肥市明珠小學也有這麼一群能唱會跳、技藝滿滿的“小戲骨”。

   第一堂戲曲課被專業老師“震”住了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似一朵輕雲剛出岫……”課間休息,何留和幾個小閨蜜聚在一起,唱起了《天上掉下個林妹妹》。網絡上“大火”的少兒版《紅樓夢》,在何留和同學之間也激起不小的“水花”,看著小哥哥小姐姐們在屏幕上大放光彩,她很羨慕,也很佩服。

   何留也是同學中小有名氣的“小戲骨”。去年9月開學,學校開設了戲曲課程,這讓素來喜愛唱歌、跳舞的何留,仿佛進入了“新天地”。第一堂課,外聘的專業戲曲老師就“露了一手”。頭一次在熒幕外看人唱戲,何留被“震”住了,拽著同學的胳膊興奮嚷道:“學戲曲多好啊,穿著戲服,甩袖子、踢腿,太有意思了!”這之後,何留就沉迷于戲曲中了。

   上學路上“吊嗓子”尷尬也要練

   何留對戲曲的喜愛,由來已久。“我爺爺奶奶都是戲迷,每天放著廣播,咿咿呀呀地跟著唱。”何留自幼跟著爺爺奶奶,戲曲聲響起,小小的她也跟著揮胳膊舉腿,不亦樂乎。

   真的學起戲曲,何留才知道並不容易。“戲曲詞幾乎都是文言文,想讀通順都不太容易,還要背下來,太難了。”何留説。更別提,很多字在戲曲中的讀音都不一樣,已經五年級的她,像剛學字時那樣一一注上拼音。那段時間,除了學習,何留鉚足了勁,和戲曲“杠”上了。

   俗話説,台下一分鐘臺上十年功,初學戲曲的何留也體會到了這份艱辛。唱戲要“吊嗓子”,白天上課、晚上寫作業,想來想去,何留覺得早上去學校的路上最適合。第一次邊走路邊吊著個嗓子“咿咿呀呀”,“收穫”了不少打量的目光,“就像看到怪物似的,好尷尬啊,真想拿書包遮住臉。”時隔數月,何留依然覺得很囧,直吐舌頭。幸虧有媽媽打氣,她才堅持下來了。

   現在,何留會唱的戲曲不少,京劇、黃梅戲、廬劇等,都能唱上一段,曾代表學校參加過比賽。學得越多,她對戲曲的興趣越濃,“聽説初中也有戲曲課,看來我還能學好幾年呢,真好!”

   練身段一練2個小時腿酸得直抽筋

   何留的同學儲顥博,也是拿了好幾個獎的“小戲骨”。他第一次接觸戲曲挺偶然。家裏開飯店,有一天,客人提出要看戲曲節目,他打開電視、調好臺之後,也跟著看了起來。“挺好聽的,咿咿呀呀的,和平時唱歌完全不同,特新鮮。”儲顥博説,這之後,他偶爾也會聽聽戲曲。

   這學期開學,學校開設戲曲課,儲顥博有種正合我意的快樂,他甚至“哈哈哈”地笑出聲了。

   練唱腔、背戲曲詞,這對儲顥博來説難度不太大,可練身段倒讓他吃了點小苦頭。“練習大雲步,就是踮著腳,繞著舞蹈教室轉圈,一圈又一圈的,停下來時頭可暈了。”練習強度最大的幾天,儲顥博一練就是兩個多小時,到家之後,腿酸得直抽筋。

   儲顥博的辛苦沒有白費。去年,他代表學校,分別參加了經開區、合肥市的戲曲大賽,捧回了三等獎。他有個小“野心”,“如果可以一直唱下去,成為一個專業演員就好了。”

   理論派小戲骨“唱念做打”樣樣通戲曲知識儲備滿滿

   “小戲骨”名片:

   合肥市稻香村小學

   李鑫妍、徐碧婧

   “説説你所了解的戲曲吧。”“京劇、廬劇、黃梅戲、崑曲、越劇、粵劇;青衣、花旦、武生、書生、老倌、丑角、刀馬旦……”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真的很難相信,這些專業的戲曲知識是從一個四年級的孩子嘴裏“冒”出來的。去年,合肥市稻香村小學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短短幾個月,不僅有一大批能唱會跳的“小戲骨”嶄露頭角,還有儲備滿滿各路戲曲知識的“小學究”型“戲骨”。

   學了唱戲又學知識了解戲曲的“胃口”很大

   來,先出兩道題目:臉譜中各種顏色代表人物有哪些?請列舉京劇的表現形式,詳細説説。

   能回答出來的讀者有多少呢,別驚訝,這些可是稻香村小學“稻香花戲樓”課程的基礎考核內容,一年級的小朋友都知道哦。不僅能説,他們還能畫,教師辦公室裏放著厚厚一沓臉譜畫,各個畫得似模似樣。

   “您看,這是紅臉人物,額頭上有一把鋒利的劍,看京劇時有這樣的扮相就是荊軻了,他代表正義、英雄的形象。”説話的是李鑫妍,今年四年級,雖然小,説起戲曲知識來卻頭頭是道。和很多同學一樣,李鑫妍看戲曲節目主要通過春晚,“第一次看到時覺得好奇怪,演員滿臉都化上粧,看不清人的樣子了,唱歌的聲調也和平時聽的不一樣。後來聽著聽著,竟然越來越喜歡了。”

   學校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之後,李鑫妍很高興,先報名學習黃梅戲。不久之後,她覺得不“滿足”,又加入戲曲知識課堂,“想多了解一些戲曲文化知識,這對唱戲也有幫助。”李鑫妍説,在學習戲曲方面,她的“胃口”大著呢。

   通過這幾個月的學習,李鑫妍的戲曲知識豐富了不少,如她所期望的,唱戲曲時遇到難以理解的詞和唱腔,聯想到相應知識,一琢磨,難題基本都能破解。更開心的是,因為學習戲曲知識,她的知識面擴展了不少,語文閱讀、寫作能力大幅提升,對中國歷史也了解得更多了。

   挑戰京劇“高難度”正宗程派程腔

   “哇,他們畫得可真好啊!”“你看,這竟然是一年級學生畫的,畫得太像了,太厲害了!”這幾個活潑開朗的小丫頭,是學校戲曲社團的成員,第一次看到戲曲知識課堂的學習成果,她們很驚訝,讚不絕口。

   相對來説,今年五年級的徐碧婧是有戲曲“家底”的,舅奶奶是文藝工作者,從小常跟在後面聽戲,印象深刻。她也確實有天賦,説起唱戲,嗓子一“吊”,張嘴就來,“柳暗花明休啼笑,善果心花可自豪……”一唱三嘆、眼神流轉,京劇中最難的正宗程派程腔,就這麼猝不及防地充斥耳畔,輕柔婉轉。

   “既然學唱戲,就要學最難、最正宗的。”抱著這種想法,幾個小“戲骨”還挑戰了多種角色,説起區別,各個“門清兒”。“貴族小姐大多都是青衣,小丫頭是花旦。所以,青衣一般都笑不露齒,而花旦一笑就會把牙齒露出來,也很可愛。”她們一邊説著,還演起了一段青衣的經典動作,也是精彩傳神,活靈活現的。

   首次“吊小辮”疼哭了體驗戲曲演員艱辛

   學戲幾個月,徐碧婧和搭檔高恒藝、汪樂妍曾代表學校,參加過多次比賽和演出。説起這些,小小的她們露出了與年齡不相符的懂事,“戲曲演員太難了,真不容易。”

   首次登臺,幾個“小戲骨”來到化粧間,看到華麗的戲服和亮閃閃的配飾,興奮極了。可是,幾分鐘之後,她們就笑不出來了,“太疼了,化粧前要先吊小辮子,把頭髮狠狠地向上扎,還要用發套勒住,可真受不了。”高恒藝和汪樂妍先化粧,當化粧師抓起頭髮的瞬間,兩人都忍不住哭了。梳好頭、戴好頭飾,頭上頂了約十幾斤的重物,壓得小姑娘們直頭暈,高恒藝還難受得吐了。

   幸虧,幾個小姑娘很堅強,頗有幾分專業演員的職業精神。上了舞臺,她們迅速忘記身體不適,全情投入表演,收穫好評不斷。“老師讓我們學戲曲,不僅是學唱,還要學習演員們的專業精神。想想他們,再想想自己平時學習態度,覺得挺不好意思,以後還得更認真一點。”小姑娘們説道。

   現在,徐碧婧和汪樂妍最大的苦惱是,和表哥表姐們找不到共同語言了。“有上高中的,有上大學的,他們都沒有開戲曲課,不愛聽,也不樂意學。唉,可惜呀……”言語間,徐碧婧一副小大人的樣子。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熱點推薦
戲曲圖集
860010-1140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