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濟南3月18日電 題:山野起歡歌——山東萊陽用歌聲講述鄉村故事
新華社記者邵琨
把鐵锨、土雜肥裝上電動車,山東省萊陽市譚格莊鎮譚格莊村的果農宋文田哼着歌兒,駛上山間小路。這是他享受的開心時刻。
宋文田是社交平臺上小有名氣的民間歌手。“我不是專業歌手,唱得也談不上好聽,但就是喜歡。”他説。
近年來,萊陽市順應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為民間歌手搭建展示自我、提振精氣神的村歌比賽舞臺。為吸引群眾參與,比賽分為原創村歌、全民大合唱、“村咖”三個賽道,讓具有一定聲樂基礎的歌唱愛好者都能參與。萊陽還利用多種方式為群眾做好推介傳播。
與宋文田一樣,萊陽市國術螳螂拳體育俱樂部負責人管德利也喜歡唱歌。練完功夫回到房間後,他寫了一段與螳螂拳有關的歌詞,然後得意地發給萊陽市音樂家協會主席蓋永政。
蓋永政介紹,在萊陽,愛好音樂的老百姓不少。“他們可能唱得不好,歌詞寫得也一般,但有股熱情。我從中挑選一些,幫他們改歌詞、編曲、伴奏、錄音,然後發到網絡上。”
萊陽曆史悠久,萊陽梨遠近聞名。“中國梨鄉綠色萊陽,紅色堡壘實幹擔當,支部領辦合作共享,一路奮進一路康莊。”臨近傍晚,一走進萊陽市團旺鎮光山村,便聽到遠處傳來歌聲。
這首由萊陽本地人譜曲、作詞的《跟着支部一路康莊》在村歌大賽上唱響時,贏得陣陣掌聲。
説起這首歌,光山村村民、光山村百人女子合唱團成員孫芳欣自豪地介紹,這些年,村黨支部帶領村民建成16個冬暖式大棚,村裏還引入不少企業,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業,收入有保障,“現在唱歌,感覺精氣神更足了”。
萊陽村歌大賽的參賽選手、主持人、啦啦隊員均是當地群眾。參賽選手職業多樣,司機、廚師、電商主播、農民等均可登臺獻唱。
群眾主創、群眾主推、群眾主演的模式,吸引了眾多百姓參與。去年6月以來,萊陽市共舉辦60余場村歌大賽,來自全市18個鎮街、300多個村莊的2000余名選手參賽。
萊陽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董新雲説:“一個村的歌,就是一個村的故事。”
萊陽以“村歌”為抓手,將村歌大賽與梨文化季、鄉村美食大賽相結合,聯動景區、星級酒店等資源,開發文創産品,豐富旅游商品種類和內涵,提升服務質量,形成農文旅商融合發展的新局面,為鄉村振興增動力、強合力、添活力。
简体
繁体
拼音
蓝底黄字
黄底黑字
黑底黄字
原始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