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莫旗“曲棍球之乡”新名片

在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下简称“莫旗”),曲棍球早已成为地域文化的一部分——公园的曲棍球雕塑、围栏上的曲棍球球杆、曲棍球造型的路灯……从哈森开始,一代又一代接续耕耘,实现了莫旗曲棍球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传统到现代的传承和发展。绵绵用力,才能久久为功。莫旗曲棍球的现代化探索之路从未止步。

“我们有一代又一代的传承”

孟军是莫旗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曲棍球教练,从阿拉尔镇中心校曲棍球“源乡”到2008年站上北京奥运会的赛场,孟军从一个穿着胶鞋在泥地上打球的达斡尔族小子走进了国家队的大门。“如果说莫旗有哪些领先全国的发展优势,我认为就是我们有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孟军说。第一代传承人哈森帮助莫旗完成了从传统“波依阔”到现代曲棍球的转型,建立了国家第一支专业曲棍球队伍。孟军的教练孟慧臻也是其中一员。十几年时间里,孟慧臻随队征战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在全国比赛中屡获冠军,退役后成为第二代传承人,编写了《曲棍球教学大纲》,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曲棍球运动员。而后,孟军和队友孟立志一起接过了接力棒。

孟军说:“我们前辈努力将这项运动发扬光大,让这一古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走向世界、焕发生机。我们也要永远传承老一辈人勇于开拓的优秀品质,把莫旗的曲棍球光辉传承下去,带着更多的孩子去看更大的世界。”

莫旗曲棍球队代表内蒙古在全国赛事中共获得40多次冠军,有300多人次代表国家参加比赛,并出访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也成为所有莫旗人的骄傲。在曲棍球训练基地训练的队员敖杨是从阿拉尔“源乡”一路打上来的队员,他说:“小时候我们就在路边土地上打球,现在我们能在亚洲最大的标准化球场打球,这么多年来莫旗教练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让莫旗很多孩子和我一样有出门看世界的机会,退役之后我也打算回到家乡做一名教练,教更多的孩子。”

“走出去”还要“办起来”

莫旗曲棍球运动之所以在全国领先,得益于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包括后备人才学校的建立、专业教练员的配备、长效的管理规划机制,以及科学的以赛代练的曲棍球训练模式。

“通过比赛对抗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曲棍球的兴趣。”民族第二小学教师苏力强说,“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我们会带他们参加比赛,全旗、全自治区或是全国的,通过比赛检验平时的训练情况,查缺补漏。”去年暑假,新疆塔城的学生来到莫旗夏训,和民族二小的学生进行过交流赛。

不仅“走出去”,还要“办起来”。为了让更多孩子有参赛机会,莫旗也在积极打造青少年赛事品牌。截至目前,莫旗已连续3年举办全国青少年U系列曲棍球锦标赛、第三届中国小学生曲棍球夏令营。同时,每年还会举办内蒙古自治区曲棍球锦标赛、呼伦贝尔市“体彩杯”青少年曲棍球比赛等。

“这也是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希望通过在莫旗举办大型曲棍球赛事提升学生水平,也带动曲棍球后备人才学校的比赛积极性,让他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参加全国比赛、在家门口就能学到优秀队伍的技战术水平。”莫旗教育体育局副局长苗春英说。苗春英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曲棍球亚冠赛忙碌着:“一个自治旗能办国际比赛,对我们是宝贵的学习机会。”

在苗春英眼中,曲棍球是莫旗的“金名片”。“希望通过赛事举办探索体育旅游的新模式、新业态,推广达斡尔族的传统非遗文化,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如今,莫旗正在通过积极办赛和举办夏训、夏令营等形式,积极吸引全国各地队伍来到莫旗,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名气有了,自然就能吸纳更多后备人才,比赛成绩就是最好的招生简章。这在莫旗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得到了印证——随着近几年莫旗曲棍球的发展越来越好,学校的生源也从莫旗扩大到周边的地市。孟军说:“近几年莫旗曲棍球成绩越来越好,尤其是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锦标赛上,我们学校的名声在周边地市也越来越响,通辽、扎赉特旗、阿荣旗的家长了解我们学校后,会主动报名把孩子送过来上学。”

“近几年,全国性的曲棍球赛事大都是以省区市为单位参赛,而莫旗出的队伍都是以学校为单位。我们在比赛中发现了差距,不集中专业化训练,成绩提不上来。”苗春英说。谋而后动。为此,莫旗及时调整工作计划,今年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选择一两所挂牌体校,整合优秀教练员组建U10、U12、U15的男、女精英队伍,通过以赛促训、逐级选拔培养的方式,搭建后备人才保障的“金字塔”基础。

久久为功 发挥曲棍球多元价值功能

在莫旗民族幼儿园,为了传承好“波依阔”这项民族文化,副园长鄂丽娟早在几年前就把传承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项目编入了校本课程,“不光是让达斡尔族孩子传承本民族的文化和特色,也让其他民族的孩子了解。”曲棍球运动饱含了达斡尔族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现在成为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的重要载体,成为莫旗各族人民的共同骄傲和象征。

苗春英说:“之前是几所民族学校开展曲棍球运动,现在已经铺开到全旗各学校,成为校园体育运动中不可缺少的体育项目,莫旗不光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也培育文化,通过曲棍球舞蹈大赛、曲棍球知识竞赛等将曲棍球文化展纳入校园文化艺术节板块,形成浓厚的曲棍球文化氛围。同时我们还将校园曲棍球纳入年终督导考核体系与各学校成绩排名挂钩,大大提升了普及率和学校的重视程度。”

如今在莫旗,曲棍球早已走出校园,古老的“波依阔”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成为莫旗新的经济增长点。2022年,旗政府制定并实施了《莫旗曲棍球运动发展十年(2022―2031)规划》《莫旗曲棍球后备人才发展计划》《莫旗曲棍球后备人才学校年终督导考核细则》《莫旗曲棍球后备人才学校建设和发展计划》《莫旗曲棍球专业人才引进计划》《莫旗曲棍球后备人才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方案》《莫旗曲棍球后备人才各级赛事方案》《莫旗曲棍球专业教材编译计划》《莫旗曲棍球后备人才数据库建设预案》等20多项方案和制度,从人才培养、队伍管理、设施配备、文化氛围养成等六大方面构筑了“宽领域、全链条”的莫旗曲棍球运动发展体系,扎实构建了曲棍球运动发展的制度基础、人才基础、设施基础、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

莫旗副旗长吴明学表示,莫旗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发挥“曲棍球之乡”的资源优势,通过充分释放曲棍球文化独特魅力,打造曲棍球训练和赛事品牌,推动校园普及和提质,完善发展体制和机制,努力把莫旗建设成为全国曲棍球运动重点人才培养基地,打造曲棍球+文化旅游基地,叫响“曲棍球之乡”的莫旗新名片。(转自4月19日《中国体育报》01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