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第一時間——資訊喚醒每一天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4月05日 16:48 來源:CCTV.com

開場白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各位網友大家好,今天我們邀請到了《第一時間》製片人哈學勝,主持人歐陽夏丹、馬斌以及特邀嘉賓做客“CCTV優秀電視欄目”系列在線,與大家共同探討:《第一時間》——喚醒資訊每一天。歡迎大家參與!首先請各位嘉賓各説一段簡短的開場白。
  【主持人:馬斌】開場白: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馬斌,來這兒好多次了,今天再陪您貧一會兒吧。
  【特邀嘉賓:吳鬱】開場白:網友朋友好,又一次來到這裡和大家聊聊欄目和主持人的事情,《第一時間》我很喜歡,我出去講課的時候,或者在廣院講課的時候經常把這個欄目和主持人作為講課的範例。歡迎和各位有進一步的交流。
  【製片人:哈學勝】開場白:大家好,首先感謝大家對《第一時間》的關注,今天從幕後走到臺前,也算是見了一回天日,很高興,希望大家能夠享受下午的《第一時間》。
  【主持人:歐陽夏丹】開場白:大家好,抱歉遲到了。因為在錄魅力新搭檔的宣傳,剛剛趕到,馬上進入交流。

哈學勝:下一步要事實與觀點分開


  【半落梅花婉婉香】自2003年初鳳凰衛視“有報天天讀”開播以來,電視讀報的節目形式在我們的電視屏幕上也風靡起來。請問《第一時間》是如何把握自己的話語空間的?
  【製片人:哈學勝】我們經濟頻道主任郭振璽有一句著名的話,叫做“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對節目而言也一樣,只要心中裝著觀眾,舞臺大得很。

  【走過路過啊】恩,這個嘛,很想問問作為主持人,馬斌和夏丹作為播報者,屬於百分之多少的行列呢?
  【製片人:哈學勝】好專業呀。不知你有沒有一個經驗:在地鐵或者公共汽車的車廂裏擠著看別人受裏的報紙別有一番情趣,覺得好豐富,可是等自己買來看的時候,卻發現沒那麼有趣。這可能也是讀報節目的一個吸引力吧。目前我們的節目收視狀況不錯。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有人認為:電視讀報節目存在著“讀”有餘而“解”不足的缺失,請問嘉賓怎麼看待這種缺失的呢?
  【製片人:哈學勝】我們經常發現一個問題,就是有些報紙的消息題材很有誘人,但細節不全,提供事實不足。可以説“包裝”太嚴實,“解開”不容易。新聞是解惑的,但有的新聞讀完了,我們自己反而有很多困惑。

  【等待戈多!】要想節目好看,就要多在表現手段上下功夫,我覺得馬斌讀報缺少點題的環節,缺少一種新聞的節奏感,另外,應該多增加圖片、音樂、動畫等表現方式,不知道嘉賓們是否同意?
  【製片人:哈學勝】你的問題很內行,眼光很“毒”,突出馬斌的點評和包裝上的活潑性是我們下一步要著力解決的問題。尤其要注意將事實與觀點分開。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除央視《第一時間》外,上海衛視《看東方》的“早報早知道”和“讀家新聞”,江蘇臺城市頻道的《南京零距離》、《孟非讀報》以及北京衛視的“第七日”和早間節目“北京您早”中也有報摘報評板塊等,請問嘉賓,央視如何在眾多類似的節目中脫穎而出呢?
  【主持人:歐陽夏丹】我個人覺得這些讀報節目各有各的特點,大家都在拼內容、形式、主持人的個性,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就要看這個主持人的觀眾緣怎麼樣,這是很難説的清道的明的東西。
  【走過路過啊】照此推理,那麼央視的欄目和主持人是不是就意味著拔得頭疇,具有一定優勢呢?
  【製片人:哈學勝】從播出平臺上來看,我們是佔了一定的便宜的。但我們是絲毫也不敢怠慢的,我們特別尊重兄弟臺的努力,並希望大家能一起把讀報節目做火,市場大了,大家的日子都好過。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把節目做得更貼心。多支持呀!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有人認為:有現場感的電視新聞才是電視的獨特魅力所在,讀報節目畢竟只是電視新聞節目形態的一個補充,是新聞的'二傳手',缺少新聞原創性,請問嘉賓,讀報節目到底能走多遠?
  【製片人:哈學勝】沒錯,讀報節目是缺乏新聞的原創性,但這並不是它的缺陷,因為他本身就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新聞節目,而是一個評論節目,具有獨特的價值,獨特的靈魂,它只不過是寄託于某種東西而已。只要報紙在,讀報節目就在。
  【主持人:馬斌】沒有二傳手扣不了的球,我想説的是讀報不是轉述,是新聞的重新整合,你的選擇、敘述方式、不同內容的組合,這些其實已經是全新的表達,可以借力打力,可以委曲求全,可以指東打西,這裡面的言外之意會很有意思,這恰恰是我努力的空間。

  【離開海岸線】感覺“時尚”板塊比之其他時尚節目,更重文化品位,但是內容卻仍然龐雜, 雖然時尚本該五花八門,五彩繽紛,但是這一塊給人的感覺始終在娛樂的“俗”和品位的“雅”之間搖擺不定,會不會兩種口味的觀眾都抓不住呢?
  【製片人:哈學勝】在這一板塊設計之初,我們提了兩句口號叫做“觸摸時尚,感受流行”但經過兩年的實踐之後,我們發現一個以編輯和整理資訊為主的欄目是很難完全按照自己的設想進行的,受資源的約束太大,所以我們後來又提出讓觀眾在早晨能夠享受到視聽之娛,爭取給他們一個好的心情,通過作品的展示而不僅僅是資訊的提供讓大家能感受到作品的原味。但限于資源目前還很難做到我們的希望狀態,但會一直努力。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南方週末》將“2003年度致敬之年度電視欄目”授予了“有報天天讀,理由是:”作為一欄以摘要播報報刊資訊為主要內容的節目,'有報天天讀'體現了強烈的個性:對政治和社會的敏感,同情心與批判精神的結合,加上在電視媒體上難得一見的真性情的流露。”請問嘉賓,《第一時間》與《有報天天讀》的方向和距離在哪?
  【製片人:哈學勝】都提供資訊,也都提供評論,都有一個有個性的性情中人做主持人,這是我們的共同之處。不同之處也是顯而易見的,有個性的人就不會相同,或者説“君子和而不同”,只要按照自己的性情去做,就不用擔心雷同。
  【特邀嘉賓:吳鬱】我覺得“有報天天讀”它媒體的平臺不同,楊錦麟更多表現出一個知識分子的憂國憂民和新聞工作者的輿論監督意識,他的風格不是輕鬆快樂,而是有點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感覺,比較率性,偶爾對一些他氣憤的社會現象就直接罵了出去。有一次在指責造成礦難的礦主時就歸納為 “孫子”,這就未免太個人化了,于媒體的身份色彩他是不大顧忌的,所以在鳳凰臺的節目字幕裏都被打上“純屬個人觀點,與本台無關”。這樣的媒體身份的把握在央視是不可以的,在內地電視臺、廣播電臺恐怕都是不合適的。可能我們內地的節目和楊錦麟對事物的判斷大體是一致的,只不過表達分寸上是有區別的。

  【走進幕後】我聽説做讀報節目都很辛苦,都是每天起大早,找資料找話題,還要看很多報紙雜誌還有電視節目,請問製片人,你們也是這樣嗎?一般要準備多少條話題?是臨時現場發揮還是事先準備好啊?呵呵
  【製片人:哈學勝】應該説全欄目各個崗位都是非常辛苦的,主持人尤其辛苦,他們儘管白天不上班,但每天早晨連續早起,顛倒黑白不見天日,很殘酷。製片人的工作時間可以説不分黑白,值班室每天睡覺大概有六個小時,夜裏四個小時,第二天上午再補兩個小時,不值班時還要開會,沒準。《第一時間》能受到觀眾喜歡,完全是因為我們這個團隊真正付出了心血和健康。至於選題,每天瀏覽的數量加起來應該有幾百條不止,經過幾道篩選之後,應該有三十到四十條。

  【走過路過啊】記得《第一時間》在開播週年的節目裏沒怎麼慶賀啊,下一次,一定要好好慶祝一下哦!
  【主持人:歐陽夏丹】在開播週年的節目裏,我們只是在串詞裏説了説,沒敢大慶,怕招人罵。下一次我們會琢磨一個比較有新意的慶祝方式,和喜歡我們節目的觀眾一起來分享,有好點子也告訴我們哦!
  【走過路過啊】好的好的,天天關注一直關注!
  【製片人:哈學勝】怕人罵自戀。只在自己辦公室裏過一下,出去吃一下,樂一下。

 

吳鬱:解讀有分量的新聞是《第一時間》的拓展空間

  【中國吉祥0】 電視相對於其他媒介有互動的優勢,請吳郁老師給我們講一下《第一時間》發揮電視互動優勢的特點?
  【特邀嘉賓:吳鬱】目前《第一時間》的互動是通過短信平臺來實現的,每天選擇話題大家呼應的人還是挺多的,我當時感覺到是吸取了廣播的形式,比如交通臺的“一路暢通”的短信互動做得非常好,他們都是有主題的,而且都是很積極的,又是很有人情味,《第一時間》做得也不錯。有些欄目可能還用上了網絡,比如《健康之路》,它還有電話等等,但是對於新聞欄目來講,這後兩種形式相對來説就慢了一些。以前鳳凰有一個欄目叫《媒體大拼盤》,為了表現互動,設計了民間評論員、方言報提要,但都不是真實的。不過這種探索精神還是對電視傳播有啟發的,現在的短信平臺就是真實的了,是時時的了。互動的優勢就是有話題的選擇,讓觀眾有話可説,對建設和諧有自然而然的積極作用,而沒有宣傳硬性的灌輸的味道。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對於一檔讀報節目來説,主持人就是節目的靈魂。而只有個性鮮明的主持才能在頻道競爭中脫穎而出。請問兩位主持人,你們認為“讀新聞”與“播新聞”有何不同?
  【特邀嘉賓:吳鬱】這是問兩位主持人的,但是我也有興趣談談。你這裡説的讀新聞就是指的讀報這種吧,那麼它對信息的理解滲透性可能要求更高一些,還要加一點,就是語言要重新組織,要按照更加符合聽覺接收的規律,口語一些,不能完全依照平面媒體的文字語言。另外播新聞有相當的難度,播音員要有非常好的語言基本功,播的好的和播的差的有天壤之別。播的好的,觀眾不用費力就能夠聽得明白,播的不好的,根本就是耳旁風,聽不進去,注意力馬上就溜走了。還有有稿件的播讀,有時候這種對文字的依賴反而會成為一種表達意思的束縛和障礙,所以也是很矛盾的,好像只要有文字就不容易出錯,但是如果不能夠在信息的主次上、內容的層次上有很好的把握和表達上的處理,就把信息平面化了、表面化了。最近的《媒體廣場》文靜面前已經沒有提示器了,她的這種讀報顯然和有提示器的比較難度又加大了,就需要很好地梳理信息和傳達信息。
  【主持人:馬斌】讀新聞和播新聞沒有大的差異,就好比你是吃蒸饅頭還炸饅頭片取決於人愛不愛吃,能不能吃飽,所以説讀新聞和播新聞重要是看他能不能有效傳達,這是唯一的衡量標準吧。這裡還有一個是內容和形式匹配問題,你要説傳統的新華體肯定不倫不類,這就告訴我們有的餡適合蒸包子有的餡適合包餃子。

  【離開海岸線】新聞板塊偏于獵奇,追求戲劇性和新奇的效果,的確增加了節目的 吸引力和可看性,但是,一旦對偶發事件的關注過於頻繁,是否會影響節目“講人情味”和民生關懷的人文底色呢?
  【特邀嘉賓:吳鬱】現在《第一時間》還是好看、好玩上文章做得比較多,大家也比較接受。你的意見肯定是希望這個欄目做得更好,希望這個欄目更上一層樓。當然從經濟頻道這個角度感覺有時候所選擇的新聞和經濟的關係稍微遠一點,雖然我們的生活中離不開經濟,但是還是遠了一點,希望關於經濟的一些決策或者變化,特別是和百姓的民生接觸比較密切的經濟類信息,在《第一時間》的讀報裏或者新聞板塊裏看到貼近百姓的通俗易懂的解讀,選題要有份量,解析卻非常親和,貼近實際,針對性強,達到上和下的溝通。這個有難度,但是做好了,肯定是大家非常渴求的,喜聞樂見的,所以你的意見也很有道理。

  【漫遊世界】吳老師你好,你是不是也給《第一時間》澆點冷水啊?
  【特邀嘉賓:吳鬱】澆冷水的話就是剛才我談到的在信息選擇上和經濟的關係再密切一些,能夠有一些硬性的有份量的新聞,然後又做到舉重若輕的解讀。這是《第一時間》可以拓展的空間。

  【放射線33】目前,開設了電視讀報類節目的媒體可以羅列出一大串, 眼睛都給看花了,這些節目對新聞的選擇不可避免的有交叉,有重復,如何在類似中不同,請吳老師談一下讀報類節目生存戰略。
  【特邀嘉賓:吳鬱】現在所有的電視欄目,比如説談話節目、新聞節目、各種各樣的專訪,更多的是一些節目形態上的劃分,形態上是有雷同的,不等於欄目就一定會雷同。這就是要求讀報欄目具體的定位要獨特,它是在哪個頻道裏的,在什麼時段播出的,是為哪些觀眾群服務的,這些問題明確了,就可以比較好地解決雷同問題。據我了解,《南京零距離》的孟非讀報,每天只選擇兩三條信息,還經常是報紙上有不同觀點的事情,來展開議論的,他的讀報重在評論,重在觀點的展示和交流,不重在信息。《第一時間》在經濟頻道,理應突出經濟的特色,《媒體廣場》在新聞頻道,它的選材就不能忽略大報、頭版頭條等硬性新聞。還有主持人風格的不同,還有欄目的一些其他手段運用的不同,總之個性化傳播和差異化傳播是生存的策略。

  【放射線33】是電視讀報是文字新聞的“二道販子”,又不可能保持紙上媒體,書面語言的邏輯性和嚴密性,再加上説新聞者個人口味的介入,讀報節目是否在一定程度上會失真,請吳老師談一下您的看法。
  【特邀嘉賓:吳鬱】“是否失真”確實取決於主持人對消息的理解和把握,以及語言的組織、表述。這是兩個層面。如果對消息把握得不夠準確,那就可能會失真了,抓住一點,不知其餘,如果語言組織上比較遊移,不是很簡潔,或者把簡單的事兒説得雲山霧罩,而不善於梳理清楚事件的脈絡,那就會造成信息的損失和傳播的阻塞。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 中國人民大學喻國明教授説:“電視新聞也需要對新聞的解讀和價值判斷,'讀報'的出現,恰恰實現了它在信息量上的加深、加厚,'怎麼説'和'説什麼',成了'讀報'的兩個拓展空間。”請問嘉賓,《第一時間》在這兩個空間的拓展上表現如何?
  【特邀嘉賓:吳鬱】“説什麼”首先就是一個新聞信息的選擇,因為新聞傳播機構是一個信息總匯的地方,它有條件也有義務為觀眾提供比較寬廣的視野,所以選擇的範圍很廣,但是到底選擇什麼是在欄目的手裏。可能現在還是“輕的”、“軟的”偏多,比過去增添了很多的色彩,但相對來説,“硬性的”、“有分量的”選擇得少。希望在這方面慢慢有所改進,探索出一條舉重若輕的路。而“怎麼説”呢,我覺得要從貼近實際、貼近百姓的角度來説,這不僅僅是一個語言或語氣上的親和,其實它要求針對性更強,更有深度。有角度問題,有視野問題,可以提供有關的一些資訊,這樣可能有助於觀眾對節目所選擇的信息有深入和立體的了解。

  【我為TV抓狂】馬斌和夏丹的風格在央視主播中算個性突出的,但是,和許多地方檯的優秀主持人相比,動感不太夠,個性似乎顯得不如地方檯的鮮明。是否央視嚴肅大氣的颱風也會必然地影響到主持人個性的發揮呢,請吳老師回答。
  【特邀嘉賓:吳鬱】我覺得馬斌和夏丹在節目裏的個性已經比較鮮明了,我覺得《社會記錄》的阿丘、《媒體廣場》的文靜都表現出了自己鮮明的個性,跟地方的一些可以讀報主持人比較起來,同樣是個性鮮明的。至於動感嘛,我覺得它並不是個性最重要的因素,有時候把握不好,反而會干擾人們的視聽。這兩年中央電視臺在風格多樣化上邁的步子還是比較大的,電視節目多樣化、個性化是觀眾真正的期待,而不是一味地模倣哪一種所謂時尚的一些樣式,那樣其實是達不到個性化,而只是一種趨同,讓人感到乏味。不知道你是否同意的我意見?

  【安妮百合】請問吳老師,怎麼解釋“資訊”這個詞?是包括新聞在內的所有信息嗎?
  【特邀嘉賓:吳鬱】資訊包括新聞在內,它比新聞的範圍更廣一些。

  【節日慶典!】現在讀報節目有點氾濫了,但是也有表現突出的,第一時間是我最喜歡的節目之一,不過,我覺得話題的選擇上是否應更精些,社會新聞的噱頭還是少些好,嘉賓們的看法呢?
  【特邀嘉賓:吳鬱】我覺得早上看到的《第一時間》還是挺快樂和輕鬆的,我覺得信息的梳理也不錯。當然這裡面做得更得心應手的可能是你説得新聞的噱頭,可能大家關心的問題最好也能夠涉及到,現在這方面涉及得比較少。在讀報的第一條的時候最好能夠扣準大家最關心的話題,有時候覺得這方面的分量不太夠,或者説比較邊角了一點。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是這方面的意見?

  【節日慶典!】吳教授,您是這裡的老朋友了,讀報節目可以更多的表現主持人的個性與語言風格,您認為讀報節目的主持人應該以何取勝?
  【特邀嘉賓:吳鬱】讀報時間這種讀報是這幾年是興起的,實際上讀報一直都有,比如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新聞和報紙摘要節目,新聞聯播裏也有報紙摘要,但是和我們大家現在看的讀報不一樣。主要是對報紙內容的選擇上過去都是社論、頭版頭條,形式也有很大的不同,現在的讀報是更加貼近觀眾的,為觀眾服務的,而不是那種指令性的。這樣的讀報實際上首先是編輯對信息的選擇觀眾所關注和有興趣的,共同的一些社會話題,還有一些軼聞趣事,當然有加了很多有趣的畫面或者圖象。從主持人角度來講,他必須把信息拎得很鮮明,一方面是考慮到它的新聞傳播的需要,更要考慮到觀眾的心理對什麼可能會有反映。而且會適當有一點點議論的色彩和態度和觀眾的交流。這樣對主持人的新聞素質要求是更高的。另外對傳播要心理非常有數,怎麼樣做到觀眾會接受一些信息,或者一些信息會引起他們的注意。所以這些主持人平時對社會生活不是處在隔膜狀態,對老百姓的喜怒哀樂的脈搏摸得很準。這些信息都是經過他們消化的,很有感觸的。所以就不僅僅是一些形式上,或者表情動作説或者語言誇張的一些外部的變化,而是主持人自身對社會現象,對一種新聞信息的理解和判斷,把它傳達給大家。

 

歐陽夏丹:做資訊節目比較有把握

 

  【小眼睛比目魚】 夏丹,在“戀上女主播”的評選中,您是唯一的央視女主播,感覺姐姐乃內外兼修型的,能對咱們這些對主持工作感興趣的人説點什麼嗎?
  【主持人:歐陽夏丹】你好,做主持人要三思而後行,要有體力和心裏的準備,做錄播節目的主持人往往要在現場耗四五個鐘頭,要有耐力,像我們這種做日常直播節目的主持人,天天得早起,要扛得住。

  【走過路過啊】哈哈,除了你的主持,其實你的打扮著裝也很得體哦,在我看來你是最會穿衣的女主持。我的眼光很犀利也很挑剔的,看《第一時間》的另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看夏丹又穿什麼PP的衣服啦!呵呵,你的服裝是自己挑選搭配的嗎?
  【主持人:歐陽夏丹】沒錯,都是自己在交了很多學費在不斷的失敗和總結經驗當中一步步的磨合到今天的,好在我有一個姐姐,這方面很在行,她平時會給我很多意見和建議,並且在桂林找到了一個好的裁縫,姐姐開雜誌的時候,如果發現了適合我的造型,就會把畫頁剪下來拿給裁縫看,讓他稍做改動之後做出來,然後打包寄給我,所以很感謝姐姐,她是我的好幫手。

  【漫遊世界】歐陽夏丹你好,談談你魅力新搭檔的魅力啊?
  【主持人:歐陽夏丹】在這個節目當中,高博是我的搭檔,他的魅力在於:輕鬆搞笑,遊刃有餘。

  【走過路過啊】《第一時間》是一檔清晨和大家見面的欄目,很是好奇各位的工作作息時間,是不是很不規律呢?
  【主持人:歐陽夏丹】恰好相反,就是太規律了。每天淩晨5點起來,晚上10點之前一定要入睡,堅持快3年了,有點羨慕那些不規律的工作人群了。

  【中國吉祥0】我想到了“三味書屋”,不知道《第一時間》和“三味書屋”有什麼聯絡?嘉賓給我講一下“經濟味、早間味、人情味”的含義?:)!
  【主持人:歐陽夏丹】我們的節目是大經濟的概念,柴米油鹽醬醋茶都會涉獵,任何事情都可以從經濟的角度來解讀。早間看我的外形就知道了,有的時候眼睛會腫腫的,哈哈~~~其實早間我們更想給大家傳遞的是一種清新、陽光、朝氣的感覺。另外串詞,我們力求突出個性,口語化,生活化,通過人性的關懷來拉近和觀眾的距離。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夏丹,主持娛樂節目與資訊節目,你覺得哪類節目能夠更能讓你有遊刃有餘的感覺?
  【主持人:歐陽夏丹】資訊節目做了快七年的時間了,很熟悉它的場氣和規律,比較有把握。娛樂節目很少做,平時在家喜歡看,但輪到自己做的時候,就有些找不著北了,還要多磨練和學習。

  【中國吉祥0】歐陽夏丹您好,2005年7月份有媒體評選您為“顛覆中國電視的十大‘另類’主持人”之一,評論為“顛覆手段:爽極”,評語為:外柔內剛、溫婉細緻,歐陽夏丹的出現,讓偌大的央視變得有些不同,就像城市上空吹來一襲清爽的晨風。歐陽夏丹成功之道在於她是“説”新聞而不是 “念”新聞,在觀眾飽受電視刻板呆滯冰冷的播報方式折磨之後,出現一個近乎和你平常聊天談話的一種不死背稿子的輕鬆形式,讓人感覺親切自然、舒服無比。——您感覺怎樣?
  【主持人:歐陽夏丹】我也在網上看到這篇文章了,覺得有些意外,因為一直覺得自己的個性還不夠鮮明,遠遠達不到顛覆的程度。不過,他評價我的爽極,我倒是很樂意接受,因為我的個性正是如此,比較爽朗,率真,本色,還有我覺得自己是外剛內柔。

  【曾經年少過】我覺得讀新聞的表達方式很重要,也許有幕後策劃,但是讀出來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兩位主持人,我覺得你們在表達方面説自己的話少,為何?為何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個人魅力?或者包裝出你們的個人魅力?
  【主持人:歐陽夏丹】我個人喜歡在軟性新聞,比如説文體方面的東西,發揮自己的觀點特色,因為它不會觸雷,有真性情。其它的東西因為時間的原因可能顧及的會少一些,沒有面面俱到,每天早晨就像打仗一樣,有時只好抓自己特別感興趣的東西。

馬斌:讀報其實是一種新聞表達

  【離開海岸線】馬哥的讀報是最受歡迎的板塊,明快凝煉,信息量雖大,卻能夠透過零碎生動的小事,抓住當下受到民眾廣泛關注的社會問題的焦點,且能夠通過多元的不同視角,給予客觀評判,引人深思啊!偶愛看!請製片人介紹一下,主創人員是如何從海一樣,山一般的信息中抓住閃光點,形散而神不散地整合資訊?
  【主持人:馬斌】首先讀報這塊我們有一個強大的編輯班子,因為我們經過將近三年時間的打造,大家已經有一個穩定的價值觀,也就是穩定的價值取向,所以該選什麼不該選什麼,我們有一個相對恒定的東西。還用在具體選材上我們可能會突出趣味性,要能表達出一種人文關懷和民生關懷的東西,所以有這些坐標的標置,所以我們能夠保持一個相對長久的生産,每天晚上我們有編前會,大家會做一個方向性的把握,之後我就睡覺去了,我的編輯班子會繼續工作,等到早上我到的時候,就有了一個相對成熟的稿子,這時候我就關注具體文本有聲表達。

  【走過路過啊】馬哥好福氣,身邊有好幾位美女主持呢:夏丹、穎穎、小諾,還有最近的賈志紅,馬哥依次談談和各位美女合作的感受吧。
  【主持人:馬斌】其實每天和這些美女合作是件很快樂的事情,我知道已經有網友很恨我了,尺有所長,寸有所短,這些漂亮的搭檔有她們不同的優勢和特點,所以和她們合作本身對我就是一種豐富,從這個角度來講,我還是很幸福的。

  【小眼睛比目魚】馬哥,鳳凰衛視的“有報天天讀”是老頭讀報,《南京零距離》是光頭讀報,其他不少同類節目是靚女讀報,讀報節目,觀眾首先接觸的是人,其次才是報。主持人的個性往往比報紙內容本身給觀眾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你能不能點評一下你的同行和競爭對手,您個人最欣賞哪位?
  【主持人:馬斌】很多人老拿各種各樣的讀報做類比,我覺得單純從樣式來看好象都是讀報,所以要比較一下。但問題是我們現在在大眾傳媒的語境之下,研究任何一個節目首先得看它的受眾群,受眾群本身有一個定位選擇,比如説鳳凰的報紙是下午讀的,準確説是下午茶時間看的,所以可以娓娓道來;《南京零距離》讀報基本是晚上來讀的,都是當天發生很多事情。我現在的讀報是早晨,當您聽完我讀這以後你才可以看到本身的文字,因為我們拿到很多的素材基本上都是小樣和電子版還沒有印刷的,人們在早間的時間非常有限,需要大信息量,如果再加一些態度和角度,最重要的是每個人工作壓力都很大,是否早間能傳達快樂和輕鬆,昂揚向上的感覺,所有的一切都有一個最重要的基礎就是我們的價值選擇,時間長了通過做節目本身大家知道我們覺得什麼是對的,什麼是不對的,我們的追求是什麼,一種大眾的選擇,一種公共的利益。從這個角度來説,我個人以為單純從節目形態來説,其實是不具備可比性的。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請問馬斌主持人,您主持《第一時間》的個人主持感受是什麼?做《第一時間》這樣讀新聞的節目主持久了,如何找到主持的興奮點?
  【主持人:馬斌】讀報其實是一種新聞表達,所以説時效性是最主要興奮點,每天看到那麼多的新聞,而且能先於平面媒體給大家,我們希望話題能夠得到延伸和拓展,給大家足夠的琢磨的空間上班路上、辦公室想一想議論一下,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説的大眾傳播的人際再傳播,也很難。路漫漫,可得好好幹。

  【大紅棗兒】馬斌主持,您自己是具有娛樂精神的人嗎?我覺得主持這個節目要有娛樂精神,和搞笑不同,要骨子裏幽默。
  【主持人:馬斌】我沒有,我骨子裏比較木訥,一方面這是我的職業狀態,還有我更願意以為這是一種嬉笑怒罵,不是娛樂。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兩位主持人,您覺得您個人在《第一時間》中的發揮是否達到了自己的極限?您認為自己還能做哪些拓展?
  【主持人:馬斌】我覺得發展空間包括價值塑造、文本寫作、有聲表達、主持人角色提升這些是一個欄目成長的要素。
  【主持人:馬斌】一個節目穩定的價值觀需要時間,單位時間裏把大量的新聞放在一塊,有評有敘,這本身在鏡頭前表達如何讓到達率最大,主持人角色的穩定性,這些都需要時間,是慢慢來的事,所以我覺得自己還是有很大空間的。
  【主持人:歐陽夏丹】我覺得還沒有,這段時間也一直在琢磨,昨天還在和製片人討論節目以及個人的發展,大家都在努力,在被允許的範圍之內把主持人的個性魅力發揮到極致,一個是需要利用節目的提升來搭建更大的平臺,二來需要個人對自己潛力的開挖來充實和提高節目的魅力,雙方相輔相成。
  【走過路過啊】夏丹有想過再嘗試一個新的欄目發揮自己所長嗎?其實這次看你主持的“魅力新搭檔”就是一個讓人眼前一亮的突破哦。
  【主持人:歐陽夏丹】從上海辭職到北京來工作,其實就是想在二套這個大平臺不斷的嘗試一些以前沒有接觸過的東西,看看自己還有哪些潛力,有哪些可為和不可為。嘗試是有風險的,成功和失敗的概率一半一半,像《魅力新搭檔》節目也有很多同事和朋友對我的主持提出了很多批評,這都是在意料之中的,是好事,能幫助我更好的認識自己。

  【林紅霞】觀眾來信是“馬斌讀報”人性化的小環節,我很喜歡,經常在其他節目中看到的觀眾來信,主要是稱讚節目的,觀眾看著,哎!搞笑!馬哥偶爾也犯這毛病,雖然接受表揚“第一時間”是絕對夠格的,但是過於沾沾自喜,好象有點不好吧,馬哥,你覺得呢?
  【主持人:馬斌】我已經改了,目前的信箱主要突顯新聞和互動,基本上不誇自己,呵呵。

  【曾經年少過】有觀點認為,現在的讀報節目在編排上幾乎都流於'報紙版面+配音'的簡單模式,請問嘉賓,這種模式需要去突破嗎?
  【主持人:馬斌】當然。您説的那是報摘。我們做的是再敘述再解讀再整合的事情。

  【安妮百合】讀報節目貴在個性化的敘述和點評,是否可以認為,現在的讀報節目是電視評論的一種嶄新的節目形態?
  【主持人:馬斌】雛形吧。

  【芒果檸檬水蜜桃】電視讀報是對報刊信息的二次整合,在“讀”的過程中,是否會因為主觀因素的加入而使得信息變異或者失真了呢?
  【主持人:馬斌】不會的。


結 束 語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請幾位嘉賓談談做客論壇的感受?
  【特邀嘉賓:吳鬱】結束語:網友很多問題提得非常專業,我想製片人可以從中發現一些人才,做策劃啊、做撰稿啊、做編導啊、做主持人啊,是個挺好的事情:)電視就是要在觀眾,特別是咱們這個欄目熱心網友的監督和支持下不斷前進,謝謝大家!
  【主持人:歐陽夏丹】 結束語:謝謝大家,明天還是老時間、老地方《第一時間》會繼續帶來一股清新的風,願大家沐浴其中,享受其中。
  【主持人:馬斌】結束語:謝謝大家,趕明兒見。
  【走過路過啊】我知道,結束語了。再見!祝節目越辦越好,越來越火!
  【製片人:哈學勝】感想:網友很專業,交流很愉快,第一時間因此很有希望。謝謝大家。 鞠躬。

責編:張青葉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