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一樣的情懷 一樣的戲曲——精彩的海峽戲曲風景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17日 15:47 來源:CCTV.com

  在中國的東南海疆,有一個約長370公里、平均寬約305公里的海峽。這個總面積約8萬平方公里的海峽,在遠古時期本是東海大陸架淺海。後來經過漫長的地質變遷,在距今約6000年前,才形成今天這波濤洶湧的格局。海峽東岸是中國第一大島台灣,海峽西岸是福建省。歷史上台灣曾隸屬於福建。1662年鄭成功趕走荷蘭侵略者收復了台灣,大批的福建閩南族群隨之來到寶島,手足胝胼篳路藍縷開發建設這片土地。台灣現今2000多萬人口中,有百分之八十祖籍是福建。福建和台灣,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更兼法緣久遠、文緣深厚、商緣廣泛,使得這個水深60多米的台灣海峽,在兩岸同胞的心中,成了一汪淺淺的水。趟著這汪水,伶人們攜藝往來,行走在海峽兩岸,在同樣的民俗信仰的關照下,創造出獨特的海峽戲曲風景。

  共同的民俗信仰情結

  戲曲與民俗信仰,同屬民俗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總面貌上都是民族精神的文化表徵。但在現代社會,戲曲作為一門劇場藝術早已步入高雅的藝術殿堂,而民俗信仰只是殘留於民間的原始信仰思維。然而福建與台灣的戲曲卻與民俗信仰有著扯不斷的情結,民俗信仰依然以五花八門的活動,支撐著戲曲的存在與繁榮。

  隨意翻開一部台灣民俗文化史籍文獻,呈現在你面前的都將是遍佈四野且生機盎然的民俗信仰活動和千姿百態的戲曲交接纏繞的景象。康熙五十六年陳夢琳的《諸羅縣誌》記載:“每逢歲時節慶及王醮大典,必延請劇團演出,以娛神祇”。康熙五十九年陳文達在《台灣縣誌》中也説台灣演劇風氣極為盛行,每逢寺廟神誕,則由數十名稱之為頭家者籌辦一切事宜,向民眾收取捐獻,雇請劇團演出,以示慶賀。但凡每年的二月初二、二月十五、八月中秋等節日,台灣居民多為神請來戲班娛樂一番。這種風氣自鄭成功治臺到整個清朝200多年不稍衰,而且日趨熱烈。

  反觀海峽另一岸的福建,同樣也能從地方文獻中信手拈來類似的材料。施鴻保《閩雜記》:“吾鄉于七月祀孤---泉州等處,則分社輪日,沿街演戲,晝夜相繼---興化等處,則于空曠地方搭戲”。《長泰縣誌》:“民好事鬼敬神,重於敬祖,遇神誕請香迎神,鑼鼓喧天,旌旗蔽日,燃燈結綵,演劇連朝”。

  歷史陳跡如此,現代閩臺戲曲市場純娛樂演出依然不佔主導。引用台灣著名學者王嵩山的田野調查,台灣民間戲曲在戲景衰落的今天,已更緊的依附於民俗信仰。一年12個月中,演出市場完全與民俗信仰的淡旺同步,有大小月之分。一般來説,三月份(舊曆)由於有玄天上帝、媽祖、大道公、東嶽帝、王爺等神誕,謝神還願的最多,也就成為戲班演出最旺的月份。福建戲曲田野調查結果與台灣有驚人的相似。在福建莆仙城鄉各戲館,慣常都有一張俗稱“護身符”的神祇生辰表,戲曲市場也有大小月之分,神誕的多寡是區分的依據。像媽祖四月二十三生日,僅莆田就有140多座媽祖廟,每座廟宇都得慶祝。還有九月九的媽祖升天紀念、媽祖元宵、中秋媽祖中軍紀念,每次都連續三天三夜演戲。可以説僅媽祖一神就足以早就一片繁榮的戲景。更何況還有每年12次的“土地戲”、隨時都可以演的“五帝戲”以及多如繁星的各種神靈祀拜。可以説,民俗信仰支撐著閩臺民間戲曲市場。

  除了神誕演戲,閩臺戲曲的民俗信仰情結還表現在人生關口具有祁福禳災一位的“請戲”。像祝壽、滿月、新厝落成、結婚喜慶等,在這些人生重要關口或是在與神明直面時,戲曲成了人與未來命運、人與神鬼之間溝通的媒介。閩臺戲曲民俗信仰情結還有一種更絕的表現,就是驅邪鎮煞的表演。她將戲曲與民俗信仰從內到外完全貼合在一起。每逢新廟、新戲臺落成,怕“不凈”,請戲班“扮鍾馗”或“田公踏棚”,這種演出不僅表演具有儀式性,還需要演員進入“角色”,既扮戲的演員在演出前三天要齋戒,培養誠敬嚴肅的心境,化粧後不得和俗人交談,以真化神人的尊嚴。這種戲曲演出,實際上已完全將戲曲與民俗信仰混同在一起。

  閩臺戲曲與民俗信仰的息息相關,使得閩臺戲曲煙雲朦朧在一層瑰麗而神奇的氛圍中,散播著特殊的地域風情和濃厚的中華古文化氣息。

  兩岸共育一枝花

  縱觀福建幾個大的戲曲劇種,閩劇、莆仙戲、梨園戲、高甲戲、歌仔戲、木偶戲等,每一個劇種都因為語言族群在台灣的存在而在台灣民眾的審美記憶中落下烙印。其中高甲戲、歌仔戲、木偶戲、梨園戲以及與之密切相連的南音藝術,因為合乎台灣主流文化(閩南文化),現今還在台灣有著廣泛的分佈。在歷史發展長河中,兩岸藝人在同一宗師下傳承,又在兩岸不同的文化氛圍與積澱中,生存、衍變、豐富、發展,使得今天的閩臺戲曲,共性中又帶著鮮明的個性。

  在中國的戲曲藝術大家庭裏,歌仔戲是惟一誕生於台灣,又由兩岸藝人共同培育而得以豐滿的戲曲劇種。

  明末清初閩南子弟兵隨鄭成功赴臺,將流傳于閩南的“錦歌(民間小調,也叫歌仔)”“車鼓弄”等民間藝術帶到了台灣。甲午海戰後清廷把台灣割讓給日本。日本殖民者對漢文化中以普通話為基本特徵的大中華文化大力圍剿封殺,企圖以此隔絕大陸與台灣的聯絡。家園意識濃厚的台灣民眾就自然而然地以漢文化的分支———閩南文化、客家文化來抗爭日本文化的入侵。閩南話於是成為台灣民間通用的語言,甚至私塾裏教漢文,也用閩南方言。閩南的民俗被嚴格地留存;於是,已在台灣流傳了近200多年的閩南民間藝術得以蓬勃發展。歌仔戲也就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那一二十年間在台灣宜蘭悄悄地産生了。台灣最著名的歌仔戲創始人叫歌仔助。他和許多早期藝人一起將閩南歌仔與台灣平鋪歌謠、客家山歌結合,創造了歌仔戲基本曲調“七字調”,並吸收了“車鼓弄”及其他戲曲劇種的表演,經歷坐唱到走唱再到圈地演出直至最後登上正規舞臺,這樣台灣惟一土産的地方劇種就這樣成形了。

  歌仔戲在閩南的傳播,大致在1918至1932年這一時期。當時眾多的台灣歌仔藝人來到廈門演出,原已熟知本地歌仔的閩南人狂熱的喜愛上這種好聽的“台灣歌仔”。1926年,台灣的歌仔戲班“玉蘭社”來到廈門,在“新世界”劇場演出四個月之久,盛況空前。這是台灣歌仔戲班第一次來廈演出。在這一年,不少台灣歌仔戲名師來到廈門,辦起了“平和社”、“亦樂軒””等一批歌仔戲啟蒙館。培養了一大批閩南歌子戲藝人,其中包括後來成為閩南歌仔戲大師的邵江海。從此歌仔戲就在廈門傳開了。接著又傳到了同安、海澄、泉州、漳州城鄉,在閩南地區遍地開花。

  在歌仔戲的發展中,有兩個人物被載入史冊。一個是台灣的歌仔助,他創造了歌仔戲基本曲調“七字調”。還有一個就是閩南的邵江海,他創造了歌仔戲另一個主要曲調“雜碎調”。

  1937年抗戰爆發歌仔戲班散夥,邵江海回到家鄉一邊墾荒種田,一邊蒐集民間歌仔,他將特別適合長短句的“歌仔雜咀仔”和“台灣雜念仔”結合,創造了新鮮活潑、自由動聽、表現力更強的歌仔戲新腔,並將之運用到他寫的第一個定型劇本《六月雪》中作為全劇的主調,第一次演出便轟動整個海澄。於是許多戲班紛紛改學邵江海的“雜碎調”。從此以邵江海為代表的閩南藝人所創造的“雜碎調”就同“七字調”一起,成為歌仔戲最主要的兩個曲調。

  “雜碎調”是閩南歌仔戲藝人對歌仔戲最出色的貢獻。這種曲調1948年由廈門都馬劇團帶到台灣,台灣伶人紛紛仿傚,到處傳唱。那時人們不知道這種曲調的名稱,因為是都馬班演出的,便稱之為“都馬調”。直至今日,在台灣的舞臺歌仔戲、電視歌仔戲中,“都馬調”和“七字調”並駕齊驅,成為每一齣歌仔戲裏不可或缺的曲調。

  連綿不斷的情緣

  淺淺的一汪海峽,從來阻不斷兩岸民眾源源不斷的往來。一樣的信仰,一樣的鄉音,一樣的文化,一樣的藝術,這同種文化的張力,似波浪翻滾的海峽水,層層疊疊,起伏連綿,任何政治力量都無法將之撕扯阻斷。近些年來,閩台獨有的“五緣”演繹出無數兩岸交流合作佳話。2001年始,福建的馬尾與馬祖、廈門與金門的有關民間團體簽訂了雙向直航的“兩馬”、“兩門”協議,金馬直航啟動,天塹變通途。如今,福建已成為兩岸往來的主要通道。不僅實現多項兩岸經貿産業對接,並已初步成為台灣農産品銷往大陸各地的集散中心和中轉地。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建設發展為閩臺文化交流提供了廣泛、豐富的資源,以之為主題的閩臺文化交流持續熱絡,現在,平均每天都有1500多名臺胞來閩交流,有1個以上福建團組赴臺交流。福建對臺文化交流呈現出往來高端化、活動品牌化、交流持續化、形式多樣化、內容多元化、機制常態化的特點。

  在戲曲方面,兩岸交往一般有三種形式。首先是兩岸互訪交流演出。除了福建地方戲劇團單體應邀赴臺演出外,有一個規模較大兩岸戲曲交流項目——海峽兩岸歌仔戲藝術節。2004年8——9月間,海峽兩岸歌仔戲藝術節在廈成功舉辦。約有900多名海峽兩岸專家學者和歌仔戲演職員參加了藝術節。台灣、廈門、漳州三地的歌仔戲劇團為觀眾奉獻了九場精彩的歌仔大戲,同時30位兩岸青年藝人還同臺競技,選出了海峽兩岸“十佳”歌仔戲青年演員。2006年9月,華人歌仔戲創作藝術節在台北舉行。兩岸三城歌仔戲名伶齊聚一個舞臺,比技法比創意,新舊交陳、中西互通,共同唱響藝術和諧新樂章。

  兩岸戲曲交流的第二種形式是拜師學藝。這種形式的交流泉州木偶最為典型。1988年,世界木偶聯合會第十五屆年會在日本舉行。傀儡戲大師黃奕缺表演了自己獨創的單人木偶節目《馴猴》。他魔幻般的表演讓世界同行們大為折服,也傾倒了當時在台下觀看的台灣木偶藝術大師李天祿。李天祿,台灣 “亦宛然”布袋戲班班主。電影《戲夢人生》就是根據李天祿前半生的故事拍攝的。這樣蜚聲寶島的傀儡戲大師,在日本看了黃奕缺的表演後,竟然在1990年2月,把自己的兩個年過半百的兒子李傳燦、陳錫煌送到泉州,拜在黃奕缺門下學藝10多天。同年,台北小西園掌中木偶戲劇團班主許氏父子也來到泉州,拜訪黃奕缺和木偶雕刻名家江朝鉉等木偶界同仁,觀看晉江南派掌中木偶戲傳人李伯芬演出節目。2006年3月,台灣高雄錦飛鳳傀儡劇團薛熒源經過多方努力,最終成為黃奕缺的弟子林文榮的正式弟子,圓了自己多年的心願。

  兩岸戲曲交流的第三種形式是福建電視人造就的。2006年10月,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在北京推出大型戲曲晚會《海峽情2006梨園百花春》,來自台灣的豫劇名家王海玲、京劇代言人李寶春、歌仔戲名伶唐美雲以及台北新劇團青年新秀黃宇琳、楊舒晴等齊聚北京長安大戲院,和大陸各劇種頂尖藝術家,同演一台戲,共唱一首曲。福建海峽電視臺《梨園百花春》欄目,還以訪談的形式推出台灣戲曲名家,讓觀眾感受具象、鮮活的台灣戲曲伶人的群體生存狀態和戲曲變遷軌跡。接著,《梨園百花春》欄目還將實現全面入島,以分享民族文化精粹,傳承中華文明為主旨,首次在台灣有線電視推出中華戲曲平臺。通過這個電視窗口,相信兩岸戲曲文化交流的品質將得到更大幅度的提升,海峽兩岸的戲曲風景將會更加絢麗奪目。(作者:福建海峽電視臺《梨園百花春》欄目組製片人呂舜玲)

責編:李閆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