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態信息

《全國電視戲曲品牌欄目發展研討會》會議紀要

央視國際 2003年09月25日 14:38

  一、《全國電視戲曲品牌欄目發展研討會》于2003年8月30日至9月2日在山西省太原市舉行。會議由中國廣播電視學會電視文藝(戲曲)研究會主辦,山西電視臺承辦。來自20個電視臺近50名代表參加了研討會。中國廣播電視學會常務副會長劉習良、山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田惠愛、山西省廣播電視局局長梁志祥到會並講話。電視文藝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洪民生作了會議主題發言。山西省廣播電視局副局長、山西電視臺臺長董育中作了書面發言。山西省廣播電視學會江楓會長到會祝賀。會議由電視文藝研究會副會長曾文濟、王錄主持。

  二、本次研討會是電視文藝(戲曲)研究會成立以來舉辦的首次電視戲曲學術研討會。一些戲曲發達地區的電視臺不但派出代表到會發言,還帶來了各自錄製的精彩的電視戲曲節目供會議代表觀摩。其中有山西臺的《走進大戲臺》、河南臺的《梨園春》、安徽臺的《相約花戲樓》、上海東方檯的《絕版賞析》、浙江臺的《戲曲紅茶坊》、遼寧臺的《戲苑景觀》、河北臺的《戲苑時光》、吉林臺的《鄉村戲苑》、泉州臺的《泉南大看臺》、洛陽臺的《河洛戲苑》等等。這些電視戲曲欄目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風格各異。北方檯的粗廣豪爽、南方檯的精緻細膩,盡在各種欄目之中展現。這些優秀的戲曲品牌欄目受到了當地觀眾和與會代表的歡迎與好評。在連續兩天的全體會議上,中央電視臺的江則理、山西電視臺的周愛玲、河南電視臺的蒿援成,安徽電視臺的何玉水、北京電視臺的王風奎、河北電視臺的呂新華、上海東方電視臺的郭宇、遼寧電視臺張寶德、浙江電視臺蘇偉華、吉林電視臺的尹興軍、石家莊電視臺袁根栓、洛陽電視臺的曹承同志作了大會發言,中廣學會通聯部主任王鳴鐸也在會上發了言,陜西臺向大會提供了書面發言稿,北京廣播學院周華斌、楊燕教授作了點評。

  三、會議回顧了我國電視戲曲節目的發展歷程,充分肯定了我國電視戲曲節目取得的成績和電視戲曲在我國民族文化中的地位與作用。正如劉習良副會長所起,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民族的根本。經濟落後可以追起,文化丟失難以挽回。中華戲曲源遠流長,她不僅是中化花民族的藝術瑰寶,也是世界藝術寶庫中璀燦的明珠。民族戲曲是我國優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幾百年來一代又一代的戲曲藝術大師們,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戲曲藝術資料與精神財富。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無論是學富五車的文人,還是目不識丁的莊稼漢,都喜歡欣賞戲曲藝術。民族戲曲已置根于我國廣大民眾沃土之中。與會代表認為,我們應當從這個高度來認識電視戲曲節目的重要性,從這個高度研究和推動我國戲曲節目的發展。

  四、來自12家電視臺的代表,在會上交流了開辦電視戲曲節目的情況,介紹了各自的經驗,分析了我國電視戲曲節目的現狀和發展中的問題。大家對中央臺開辦電視戲曲頻道和將要開辦的京劇收費頻道感到欣喜;對各臺開辦的豐富多彩的電視戲曲欄目感到興奮;對眾多的戲曲品牌欄目深得廣大戲迷觀眾的喜愛感到欣慰。這些可喜的現象標誌著我國電視戲曲節目的成長與壯大。

  山西臺董育中臺長和周愛玲主任在發言中指出,電視與戲曲聯姻,利用電視這種強大的傳媒手段擴大戲曲藝術的傳播空間,使戲曲藝術方便地進入廣大觀眾的視野。二者的聯姻既有利於戲曲藝術的傳播,又豐富了電視節目內容。董育中臺長指出,電視戲曲節目要立足本土文化,創建出品牌欄目。本土文化是一個地區的人民經過長期的生活歷煉創造的具有本地特色和韻味的文化。俗話説,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它也孕育一方最具個性的本土文化。在電視激烈競爭的今天,最有競爭力的節目應該是最具個性化的節目,最具個性化的節目應該是立足本土文化的節目。

  浙江臺蘇偉華發言説:看過戲曲節目的人一旦被吸引,就會‘愛不釋手’被戲曲節目的精湛藝術魅力所吸引、所折服。

  河南臺蒿援成説,中國百姓民族文化積澱雄厚,觀眾心中積澱的民族文化得不到展示的機會,而《梨園春》為民眾提供了展示自己文化積澱的平臺。過去人們口渴喜歡喝白開水,現在解渴的飲料雖有幾百種,但真正解渴的還是白開水。河南民眾所以喜歡地方戲曲,是因為地方戲是民眾娛樂的根基,看戲在民眾中是一種極大的享受。他説,有些人對民眾上電視表演戲曲不以為然,然而正是這些忠實的戲迷才是《梨園春》忠實的觀眾。戲迷和專業的戲曲藝術家共同支撐著電視戲曲這個巨大的舞臺。這就是中華民族戲曲和《梨園春》欄目能持續發展、經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遼寧臺張寶德從事戲曲工作40餘年。他説,戲曲是重在寫意並程式化、虛擬化,而電視是重在寫實。二者具有不同的美學觀點。電視工作者應努力將具有二種不同審美特性的東西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具有新的美學觀念的一種特殊的視聽藝術形式,這就是電視戲曲。

  上海東方檯郭宇談到電視戲曲節目遇到的困難,比如劇場轉播錄像要價太高,由於劇場燈光和劇場演出的限制,影響了節目的錄製質量及收視效果,劇團也不滿意。為克服這些困難,上海東方檯改變電視戲曲節目發展思路。他們準備從過去轉播大戲轉向介紹大戲。這樣既可以將影響收視的部分內容剪掉,提高收視效果,劇團也滿意。對重點劇目電視臺與劇團協商專場錄像,以保證電視戲曲節目質量。電視宣傳的好,劇場上座率也高,達到劇團、劇場、電視臺三滿意。

  洛陽臺曹承説:電視戲曲節目簡單地“克隆”其它節目是沒有前途的,它必須通過靈活多樣的方法吸引觀眾。要努力拓展電視戲曲節目的新空向,要從培養下一代戲曲幼苗入手。讓5-12歲經過短期培訓的少兒彩粧登臺表演,以增強戲曲欄目的活力和傳承力;成立欄目戲迷俱樂部,讓俱樂部成員成為欄目的主人。成立戲曲欄目藝術團;將名家,新秀與優秀戲迷組織起來,適時走向社會、走近百姓,縮短欄目與群眾的距離惑,增強欄目的親和力;探索電視戲曲作為一項文化産業的經營之路,為電視戲曲節目的發展提供充足的財力資源。代表們看到,在戲曲工作者和電視工作者共同努力下,我國民族戲曲與電視藝術正在進行著有益的聯姻。電視戲曲品牌欄目,不僅體現了電視這一先進的時代傳媒的特色,而且展示出博大精深,歷史悠久的中華戲曲的藝術魅力。不少電視戲曲品牌欄目突破以往戲曲只能觀賞,不能參與的傳統摸式,將戲曲藝術的觀賞性與觀眾的參與性、竟爭性、娛樂性、知識性巧妙的結合在一起。他們以地方戲曲為切入點,匯集我國民族戲曲的精萃,融專業、業餘于一爐,通過廣大戲曲專業人員與戲迷觀眾的共同參與,借助電視這一現代傳媒手段,將豐富多彩的民族戲曲藝術,貢獻給廣大的電視觀眾們。這些成功的經驗得到了與會代表的普遍認同。

  五、代表們在看到電視戲曲節目發展進步的同時,也為市場經濟大潮對電視戲曲節目的衝擊深感憂慮。一些電視戲曲欄目被撤並,專業隊伍被拆散,播出時間被調整,播出方式被改變,使一些電視戲曲欄目因收視率或經費問題而步履艱難。

  陜西臺“秦之聲”雖是開辦20年的老欄目,並且曾連續七次榮獲“星光獎”優秀欄目。但在品牌欄目的光環下,他們仍感到節目老套;受地域限制,電視戲曲欄目交流困難,節目源匱泛;節目少創新,看似紅火的戲迷觀眾群正在萎縮。

  面對電視行業內外的激烈競爭,洪民生副會長呼籲全國電視戲曲同行應與社會聯手,共同打造中國電視戲曲的大舞臺,努力改造電視戲曲節目的生存環境。電視戲曲節目要在競爭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求提高。為此,我們要深入研究觀眾對電視戲曲藝術的需求,不斷擴大電視戲曲節目的觀眾隊伍。特別要下力氣培養青年觀眾的戲曲愛好。正如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先生在學生專場電視戲曲節目中所説,世界擁有了青年就擁有了一切,擁有了未來。尚長榮先生以他精湛的京劇表演藝術,深深打動了青年學子的心。他的表演和對大學生的提問所作的回答,贏得了青年觀眾對京劇藝術的喜愛,他給青年的演出,不但留住了要走的觀眾,還贏得了54次熱烈掌聲。這就是電視戲曲征服青年觀眾的實證。正如河北電視臺呂新華所説,電視戲曲工作者應把民族戲曲看作是一種資源,把滿足廣大觀眾對戲曲藝術的需求看作是我們的責任。

  山西省委宣傳部田惠愛副部長在開幕式講話中曾説過,電視戲曲要贏得青年觀眾的喜愛,就要在注重品味、格調、風格的同時堅持走創新之路。她説,電視與戲曲聯姻是一種創新,群眾的介入也是一種創新。同樣,開展現場氣氛濃烈的各種擂臺賽,各臺之間在電視戲曲節目製作、播放中各種形式的合作以及電視戲曲節目策劃、製作中的新創意、新思維、新包裝,都是一種創新。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使電視戲曲節目保持旺盛的生機與活力。

  六、與會代表在關注電視戲曲節目創新的同時,也十分關心電視戲曲節目的改革方向。劉習良常務副會長在講話中指出,中國廣電總局領導提出:要大力鼓勵廣播影視的社會化和多樣化發展,從廣電體制內、系統內發展到社會上。這是思想認識上的重大變化。他説,按照總局提出的改革思路,電視戲曲節目也必然要走節目製作社會化的路子。制播制度的改革是電視戲曲節目發展的關鍵。我們必須創造條件,成立一批高度專業化的實力強大的節目製作公司,建立和培育公平交易、有序運營的電視節目市場,培養一大批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這些社會影視節目製作公司會集中專業人才和設備,製作齣戲曲電視劇、各種戲曲專題欄目、戲曲紀錄片、戲曲晚會等供電視臺選購播放。電視臺則根據觀眾需求和播出需要,向社會影視節目製作公司有計劃地訂制或收購各種電視戲曲節目。同時生産部分指令性的特殊需要的電視戲曲節目,或轉播社會戲曲舞臺的演出實況。這就是我們電視節目製作體制的發展方向。也是電視戲曲節目制播體制改革的方向。代表們希望電視文藝(戲曲)研究會在節目制播體制的改革中,積極開展社會調查和學術研究,積極組織對電視戲曲節目的評估、諮詢與開發,認真組織好電視戲曲“蘭花獎”的評選工作,為繁榮我國電視戲曲節目作出貢獻。

  全體代表和電視文藝(戲曲)研究會衷心感謝山西電視臺為本次會議提供了熱情、週到的服務。

                                         中國廣播電視學會

                                      20003年9月 (執筆:王錄)

(編輯:王一如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