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報

電視文藝信息(第四期)

央視國際 2003年08月13日 17:20

  

中國廣播電視學會電視文藝研究會2003年4月

  

要    目

   活動信息

  用藝術形式錶現歷史文化名城是個探索

  展示文化名城的一次很好嘗試

  電視文藝研究會召開看片會 有關領導專家充分肯定《韓江潮》

  電視文藝(戲曲)研究會發出通知 年內評選戲曲“蘭花獎”

  紹興臺成功舉辦《春約梨園》春節戲曲晚會

  第五屆“百家電視臺電視文藝節目展評”選送節目終評結束

  《秀美昆山》電視藝術采風六月啟動

   人物選介

  以戰士的姿態面對挑戰

  ——記烏魯木齊電視臺文藝編導張亞玲

   書訊

  《中國電視散文精品選》出版發行受到好評

   活動信息

  

用藝術形式錶現歷史文化名城是個探索

  中國廣播電視學會常務副會長劉習良在電視藝術片《韓江潮》看片會上説,總的感覺片子拍得很成功。用這種以音樂舞蹈為主要藝術形式來表現歷史文化名城是個探索,也是一種創造。首先是創意新,抓住了潮州歷史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以歌舞及“三人講”的形式加以展示;其次感到畫面拍得很美,讓人看了覺得潮州很漂亮,都想去看一看;第三是音樂處理得好,既有潮州地方風味,又有時尚氣息;第四是製作精細,下了功夫。拍成這部片子,説明潮州市委市政府以及潮州電視臺有眼光,有氣魄。劉習良在談到潮州文化時説,我知道潮州是從韓愈的詩開始的。潮州的歷史文化特點突出,潮州的方言,潮州的服飾,潮州的戲曲,潮州的飲食文化、工夫茶等等,在片子裏都有不同程度地體現。我同意專家們的建議,先保留音樂版,利用拍到的資料再做一個文化版,用另一種樣式宣傳潮州也是可取的。劉習良在講話中還強調,歷史文化名城是一篇大文章,電視文藝研究會要組織有關城市電視臺堅持下去,一篇一篇地作,有計劃地往外推,逐漸形成系列,那就很可觀了。

  

展示文化名城的一次很好嘗試

  電視文藝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洪民生在元月16日的看片會上講,《韓江潮》以新聞的視覺,紀實的風格,藝術的表現,展示了文化名城潮州,是一次很好地嘗試。從片子中不難看出,潮州市和電視台下了很大工夫。關鍵是提升了作品的藝術品位和人文內涵,這樣的好作品,好東西,我相信,是會受到廣大電視觀眾歡迎的。播出之後放到片庫裏,若干年後拿出來放給後人看,照樣是新鮮的。他們這次錄了很多 資料,可以作幾個版本。但不論那種版本,講人氣,是片子的“主角”。應該説《韓江潮》拍的有一定質量,專家看了都很興奮,並提出一些很好的建議。因此説,今天這個看片會本身就是一次很有質量的研討會。

  

電視文藝研究會召開看片會 有關領導專家充分肯定《韓江潮》

  2003年元月16日在北京京水賓館召開了電視藝術片《韓江潮》看片會。該片由中國廣播電視學會電視文藝研究會和潮州電視臺共同策劃,潮州電視臺錄製。此作品是中國市長協會及中廣學會電視文藝研究會聯合組織的電視藝術系列片《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活動的延伸。

  出席電視藝術片《韓江潮》看片會的領導有中國廣播電視學會常務副會長劉習良、電視文藝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洪民生、中國市長協會副秘書長陳志華、電視文藝研究會副會長宋培福、有關專家有北京電影學院教授許同鈞、北京廣播學院教授高鑫、朱羽君;著名詞作家凱傳、著名作曲家劉森、龔耀年、張丕基;新聞單位有中央電視臺海外中心編輯部主任朗昆、戲曲音樂部《音樂橋》欄目製片人劉璐、郝寶智,《中國電視週報》記者苑文剛,北京電視臺文藝中心的副主任楊凱、《音樂生活報》主編沈尊光等。潮州市出席看片會的有關負責人是市文聯主席黃國欽、市廣電局局長

  李偉雄;石家莊電視臺編導謝亞平。承德市廣電局局長兼電視臺臺長劉儉也應邀出席了看片會。

  電視藝術片《韓江潮》片長56分鐘,分序曲、尾聲,中間四個段落,由11個新創作的獨具南國特色的音樂舞蹈節目構成。著名詞作家喬羽、著名電視專家洪民生和潮州市民俗專家曾楚楠三人侃談潮州歷史文化、民風民俗切入並貫穿全片。

  劉習良、洪民生觀後發表了講話。

  應邀出席看片會的各位專家、教授和新聞單位的同志看了電視藝術片《韓江潮》,都按奈不住心中的喜悅,紛紛爭先恐後發言,充分肯定《韓江潮》拍得好,很成功,看了令人興奮,沒有去過潮州的人表示一定要去看看。他們説,看了片子感到潮州山好,水好,城市好,文化好,人更好。一致認為:

  一、總的感覺片子很流暢,有新的探索和新的創造。

  二、四個樂章,脈絡清楚。通過《潮州鑼鼓》、《潮劇集錦》、《紅木屐》、《工夫茶》、《韓江兩岸》等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風情的音樂、舞蹈、戲曲節目,較好地展示了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潮州深厚的文化底蘊。

  三、“唱”、“説”結合。用喬羽等三位知名人士侃談潮州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切入貫穿,想法好,很新穎,是近期全國電視屏幕上不多見的。

  四、畫面拍得到位,製作講究,藝術氛圍很濃,創新意識突出。

  五、拍這部片子,培養鍛鍊了一批專業人才。從片尾演職員字幕表上看,絕大多數創作人員是潮州電視臺的。

  與會專家、教授和新聞工作者們在肯定《韓江潮》的同時,對如何進一步修改加工也提出一些建議。

  《韓江潮》看片會由中廣學會電視文藝研究會秘書長曾文濟主持。

  潮州市文聯主席黃國欽配合《韓江潮》的播放,向與會者簡明地介紹了潮州市歷史文化、自然景觀的主要特點。

  潮州市廣電局局長兼潮州電視臺臺長李偉雄,在看片會開始時,扼要地介紹了電視藝術片《韓江潮》的策劃、創意以及拍攝過程,並代表潮州市局臺對應邀出席看片會的各位領導、專家以及新聞界的同仁表示感謝。

  

電視文藝(戲曲)研究會發出通知年內評選戲曲“蘭花獎”

  日前,中國廣播電視學會電視文藝(戲曲)研究會向各地電視臺發出了“關於舉辦2003年電視戲曲‘蘭花獎’評選”的通知。“通知”附廣學辦字(2003)48號批復“電視戲曲研究會:為繁榮電視熒屏,弘揚民族戲曲藝術,經研究同意舉辦2003年戲曲‘蘭花獎’評選活動。此獎項為中國廣播電視學會專家獎。由中國廣播電視學會主辦,委託你會承辦,負責具體策劃,組織落實。”據此批復,電視戲曲“蘭花獎”評選將於2003年第四季度舉行。

  評選活動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黨的文藝工作的“雙百”方針,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評比原則。

  為做好本屆電視戲曲“蘭花獎”的評選工作,“通知”將有關事項函告各電視臺和電視製作單位。

  一、本屆電視戲曲“蘭花獎”參評節目範圍定為2000年1月1日至2003年9月30日,三年期間製作播出的電視戲曲節目均可參加獎評選。

  二、各電視臺選送的電視戲曲節目應本著精選和多樣化的原則,特別提倡節目的創新意識,提倡戲曲電視化手法的運用。按本通知的要求從本單位製作播出的電視戲曲強項節目中挑選。

  三、各單位報送的各類參評節目總數不超過4個。

  四、本屆“蘭花獎”共設立4個分項:

  (一)戲曲電視劇類:

  1、作品獎:長篇劇(9集以上含9集)獎;中短篇劇(8集以下含8集)獎。

  2、單項獎:優秀編劇(含改編)、優秀導演、優秀攝像、優秀音樂電視、優秀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女配角獎。

  (二)電視戲曲欄目類:(含電視戲曲晚會)

  1、欄目獎:(指有固定欄目名稱,穩定的節目形式和播出時間等)。

  2、單項獎:優秀編導獎、優秀攝像獎、優秀撰稿獎。

  (三)電視戲曲專題片類:

  1、作品獎。

  2、單項獎:優秀編導獎、優秀攝像獎、優秀撰稿獎。

  (四)戲曲TV類:(含戲歌、戲曲片段、戲曲音樂、戲曲舞蹈等)

  1、作品獎。

  2、單項獎:優秀編導獎、優秀攝像獎。

  “通知”説,舞臺劇實況播出(含錄播)暫不參加本屆評選。

  

紹興臺成功舉辦《春約梨園》春節戲曲晚會

  2003年1月26日晚,浙江紹劇藝術中心春意盎然,鑼鼓震天,《春約梨園》2003年全國十家電視臺春節戲曲晚會在這裡隆重舉行。這臺晚會由中國廣播電視學會戲曲研究會和中共紹興市委宣傳部主辦,上海東方、天津、西安、石家莊、紹興、安慶、昆山、金華、泉州、常德等全國十家電視臺參加演出,紹興電視臺承辦。這臺晚會充分體現了全國電視界、戲曲界的一次大團聚、大合作、大交流,給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送上了一頓豐盛的春節戲曲大餐,開創了羊年新春新亮點。

  亮點1:充分展示了紹興電視臺的整體實力。

  這臺晚會從籌劃到舉辦只有一個月的時間,2002年12月24日,中國廣播電視學會電視戲曲研究會在天津成立,紹興電視臺副臺長錢勇、文藝中心主任顧建華赴天津開會並向研究會提出邀請十家電視臺共同舉辦春節晚會的想法,研究會領導十分肯定和支持,還得到上海東方檯、天津電視臺、西安電視臺的積極響應。於是,紹興電視臺打破常規,高效運轉,在臺長祝政的領導下,在短短二十多天的時間裏,晚會組一邊著手商定晚會框架,一邊落實舞美、燈光設計,一邊與各臺緊密聯絡。

  亮點2:首次以戲曲節目為主籌辦春節晚會。

  這次晚會以戲曲為主,創意新、形式新、弘揚了我國悠久的戲曲文化。晚會所演劇目在當地都是名家名段,如:黃梅戲經典唱段《過新年》、京劇《四郎探母》、越劇流派聯唱《十八相送》、喜劇小品《背媳婦》、漢劇《宇宙鋒》、 鶩劇《僧尼會》、連花落《看社戲》、秦腔《王寶釧》、絲弦《空印盒》、戲舞《微醉江南》、獨角戲《鶯歌燕舞》、高甲戲《鬧花轎》、昆劇《牡丹亭遊園》、紹劇《群猴鬧春》等,既喜慶熱烈,又有濃濃的地域特色。

  亮點3:有關領導出席觀看盛讚晚會辦得成功

  1月26日晚,中國電視戲曲研究會會長洪民生、副會長奚名鈺以及紹興市的領導馮順橋、王永昌、袁長壽、黃秋芳、顧秋麟、陳章方、沈雲姑、阮順泉、胡堅、張生良、王惠敏、楊名志、王文光、李露兒、黃屏等和社會各界的朋友共同觀看了這臺文藝演出。晚會結束後,紹興市領導給予了高度讚揚,認為這是紹興電視臺建臺以來舉辦最成功的一次春節晚會。

  亮點4:推出了《春約梨園》電視戲曲品牌

  紹興是“戲曲之鄉” ,《春約梨園》戲曲電視晚會首次相約紹興更有意義。這臺晚會不僅讓紹興走向了全國,同時,通過十家電視臺的共同攜手,還向全國推出了一塊《春約梨園》電視戲曲品牌。在這臺晚會的最後一次協調回上,有位領導提出,《春約梨園》今年在紹興舉辦,以後要像接力棒一樣傳下去,年年在各臺舉辦,不斷擴大隊伍,使之成為電視戲曲的一個品牌。這一建議當即得到與會各臺的積極呼應。

  亮點5:多家播出産生良好的轟動效應

  一台晚會多家播出,既節約晚會經費,又讓廣大觀眾一飽眼福。1月26日晚,紹興電視臺對《春約梨園》進行了現場直播,當晚節目收視率創新高,遠遠超過了日常的自辦欄目和電視劇收視率。同時,紹興電視臺還在當晚將節目帶及時翻錄給各聯辦臺,春節前後,全國十家電視臺分別在各臺播出了晚會實況錄象,有的臺還在不同頻道播出了四次,在當地産生了良好的轟動效應。在大年初四,浙江文化影視頻道也播出了這臺晚會實況。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也準備近期安排播出。

  

第五屆“百家電視臺電視文藝節目展評”選送節目終評結束

  由中國廣播電視學會主辦,電視文藝研究會承辦的第五屆“百家電視臺電視文藝節目展評”活動,選送參評節目終評于2003年2月14日至15日在京舉行。第五屆“百家電視臺電視文藝節目展評”活動有115家電視臺和電視製作單位,選送了366個節目參評。根據中廣學會評獎辦公室的有關規定,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對初評入圍的作品進行終評。終評委主任和副主任分別由劉習良和江歐利、洪民生擔任。終評委17名,他們是:中廣學會常務副會長劉習良、中廣學會秘書長江歐利、電視文藝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洪民生、電視文藝研究會副會長宋培福、王錄、鄒友開、奚明鈺、電視文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曾文濟、中國市長協會副秘書長陳志華;北京電影學院教授許同鈞、北京大學教授彭吉象、北京廣播學院教授高鑫、朱羽君;著名詞作家凱傳,著名作曲家劉森、龔耀年、張丕基。終評委對初評入圍的節目,分音樂電視、電視文學、電視風情、電視文藝專題、綜合晚會節目和文藝欄目六大類諸一進行認真審看並採取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選出金獎節目37個,銀獎節目94個,銅獎節目98個。獲獎節目佔選送節目的60%。此外,在獲獎節目中,還評選出優秀編導、撰稿、攝像、音樂、表演、演唱、演奏、創新及優秀欄目等單項獎和組織獎若干名。

  在評審中,終評委們普遍認為本屆節目與前四屆相比,有如下幾個特點:一是參評單位超過百家,有所增加;二是參評節目的數量和質量大幅度提高;三是省級臺增多;四是參評節目種類比以往更廣泛;五是創新意識增強,參評節目的題材選擇、表現風格樣式和製作技巧均有突破,總體水平有較大提高。

  第五屆“百家電視臺電視文藝節目展評”活動獲獎節目以及單項獎和組織獎,目前已報中廣學會評獎辦公室最後審批完畢,頒獎儀式定於2003年5月17日至18日在重慶涪陵舉行。獲獎通知書和出席頒獎活動邀請函已由電視文藝研究會發出。

  

《秀美昆山》電視藝術采風六月啟動

  將於2003年6月在江蘇省昆山市舉行的《秀美昆山》電視藝術系列片采風拍攝活動,是中廣學會電視文藝研究會組織的第十一次藝術采風活動。屆時,有10家左右省市電視臺的攝製組將被應邀前往。

  日前,電視文藝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洪民生一行已完成了赴昆山考察確定拍攝選題的前期準備工作。

  江蘇昆山是一座新興的現代化城市,經濟發達,交通便利,環境優美,人氣旺盛,被譽為蘇南的“盆景”,滬寧線上一顆耀眼的明珠。

  昆山歷史悠久,是百戲之祖——崑曲的發祥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批確認為世界文化遺産。

  昆石、瓊花、並蒂蓮是昆山的“三寶”,在全國是獨一無二。

  昆山古往今來,人傑地靈。古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顧炎武、朱柏廬、歸震川均為昆山人,號稱昆山“三賢”。尤其顧炎武的名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中國婦孺皆知。

  昆山北跨陽澄湖,南垣淀山湖,全市河網密布,水鄉連片。千燈、錦溪、周莊等古鎮比比皆是。尤其周莊是江南六大古鎮之首。

  昆山悠久的歷史文化,水鄉的秀美風情令人嚮往,而昆山今日的建設成就更令世人矚目。

  昆山雖然只是一個縣級市,但是由於發揚了“巴解第一個吃螃蟹”的勇敢精神,堅持“率先創業,率先開放,率先改革,率先發展”,經濟騰飛勢頭之迅猛,城市建設發展之快速,一直走在江蘇省乃至全國的前列。

  在昆山老城區旁座落著那個佔地3.75平方公里的國家級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裏,10家筆記本電腦廠家,全年生産達一千萬套以上,銷往國際市場。

  截止2002年年底,昆山三資企業達2800多家,其中臺商佔1300多家,引進國際資本達140億美圓。

  目前,昆山的城改、環保、綠化、社區以及生態農業建設都初具規模。昆山人發揚自強不息的昆山精神,依託上海和蘇州的地緣優勢,以優美的環境,誠信的服務,繼續作大作強外向型經濟,以帶動其他各項事業的發展,為在短期內“率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而不懈努力。

   人物選介

  

以戰士的姿態面對挑戰——記烏魯木齊電視臺文藝編導張亞玲

  日前結束的第五屆“百家電視臺電視文藝節目展評”專家評委的終評揭曉,以新四軍建軍60週年為創作題材的電視音樂作品《鐵軍戰歌》榮獲銀獎(該作品由電影轉錄)。《鐵軍戰歌》的編導是新疆烏魯木齊電視臺文藝部副主任、國家二級導演張亞玲。一向在大西北從事電視文藝編導,怎麼拍起電影來了?這要長話短説。首先張亞玲這些年來拍攝了不少音樂電視片,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創作經驗。參評作品屢屢獲獎,張導也“窗戶眼兒吹喇叭——名聲在外”了。其次是她為解決夫妻兩地長期分居,正在聯絡工作調轉,時間剛好有一點空當,經人推薦便擔綱了《鐵軍戰歌》的導演任務。《鐵軍戰歌》是一部音樂藝術片,題材類似歌舞史詩片《東方紅》和《長征組歌》,要求高,拍攝難度大。張亞玲面隊挑戰,抖膽接過此片,打破前兩部片子以舞臺演出為主的模式,採用實景拍攝。外景的選擇、拍攝現場的復原以及大量群眾演員的組織,工作量之大,困難之多是可以想象的。《鐵軍戰歌》拍竣,受到南京軍區首長們的好評。首場放映,許多當年新四軍的老戰士看了都熱淚盈眶,感動不已。張亞玲成功了。

  張亞玲在新疆土生土長,當過兵。也許是得益於新疆這一歌舞之鄉的熏陶和部隊生活的鍛鍊,從事電視文藝編導以來,創作的天賦和執著的敬業精神驅使著她,在電視臺領導的支持和同事們默契地合作下,1995年以來,她編導的節目精品層出。音樂藝術片《天山腳下金百靈》獲全國少數民族題材“駿馬獎”;音樂電視《帕米爾的眼睛》獲第18屆中國“金鷹獎”及第三屆“百家電視臺電視音樂節目展評”金獎;電視音樂風情片《博格達之戀》獲1999年中國麗江國際電視音樂節節目展評銅獎;電視文學《遊吟天鵝湖》獲中央電視臺“第二屆全國電視詩歌散文展播”銀獎。2000年她與人合作編導的《圖瓦老人》、《在那遙遠的地方》兩部電視藝術片雙雙榮獲第四屆“百家電視臺電視藝術節目展評”金獎、之後又分別榮獲第15屆全國電視文藝“星光獎”金獎和銅獎。最近一期《中國電視報》披露:《圖瓦老人》榮獲本屆亞洲電視類最佳音樂節目獎。

  張亞玲創作成果之所以如此卓著,很重要一點就是她始終以一名戰士的姿態,勇挑重擔,敢於向困難挑戰。眾所週知,創作拍攝電視藝術作品需要多方投入。但是,烏魯木齊電視台資金、設備條件有限。一次,她帶攝製組到北疆拍片,她患重感冒,帶去的藥品都吃光了高燒仍然不退。司機老王好不容易才找到幾支過了期的青黴素,大家擔心注射後會出事,提議馬上撤退,等張導病好了再回來拍。張亞玲考慮到臺裏經費緊張,往返一次要花不少錢。為穩住“軍心”,她冒險讓醫務人員給自己注射了過期的藥,堅持把片子拍完,回到烏魯木齊她在醫院住了20多天身體才康復。還有一次到南疆拍片,為了拍一個大漠日出的畫面,她硬是折騰了三天,帶去的水和乾糧都喝光吃盡了,攝製組險些“栽”在沙漠裏出不來。

  “一分耕耘便有一分收穫”。多年來,張亞玲為烏魯木齊市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對外宣傳作出了很大成績。烏魯木齊市和新疆自治區對張亞玲的電視藝術創作活動也特別關注。張亞玲被電視臺和烏魯木齊市多次評為先進工作者。2002年,張亞玲又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評為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這是市和自治區對她的業績的充分肯定和認可。

   書訊

  

《中國電視散文精品選》出版發行受到好評

  案頭上擺放著剛剛出版的《中國電視散文精品選》,翻開看看,書頁裏還散發著油墨的芳香。此書由中央電視臺研究室和中廣學會電視文藝研究會編輯,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出版。全書53萬字,含專家論壇3篇、散文原作45篇、獲獎徵文13篇、導演闡述31篇、分鏡頭劇本13篇、論文27篇。中國廣播電視學會常務副會長劉習良題詞:“日積月累顆顆明珠耀熒屏”,電視文藝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洪民生作序。該書收錄了全國各電視臺十餘年電視散文創作的精華,內容豐富,既是一本廣大讀者閱讀欣賞的好書,也是業內人士參考借鑒的佳作,厚厚的一冊只有38元。出版發行以來,受到讀者和業內人士的好評,不少電視臺紛紛來電來函增訂。因原計劃印數有限,有訂購者從速與電視文藝研究會聯絡。

  

著書立説既是一種雅趣 也是一種自身素質的強化

  時下,電視人寫作出書成為一種時尚。中央電視臺著名節目主持人趙忠祥的《歲月隨想》、倪萍的《日子》等自不必説。其實,回眸歲月,瞻望前程,自己動筆,寫點工作體驗和人生感悟,于己於人都是一件好事,無可厚非。

  近日收到兩冊樣書。一冊是青島電視臺王德艷副臺長的《一肩蓑衣任風雨》,全書篇篇文章是作者從業電視多年來走過的鏗鏘足音。據説該書印刷第一版已在山東書店售空。

  另一冊是福建莆田電視臺文藝編導、詩人林春榮的長篇政治抒情詩《中國季節》。該作品《人民文學》雜誌社曾用四期連載,現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獲悉此書將代表福建省參加今年中宣部組織的“五個一工程”獎角逐。

  前不久,為組織藝術采風去昆山考察,昆山電視臺的張惠英也送給我們她的散文集《暖冬》。考察間歇讀了幾篇,文字清秀,感情真摯細膩,不愧出自女子之手。

  據了解,全國各電視臺的電視文藝工作者自己動筆寫作出書的,還不止這幾位。

  有人抱怨,電視人沒文化,這是氣話。今日電視界藏龍臥虎,人才濟濟。不論是從事電視新聞、電視專題,還是搞電視文藝,作節目沒有文化是不可想象的。只不過是當前有個別電視節目過於粗俗浮躁,缺少文化內涵,給部分觀眾的印象較差,這個問題確確實實值得注意。在不影響本職工作的前提下,把別人品茶、“搓麻”的時間揀回來,動筆爬爬格子,苦中有樂。著書立説既是一種雅趣,也是自身素質的一種強化,應該得到鼓勵和支持。

  主審:洪民生

  地址:北京海淀區羊坊店路6號天洋商廈B座313室

  編委:洪民生、宋培福、王 錄、奚明鈺、曾文濟、趙明勳

  電話:(010)63956355

  電傳:(010)63955927

  責編:趙明勳

  郵編:100038

(編輯:王一如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