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電視指南
線上故事首頁
電視.幕後
人物.故事
網友.原創
線上互動
  網友投稿


版權聲明:

央視國際“線上故事”欄目的獨家專訪文章,版權歸央視國際網絡所有,任何網站、報刊、電臺、電視臺未經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聯絡電話:
010-68508764轉309
010-68508381轉616

人物.故事  
央視與鳳凰衛視“走進非洲”幕後報道之一
 
朱哲琴:我的眼睛和耳朵在旅行

發佈時間:2003年01月28日 17:11 作者:CCTV.com記者 鄭偉 何貝莉



    “這是我的一個夢,我以為會在10年後才能實現,如今卻不期而至。

    我相信許多人都像我一樣,對非洲嚮往卻只有朦朦朧朧的印象。那裏太遙遠,好像並未真實地存在過。

    從接受邀請那天起,每天醒來或是臨睡前,我對非洲都充滿了問號。”

    2月下旬,由中央電視臺和鳳凰衛視強強聯手推出的“走進非洲”即將啟程,作為此次活動的三位嘉賓主持人之一,女音樂人朱哲琴格外引人注目。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電視系列節目的拍攝。”面對記者,朱哲琴絲毫不掩飾自己對此次非洲之行的嚮往。在走過世界20多個國家之後,朱哲琴會用一種什麼方式來告訴人們她眼中的非洲呢?

    
“我以為會在十年以後實現這個夢想,但它比我預料的快。”


    在得知朱哲琴將參加《走進非洲》大型電視節目的拍攝,並且擔任非洲之旅南線的嘉賓主持人時,很多人都會感到既吃驚又好奇。因為她一向都跟媒體保持著若即若離的關係,而這一次她將直面攝像機,直面廣大的觀眾;因為她是一位成功走向國際舞臺的音樂人,而這一次她將以主持人的身份,傳播她和非洲的心聲;因為她本身就蘊含了太多的神秘和故事,眾多的樂迷期待著她的音樂,而更多的人開始期待她眼中的非洲……

    “我不懂非洲。我將是帶著無數的問號踏上非洲大陸的。”朱哲琴坦言自己並不了解非洲,也不曾踏上非洲的土地,“即便是神遊也未曾企及”。然而她喜歡非洲,“在我心目中非洲朦朦朧朧的,關於非洲有許多原始的説法,自然和奇特的生存形態。非洲對我的吸引力是它非常的自由,那個地方是一個天性、天賦、各種物種包括疾病、審美都沒有被泯滅的地方,它很天然,它的這種天然的狀況,沒有經過文明的洗禮,卻自成一格,但是同時非洲又是一個在近代,從15世紀開始命運非常坎坷的地方。”

    “實際上去非洲是我的一個夢想,我想到這個地球不同的地方去看,我以為會在十年以後實現這個夢想,但它比我預料的快。”

    朱哲琴期待著自己真正站在南非土地上的那一刻,併為此做了一些準備,體檢,注射疫苗,查閱書籍,全面了解南非的基本情況。“隨著我每一天的學習,我每天都在告訴自己,我應該保持那種特別平靜的心態去面對非洲,我想我會回避很多文明和落後這樣的字眼。”

    面對陌生的非洲,朱哲琴自有想法,她不打算帶著任何文化或者藝術的眼光來看待非洲。

    “我對非洲的認知幾乎為零。而且我懷疑承載著太多既有的文化包袱,對非洲內部的發現會有所局限。我經常會聯想起《走出非洲》中,凱倫返回非洲的農場,而最後不得不離去的情景。我想那是Isak Dinesen寫這本書的真正動力,是心靈的一面,是知識所無法企及的地方,卻讓人觸動,無法忘懷。此行我希望自己是個不必戴著電視人或音樂人的頭銜的自由觀眾和行者,把眼睛和耳朵張開……我想向觀眾展示一個記錄我們對非洲的認知的過程。對非洲的了解應該由問號開始,並力圖讓非洲大陸自己來回答。”

    
“我會為《走進非洲》製作和演唱主題音樂”


    用朱哲琴的話,出任《走進非洲》主持人“完全是一個巧合”,“去年10月,從中甸前往岡底斯山脈的途中,同行的好友提及央視鳳凰2003年要去非洲,大家都很神往説要打聽行程。後來因為先後去爬珠峰和神山岡仁波齊,路途遙遠就淡忘了。從喜馬拉雅山回到台北接到電話邀請,覺得我應該出發了。我將盡己所能,配合完成拍攝計劃。”

    遊歷了世界上許多民族和20多個地方,朱哲琴仍然説:“我的心時刻都準備去遠行。”所以當鳳凰衛視的一位製片人打電話邀請她時,朱哲琴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在許多人的想像中,非洲與落後和困難有緣,這次非洲之行一定非常艱苦,但朱哲琴卻以此為樂,她説“我不覺得有什麼苦,相反,我很享受到處週游的那種感覺,被鎖起來的人一定不會覺得很享樂。”

    其實,從6歲時就朱哲琴就開始做著週游世界的夢,“那時候,這個想法完全是荒唐、可笑的。但是實際上我現在已經去了很多的地方,我還會繼續走,我還想到別的星球,二十世紀第一天我的夢想是,有一天我要到月球去。”

    隨著朱哲琴非洲之行的到來,她的音樂是否會隨之而去非洲呢?

    身為音樂人的朱哲琴將把自己的音樂融入本次拍攝活動中去,那麼她又是如何得知本次活動的呢?

    目前,朱哲琴還沒有計劃將自己的音樂推向非洲,如果可能的話她更希望去了解當地的音樂尋求合作機會。她説:“沒有音樂是由非民族産生的。差別是大民族把小民族的音樂稱為民族音樂。後人沿用了這一界定。我愛非洲音樂。非洲的音樂比現時任何其他地方的音樂或藝術都充滿了自由和生機,實際上非洲的藝術對歐美的主流音樂起了至關重要的影響。在非洲,音樂讓我感到音樂從未如此重要過。真正地與生命息息相關,無處不在。你不能想象一個沒有音樂的非洲。而且南非、西非、和東北非的音樂都完全不同而各有特色。”

    朱哲琴還設想將非洲的音樂帶給大家。“我會為《走進非洲》製作和演唱主題音樂”,儘管本次活動不是音樂旅行節目,不過她希望在南非線音樂可以成為聽覺的主要線索,並且至少有一集可以談論音樂情況。
下一頁>>
相關文章:
  • 與非洲的不解之緣--朱哲琴在線實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