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電視指南
線上故事首頁
電視.幕後
人物.故事
網友.原創
線上互動
  網友投稿


版權聲明:

央視國際“線上故事”欄目的獨家專訪文章,版權歸央視國際網絡所有,任何網站、報刊、電臺、電視臺未經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聯絡電話:
010-68508764轉309
010-68508381轉616

人物.故事  
 
他用鏡頭紀錄下“我的西藏”

發佈時間:2002年08月09日 15:47 作者:《東方時空》欄目



    在旺久多吉手中,照相機鏡頭就像是一雙不會説謊的眼睛。當年,他的父親德木活佛也是通過這樣的方式,為西藏留下了一段上個世紀初的影像。

    如今,攝影也成為旺久多吉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的作品《古廟裏的春天》曾獲北京第三屆國際攝影展金獎。作為西藏攝影協會副主席,旺久多吉説“人生最大的樂趣在於按下快門的一瞬間”,他最大的願望就是用鏡頭紀錄下最原汁原味的“我的西藏”。

    活佛父親給了他最早的啟蒙

    在父親留下的自拍像中,旺久多吉至今能感覺到父親獨有的凝視。

    旺久多吉的父親德木活佛是一個愛好很廣泛的人,不僅僅是相機,什麼收音機啊、電話機啊,他都折騰。那時候,拉薩還沒有通電,他不知道從哪兒學來的怎麼接電,還有佛像鍍金、打鐵、木匠活等等,他都沾邊。

    旺久多吉説他父親拍了不少的照片,他周圍的人也有議論,説一個活佛不應該去拍照片,做這樣的事情。當時有一個大貴族,叫擦絨,與父親是老熟人。他説,“你就不要玩照相機了。這個照相機呢,只會花錢。給人家拍了你還洗了,還要給他送過去,而且稍微不好人家不滿意,不高興。你要是栽蘋果、栽桃子,你就可以摘了吃。拍照片你卻費力不討好。”

    但旺久多吉的父親並不把這些議論放在心上,從上個世紀20年代,他開始了神奇的攝影生涯。

    當時,藏族人沒有接觸過照相機,都覺得好象被照相機拍了之後,靈魂就被偷走了。有一次,旺久多吉的父親在傳詔的時候,就在大昭寺廣場講經場,他拍照片,被維持秩序的鐵棒喇嘛發現了,就追他。他跑。他住的那個地方呢,離得很近,所以追到家裏,一看是個大活佛,他們也就不追了。

    甚至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那些寺廟的喇嘛還有這樣的感覺,拍照片會攝走人的靈魂。旺久多吉到莎迦寺去拍片子的時候,碰到了與父親當年一樣的遭遇,那些喇嘛就是不讓他拍佛像,不讓他拍海螺,他們説會攝魄。旺久多吉就告訴他們這沒有什麼道理,但是你們堅持要這麼認為。“如果這個海螺留下一張照片,那麼將來海螺丟了,也可以憑這個照片去找。如果連個照片都不留下,再丟一次就麻煩了。”

    説起攝影生涯,旺久多吉感慨頗多,他説之所以能夠從事攝影的工作,與父親拍照片有很大關係,“可以説最早啟蒙的時候,是父親買回來的那個小的相機開始的。”大約是在1958年或者1956年,旺久多吉的父親曾經給他買了一個很小的相機。那是他從印度回來以後,帶了一個很小很小的用110膠片的那種相機給旺久多吉。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