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電視指南
線上故事首頁
電視.幕後
製片人
主持人
編導
幕後
人物.故事
網友.原創
線上互動
  網友投稿


版權聲明:

央視國際“線上故事”欄目的獨家專訪文章,版權歸央視國際網絡所有,任何網站、報刊、電臺、電視臺未經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聯絡電話:
010-68508764轉309
010-68508381轉616

電視.幕後  
講述電視臺前幕後的故事(24)
 
“英雄”緣何歡樂

發佈時間:2003年01月03日 15:16 作者:CCTV.com記者 艾中



    手頭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如下:

    資料一:《歡樂英雄》前六期的平均收視率為1.2%,平均收視份額為3.6%。在北京地區每期節目的收視率保持在3%以上,收視份額達10%,收視成績比平時提高了一倍多。

                                    ——摘自《收視率調查報告》

    資料二:“如果不是孤陋寡聞,本節目的設計是開國産電視節目之先河的,節目原創色彩強烈。值得鼓勵。”

                                    ——摘自《觀察分析報告》

    資料三:節目創收超過一千萬元,成績驚人!

                                    ——廣告經濟信息中心廣告部數據


    種種數據似乎表明,2002年10月1日至7日,央視推出的黃金周特別節目《歡樂英雄》已經在精彩紛呈的假日屏幕上站穩腳跟。有人説,這標誌著繼《幸運52》、《開心辭典》之後,一個傾力打造的嶄新益智節目,樹立起了自己的品牌。此後,每逢春節、“五一”、國慶長假,《歡樂英雄》將在屏幕上固定與您相約。

    《歡樂英雄》緣何成功?春節版“英雄曲”將如何譜寫?又是一個七天長假將至,記者走訪了節目組的主創人員。

    一、“英雄”出自何處

    還是影視之家,一樣的劇組,一樣的樓號。但和三個月前初訪《歡樂英雄》相比,此次劇組人員顯得更加胸有成竹,也神閒氣淡了許多。畢竟,剛剛過去的初試身手帶來不俗的反饋,這讓《歡樂英雄》這群幕後英雄更加自信。

    提起為何要推出《歡樂英雄》這樣一檔特別節目,總導演孫吉娓娓道來:

    “《歡樂英雄》的品牌建立,來源於對黃金假日節目的研究和充分挖掘利用原有節目資源優勢。隨著近年來假日的增多,假日經濟的概念已經越來越深入人心。作為為全國廣大觀眾服務的中央電視臺二套經濟生活服務頻道,當然更應該也有義務抓住黃金假日這個收視的黃金期,開創出有滋有味的黃金假日電視經濟節目。”

    本著創新和精品意識,他們將二套《開心辭典》和《幸運52》的資源進行了一次積極的整合,在全國首開黃金假日品牌節目,利用頻道自身優勢,為觀眾捧出了一連七天的一頓豐富大餐,也為二套增加了新的收視點。

    二、成功來自創新

    《歡樂英雄》是一檔多場景的大型演播室互動競技節目,它綜合了《開心辭典》和《幸運52》的知識性以及《生活》的服務性,形式上又對《開心辭典》和《幸運52》的競技方式進行了全面的升級,強化了形體和動手比賽。值得一提的是,《歡樂英雄》節目在舞美設計和燈光效果的設計上進行了大膽的創新,完全突破傳統的晚會和綜藝節目的創作思路,成功引進電影、戲劇的創作因素,在視覺表現上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看過國慶《歡樂英雄》節目的觀眾也許還有印象,畫面中出現的永遠是一幕幕逼真的情節化的場景,這是綜合了電影場景和戲劇場景的一種全新設計理念,這種極具真實感的場景大大增加了節目的感染力,極大地豐富了視覺效果。燈光效果的設計也打破了以往節目滿堂亮的思路,而是採用影視劇的創作手法,以環境光效為基礎,局部布光,強調光影的比例和變化。這樣,觀眾就像欣賞影視劇似的,很容易被引入到劇情當中。

    場景設計的突破還在於在一個1000平米的演播室通過巧妙的變化實現了幾十個比賽項目所需場景的變化。主創人員充分借鑒戲劇舞臺的場景轉換技巧,以最實用、最科學的方式在每期節目中衍生出多種多樣的舞美、燈光效果,製造出了新奇的視覺效果。同時由於景區之間的空間關係比較模糊,沒有明顯的方位感覺,因此電視機前的觀眾永遠無法想象它在哪兒、有多大,如入迷宮,給人以神奇、意外之感。

    三、春節“英雄”面目

    國慶《歡樂英雄》節目播出後,儘管收到了不錯的反饋,但節目主創人員們並不滿足於現狀,他們自己從中找差距,找不足,覺得這第一次節目“英雄”的文章雖然做足了,可惜“歡樂”還略顯不夠。恰逢春節又是個特殊的喜慶之日,所以,對即將推出的春節版《歡樂英雄》,主創人員的目標是:彰顯“歡樂”二字。

    具體設置是:春節版《歡樂英雄》節目以6+1方式設計,前六天比賽為第七天的終極任務服務。這六天裏,來自開心、幸運兩大陣營共12名選手將為了贏得征服雪山的有限條件和裝備展開激烈競爭,最終登頂的一隊點燃勝利聖火,成為本期歡樂英雄。

    與國慶相比,這次節目中將大大增加外景地的競技項目。因為從第一次的嘗試中,主創人員們發現,把人置身於真實的環境,臨場感是再逼真的攝影棚所無法摸擬的,這一類型的節目,參與性更高,對選手綜合素質的挑戰更強,選手因此也更加投入,節目將更為精彩。據了解,這次外景的選擇範圍極為廣泛,有編導透露,幾乎可用“上天入地”來概括,所進行的競技項目既富挑戰性又頗具視覺衝擊力。

    此外,春節節目中還有一個嶄新的亮點是增加了“多此一舉”這一環節。主創人員詮釋這四字的意思就是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舉一例,如清晨叫醒,日常生活中上個鬧鐘就達到目的,而節目卻要求選手打破思維定勢,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盡可能運用各種巧妙的手段,設計出極具趣味與創意的解決方式,在輕鬆幽默的氣氛裏,讓人們感受到智慧魅力,體味生活情趣。

    四、 “英雄”緣何淚沾襟

    國慶《歡樂英雄》特別節目播出後,給人印象深刻的有這樣一些細節:

    開心隊、幸運隊在對擂的過程中,每個隊伍每次各派出三名選手上場“打擂”,以累計積分高低定輸贏。比賽過程中,勝者上敗者下,勝負瞬息萬變,機會尤顯寶貴。有時眼看著一方隊伍派出的主攻手勝券在握,可在最後一秒鐘卻最終未能如願以償。望著拱手相讓的進攻機會,主攻手也許是痛惜,也許是愧疚,往往未等“教官”李咏宣佈,走下賽場的剎那就已抑制不住地淚流滿面;而站在一旁的助攻手們雖然也扼腕嘆息,但卻都能寬容地互相安慰著同伴。

    我個人覺得這是這個節目最讓人動容的一刻。但又心存疑惑:又不是拍戲,怎麼説哭就哭?採訪中,忍不住向總導演提起這個話題:“是不是誘導?”

    “沒有,一點都沒有。”孫吉答道,“不是我們煽情,純粹是選手發自內心的感觸。你想,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在參加這個節目之前,也許彼此互不相識,現在因為節目,走到一起,在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環境裏,他們相處、相知、相熟,最終成為朋友,並且並肩作戰,互相理解,互相配合,去迎接共同的挑戰。我想,在節奏日趨加快、人情日益淡薄的當今社會,這樣的經歷是每個人一生中不可多得的。如果你也經歷過,你就會理解他們為什麼流淚。是緣份,是好勝心,是一種集體責任感,讓選手忘卻了這只是一場遊戲,一場夢。但節目卻永遠地記載了這些瞬間的真情。”


    像所有的電子遊戲不斷推陳出新一樣,《歡樂英雄》的幕後英雄們追求的是,益智節目也需要不停地升級換代。我最後得知,春節版《歡樂英雄》節目最“大膽”的一個嘗試是,與通常益智類娛樂節目的做法不同,反其道行之,取消大獎的設立,力求以新穎的節目形態、特殊的人文情懷和完全的真人演繹來吸引觀眾。

    (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 不得轉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