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電視指南
線上故事首頁
電視.幕後
製片人
主持人
編導
幕後
人物.故事
網友.原創
線上互動
  網友投稿


版權聲明:

央視國際“線上故事”欄目的獨家專訪文章,版權歸央視國際網絡所有,任何網站、報刊、電臺、電視臺未經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聯絡電話:
010-68508764轉309
010-68508381轉616

電視.幕後  
追蹤製片人的足跡之八
 
孫平:展示是一種態度

發佈時間:2002年12月17日 17:28 作者:CCTV.com記者 張敏


    “《國際時訊》本質上是一檔傳遞國際大文化信息的節目,人文性是它存在的理由,也是它避免讓自己流於媚俗的支撐點。人文性不是要求它作出一種悲天憫人的姿態,而是弘揚一種兼容並蓄、開放包容的理念。”——孫平

    孫平這個名字聽起來有些陌生,但孫平主創的《國際時訊》欄目,卻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鐵桿觀眾”。他們説《國際時訊》做的有滋有味,他們把《國際時訊》稱為中文版的百科全書。

    孫平的手下告訴我們:孫老師沒有領導架子。沒有領導架子的孫平如何帶領自己的團隊創造了如此有魅力的新聞節目?正值《國際時訊》開播兩週年之際,我們走進《國際時訊》欄目組,見到了這位仰慕已久的製片人。


    “《國際時訊》的名字是我提的,我也承認這個名字還是硬了點”

    2000年,中央一套的新聞節目全面改版,整點新聞紛紛上馬,《東方時空》醞釀“變臉”,但在國際新聞領域,仿佛一切靜悄悄。其實不然。

    “想法是很早之前就有了,在2000年年初,我們開始籌備這個節目。各個地方檯用我們的國際新聞,一般集中在兩頭,一個是國際時事報道,二是奇聞軼事和天災人禍。其實好多國際新聞背後有一定的政治含義和文化含義。”

    孫平發現在國際新聞文化含義這一塊,新聞裏表現的很少。

    “當時的國際新聞容易走2個極端,不是成了每日國際時事政治變動的流水賬,就是成了專門播發海外奇聞軼事的‘花邊小報’,許多國外稿源用不上。比如説,肯尼亞舉辦一場鄉村音樂會,這則新聞的背後是什麼,在《國際時訊》裏,我們想要展示的,觀眾想要了解的是地球的某個地方人們的生活狀態,鄉村音樂會反映當地人的一種生活,同時人們也願意了解他們的生活。”

    “我們創辦《國際時訊》的初衷是想辦一檔集知識性、趣味性、時尚性于一體的國際新聞板塊,供地方檯無償使用,搭建起地方檯和中央臺良好合作的橋梁。”

    下午5點,不是一個便於觀眾觀看的時間,但便於地方檯錄製節目。2年時間過去了,誰也沒有想過這個當初服務於地方檯的節目會火起來,收視率穩定上升,創了下午時段電視欄目的高峰。

    一聽《國際時訊》這個名字,一般人會把它等同於新聞播報類節目,但看了《國際時訊》後又覺得它不像新聞。為什麼起這樣一個名字?

    “想名字的過程真是搜腸刮肚,想了10多個名字。《國際時訊》是我提的,儘管主編們後來都不承認”,孫平説到這兒,兩手一擺,笑了起來,談話的氣氛中多了些對創業之初的懷念,“我當時説‘時訊’2字,大有文章:‘時’可以是紀實,可以是時尚,也指時時發生的事,與《國際時訊》的內容定位不謀而合。當然,我也承認這個名字還是硬了點。”

    做了快10年的國際新聞,孫平在定位《國際時訊》欄目時,非常嚴謹,“我更願意把《國際時訊》稱為一個新聞專欄節目。專欄反映的是某一領域的集中報道,專欄還在於體現一種人文的關注。首先要看這人説了什麼,怎麼説的,説的話為什麼考慮?什麼因素讓他這麼説,表現一種什麼樣的情緒,它從這個角度去挖掘,是區別於新聞播報的。”

    同期聲+敘事化的播報方式使新聞的人文味道更濃了

    “開始《國際時訊》的內容設計更豐富,有經典鏡頭、經典聲音等板塊。但由於《國際時訊》是日播的,長期下來,不一定保證每天都會有很經典的東西,考慮到節目的整體質量,我們只好‘忍痛割愛’。”


    《國際時訊》從開播之初就倡導“大文化”的傳播理念,《國際時訊》的編導們在2年的製作時間裏也一直在思索,文化都包含哪些東西?

    “文化是個大的概念,人們的衣食住行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國際時訊》本身有文化板塊,這個板塊的落腳點是尊重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包含對時尚、建築、戲劇、音樂等的追求和看法……不光是人的文化,還表現人和文化交融。”

    “文化取決於你看問題的視角,在孤立的事實上要有歸納的能力。説穿了這是一個眼界的問題,也是一個節目好壞的評判標準。”

    做了快10年的國際新聞,孫平承認國際新聞有它天然的弱項,“我們是拿別人的東西重新加工,有時候要看你的半成品怎麼樣?你的加工手段怎麼樣?我們可以在加工的手段和方式來探討。例如,做殘疾人使用電動車的新聞,這個編輯想到把許多關於關愛殘疾人的科技發明組合在一起,主題就變大了,不僅僅説明為殘疾人發明電動車的事,更説明了科技如何造福于殘疾人。”

    強調原汁原味是《國際時訊》從開辦之初就堅持的原則,加強同期聲的運用是原汁原味很重要的體現。

    孫平講起《國際時訊》的同期聲運用,帶著自豪的語氣,“新聞説到底是講人的事。同期聲的運用不僅是一種手段,更顯示了一種做新聞的態度。當所有的同期聲匯聚到一起,規模的放大效應出來了。再加上敘事化的播報方式,整個新聞人文的味道就更濃了。”

    由於各個地方檯的競相模倣,同期聲的運用已經不是《國際時訊》的亮點。孫平説到這一點並不氣餒,“在國外,許多老牌的節目形式是不變的,它們發掘的是一種內容的變革。所以比較成熟的媒體,不會經常改版。對於《國際時訊》,我們要做的是如何在內容上下功夫,如何把一個問題提升到更高的高度。”

    無論怎樣被模倣,《國際時訊》在中央臺新聞裏仍是一枝獨秀。“獨秀”意味著《國際時訊》沒有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意味著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中會有許多曲折的經歷。談到《國際時訊》是否度過成長期進入成熟期,它還會有哪些改善時,孫平只説了一句話:“電視這個東西,始終在你播出之後,會發現一些遺憾。”

    有一句話説的好——有憂患意識的欄目,才有長期生存的可能性。就像孫平所説“不滿足現狀,不斷改進,不斷完善,是《國際時訊》面對未來的態度。”
下一頁>>
相關文章:
  • 追蹤製片人的足跡之六——電視讓我學會平和
  • 追蹤製片人的足跡之七——白岩松的夢想
  • 網友評論:每天的清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