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電視指南
線上故事首頁
電視.幕後
製片人
主持人
編導
幕後
人物.故事
網友.原創
線上互動
  網友投稿


版權聲明:

央視國際“線上故事”欄目的獨家專訪文章,版權歸央視國際網絡所有,任何網站、報刊、電臺、電視臺未經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聯絡電話:
010-68508764轉309
010-68508381轉616

電視.幕後  
追蹤製片人的足跡之七
 
白岩松的夢想

發佈時間:2002年12月17日 11:29 作者:CCTV.com 記者 張敏 艾中


    在白岩松的日曆上,2002年的11月有一點不尋常:

    11月5日,《時空連線》成立一週年,用他自己的話説“它是目前中央電視臺最好的新聞專題節目,加不加之一都可以。”

    11月8日,白岩松以代表的身份參加了十六大會議。

    11月18日,CCTV2003廣告招標會,我們又看到白岩松的身影,作為招標會主持,他目睹了一個奇跡的誕生。

    面對三喜臨門,白岩松的表情依然有點嚴肅,也許這位被戲稱用舌頭思考的人的確無暇去顧及欄目之外的其它東西。現在,他又開始忙著籌劃他的《中國日記——我們的2002》。作為《時空連線》的新年特別節目,白岩松要通過他的“日記”告訴我們什麼?白岩松的2002年又有著什麼樣的故事?懷著這些疑問,記者走近了盛名在外的白岩松。


    十六大代表白岩松和忙人白岩松

    白岩松曾寫過一本書《痛並快樂著》,但在幾次的接觸和聯絡之後,記者得到的結論是用“忙並快樂著”來形容白岩松似乎能更確切一些。

    第一次見白岩松,是在十六大召開之前,《時空連線》推出防治新生兒缺陷互助網站,為此,白岩松來央視國際坐客,與網友交流。臨走時,他恭恭敬敬地送別每一位請來的專家,言辭之間幽默風趣。幾位老專家也笑言“沒想到你與電視上真不一樣”,言外之意很明顯:屏幕上的白岩松太嚴肅了,而屏幕之下他原來這麼平和風趣。

    十六大閉幕後,記者幾次聯絡採訪白岩松,欄目組的人都説他不在,要不出差了,要不在開會,用他們的話“你們也別來了,他幾乎不在欄目組”。終於逮著白岩松在臺裏做講座的機會,記者才得以再睹其風采。整個講座用妙語橫生來形容毫不為過,台下的聽眾無數次被白岩松的幽默話語逗得哈哈大笑,而白岩松豐富生動的表情也頗為引人注目。

    白岩松講述十六大經歷時,套用了“人貴有自知之明”這句古話作為開場白。“這兩天我一直説,無論是幸運還是不幸被推為代表,我都非常感謝這次機會。幸運在於,作為一個新聞人有機會可以非常近距離地接觸到有關中國的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發展的一個大會。不幸的是,其實你沒有這樣的資格,你也沒有應該去近距離接觸的機會,但是你擁有了,有點拔苗助長的意味,從這一個角度上説,有它不幸的地方。”謙虛之意溢於言表。

    在談到十六大幾乎給中國的經濟發展去除了所有的束縛時,白岩松有些激動,眼睛也在放光,“在十六大發言的時候,我就説,我的感受可能比其他人更直接一些,因為我走向社會的13年,恰恰跟江總書記執政的13年吻合。我回憶這13年,從 89年到90年一年的時間裏,沒敢有過任何夢想。在那一年裏,從來不敢想,我未來是什麼樣,在那一年裏,我只讀過一本書,《紅樓夢》。可現在,幸運的是原來不敢夢想的2002,當你置身其中的時候,發現比你想象的更好。”

    它是目前中央電視臺最好的新聞專題節目,加不加“之一”都可以

    提起《時空連線》這個剛剛一歲的孩子,白岩松一點不露怯。“它是目前中央電視臺最好的新聞專題節目,加不加“之一”都可以,我不想實行地方保護主義,我在不在這裡當製片人,都會這麼説。”


    讓我們看看《時空連線》一年所走的路,就不奇怪白岩松為什麼如此自信。自節目開辦以來,《時空連線》創過許多第一:第一個報道阿富汗地震,第一個進駐大連57空難的現場,第一個發佈神州三號升空,還有首次披漏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腦死亡法即將出臺等……用白岩松的話:“評價一個新聞欄目很重要的標準是當重大新聞事件發生的時候,你是不是最靠近新聞內核”,《時空連線》恰恰做到了這一點。

    該不該給小學生幹部發工資、該不該吃揚子鱷、飛越黃河到底有沒有界限、追尋希望工程及善款如何善用……《時空連線》搭建起一個不同觀點交流溝通的平臺。

    一年前《時空連線》的籌備,白岩松記憶猶新,當時花了10萬元在全國做市場調查,包括觀眾想看什麼、節目的長度、由誰來主持等等。播出前連續兩個月對境外優秀同類節目《夜線》進行跟蹤,仔細研究其製作規律,包括各個鏡頭在秒數上的細微差異。光是樣片就做了八個,破了央視欄目製作的紀錄,辛苦可見一斑。開播前,確立的選題方向叫國計民生,國計背景,民生表達,“我們要找結合度,將大事通過一個小的捕捉點和感性的表達方式來傳播”,白岩松説這番話時,嘴角揚起笑意,用表情告訴我們: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今年11月5號那一週,《時空連線》又完成一次飛躍:收視率排行進入央視一套第7名。

    面對《時空連線》這種新的傳播方式在各個地方檯初見端倪,白岩松並不害怕,“他們克隆的只是節目的樣式,不被克隆的永遠是你的理念和你的團隊業務素質!”

    其實,任何一種節目形態都有它的不足,那《時空連線》呢?許多觀眾反映,以訪談形式為主的《時空連線》缺少一種吸引力,視覺效果有些單調,很難有耐心的看完整期節目。面對不足,白岩松只説了一句話:“《時空連線》會做的更加品位化、通俗化、細節化。”
下一頁>>
相關文章:
  • 追蹤製片人的足跡之五——傾聽梁紅《講述》
  • 追蹤製片人的足跡之六——電視讓我學會平和
  • 《小梅之約》——白岩松梳理《中國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