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電視指南
線上故事首頁
電視.幕後
製片人
主持人
編導
幕後
人物.故事
網友.原創
線上互動
  網友投稿


版權聲明:

央視國際“線上故事”欄目的獨家專訪文章,版權歸央視國際網絡所有,任何網站、報刊、電臺、電視臺未經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聯絡電話:
010-68508764轉309
010-68508381轉616

電視.幕後  
講述電視臺前幕後的故事(19)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英語大賽

發佈時間:2002年12月09日 14:23 作者:CCTV.com記者 張敏 戴昕



    11月29日下午,“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籌備組召開決賽第5場流程説排會。各個環節,各個工種的負責人都出席了此次會議。當我推門而入時,一片熱鬧的景象呈在眼前:10多平米的屋子裏有20多個人在穿梭。有打字的、有討論的、有接電話的,有諮詢的,還有細心的工作人員在為即將開會的同仁們準備茶水。一位戴翠綠色圍巾的姑娘熱情地招呼我,她一邊因環境雜亂表示歉意,一邊為我安排座位,如果不是旁邊的工作人員一直“張導、張導”的喊著,我絕對猜不出這位心目中的“服務人員”會是大賽的導演——張施磊。她看上去實在太年輕了。

    我們的採訪是在導演辦公室裏進行的,除了張導之外,還有幸遇到了另一位年輕的導演——主抓節目的于玲。

    導演組的“重量”

    手裏拿著一份組織者的名單,我看的時候,倒吸了一口氣:總策劃盛亦來,英國威爾士大學新聞傳播學碩士;製片人野露露,英國利茲大學傳播學碩士;導演組何育傑,英國西敏斯特大學公共傳播與公共關係學碩士;王嫻,北京師範大學英語語言文學與教育碩士;羅穎,吉林大學外語系語言學碩士;宋冬萌,英國萊斯特大學大眾傳播研究中心碩士;特請的導演于玲為北京廣播學院新聞采編專業研究生。

    “我們的導演組本身就是語言方面非常強的人,而且都熟悉電視的業務。在權威性方面,不能説我們高於其他大賽,但至少不輸于他們!”

    此次大賽導演組為自己提出的第一要求是權威、公平。“因為這次的規模比較大,選手來自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1100多所高校。我們本著為選手負責的態度,爭取把這次大賽搞的有權威性。我們這一屆沒有任何商業操作,我們導演組、評委組都是搞學術的,專家是一水兒的大學教授或者native speaker(母語為英語的專家),另外嘉賓都是清一色的……”張導停頓了一下,頗為神秘地説,“由於與考題有關,所以保密。”

    此次演講大賽是中央電視臺英語頻道與外研社聯合組辦的,強強聯手,一家是電視製作方面的能手,一家積聚了學術上的泰斗。但在策劃過程中,高手們並不滿足“現狀”,特邀請了製作《歡聚一堂》的資深導演——于玲,為保證本次演講大賽的可視性提供了專業保障。

    “于導是《歡聚一堂》的資深導演。她對大型活動的各個工種都很清楚,具備搞大型活動的經驗,對於我們而言是一個寶貴的資源。她很幹練,一直為這臺晚會盡心盡力地工作。當然我們整個導演組都在一起為大家、為選手盡心盡力地工作。”

    本次大賽的導演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全部為女性。提起女性執導的優勢與劣勢,兩位導演的表現應了古語:“巾幗不讓鬚眉”。于導向我解釋:“語言的節目比文藝的節目要嚴謹。女性導演的嚴謹性更強一些。我們對待節目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很多都不放心,都要安排好了,所有的案頭工作,所有的準備工作做得比較細。不是粗線條的,而是具體到某一點。再有一點就是女性的耐性比較強,長時間這樣的工作她也能咬牙堅持住。因為她想讓自己的孩子更加完美。劣勢肯定有,可自己身為女性就不覺得啦。” 張導補充了一句, “我覺得在工作上沒有什麼區別,尤其在不需要體力的時候。”

    今日事今日畢


    當一幫女強人聚在一起時,奉行“今日事今日畢”的工作作風就不奇怪了。看張導的工作日記會發現,她每天的工作日程排得滿而有條理,“我是新聞出身,我會對每天的事情做一個計劃。你看今天必須要幹這11件事,我一來上班就把這些事情儘早做完,不要拖到明天。最好把能確定的事情確定了,未知的狀況發生時,我們可以騰出手去‘救火’,別到時候手忙腳亂的。”張導笑了笑,“估計到時候還是會手忙腳亂。”

    于導告訴我,整個大賽籌備人員都特認真,“有時候覺得,行行行,就這樣吧,他們不會這樣,非得把自己手裏這件事情都弄明白了才行,沒有‘到時候再説’的敷衍。大家都是這樣的態度,我們做導演的就放心多了。”

    于導來自於《歡聚一堂》,一直從事漢語的大型文藝晚會的編導工作。語言的不同,也使于導體會到難處:“真的挺難的,因為大部分工種都需要懂英文,這樣人員的用量一下子就翻了一倍,基本上所有的人在為大賽服務的時候,還有本職工作在做,挺辛苦。而且怕出事!所以我們在這方面設置比較細,每一個選手什麼時候入場,誰去催他,何時上場,都得有人負責。還有嘉賓,怎樣上場,怎樣示意觀眾給他們以掌聲,這些我們都要想到。”

    在導演辦公室的時候,剛好碰到幾個場景:一位編導過來向於導確定,播放帶子的時候準確到哪一幀,這個位置與下個位置如何交接,中間聯絡人是誰;另一個編導過來與導演確定賽場指示牌的翻譯是否準確。

    辦公桌上的幾部電話在採訪期間鈴聲一直就沒有斷過。
下一頁>>